臺灣網路認證公司策略長杜宏毅(攝影/洪政偉)

臺灣區塊鏈圈子盛傳的熱門研究報告「Blockchain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的作者臺灣網路驗證公司策略長杜宏毅,他更是多項臺灣區塊鏈概念性驗證(Proof of Concept,PoC)實驗的主持人,企業該不該擁抱區塊鏈,他提出了一套稱為「ABCDEFG」的7字評估原則,可作為企業評估區塊鏈技術的參考。

「每一種產業需要用的區塊鏈都不太一樣,為了各取所需,而區塊鏈技術也開始變形。」他表示,因應產業別的不同,導入區塊鏈的需求開始更多元,如金融聯貸和貿易融資的需求,相當重視訊息分享和透明化。但有些企業卻是在意資料的保密性、簽章機制,反而在交易速度,如幾分鐘才完成一筆交易就不甚在意。因為產業別而在區塊鏈應用上有所不同,杜宏毅表示,這就是區塊鏈4.0的階段,區塊鏈技術開始進入個別化的發展。

不過,仍有些共通的準則可供企業決定是否導入區塊鏈的參考。杜宏毅就提出了ABCDEFG原則,每一個字母對應到一項評估原則。

首先是A,Application(應用)。企業應該自問,「是什麼樣的應用或領域?」杜宏毅指出,企業第一步要先知道哪些應用或領域要用區塊鏈解決,又會有哪些參與者,而這個應用領域,是否真的適合採用區塊鏈。這都是企業優先要釐清的。將時間、流程畫出來,也許就可以有個較明確的藍圖。

其次的B、C,是企業要釐清所要Block的資料為何,又為何非用Chain不可。「搞不好事情根本不需要區塊鏈,中心化就做完了。」若只是一般的加密,用電子簽章即可。因此,「Block什麼、Chain什麼要想好,這就是B跟C,不然根本不需要加密。」

D則是要思考Decentralization(分散式、去中心化)的意義。他用反例來解釋,像現在ATM服務方便又快速,就不太可能改用交易速度相對慢的區塊鏈來取代。企業應思考的關鍵是,「什麼特性是沒辦法建立一個中心。」他舉例,生產鏈不會有單一中心,所以,區塊鏈的分散式特性,或許就可幫助生產鏈建立更好的資訊傳遞。

E原則則是要考慮3個字:Effective(效能)、Efficient(效率)、Economical(經濟規模)。企業得思考,和其他作法相比,採用區塊鏈是否會有更好的效能、效率或經濟規模。「任何1個E可以更好都可以,但不能3個都沒有。」企業更要自問,哪一個E讓你想要採用區塊鏈。

最後兩項字F和G,其實是合起來的一個原則Final Goal(最終目的),就是要想清楚自己使用區塊鏈的最終目的。「千萬不要是不得已,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就是不得已。」意即同業早已採用,只好跟進。

他說,企業最終要回過頭來檢視,當初想要實現的應用(A)是什麼,有些企業只是為了趕流行或追求公關效果,但有時則真的能創造利益,確實可省下成本或促進經濟效益。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