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帶來參政力量的同時,也衍伸出另一種巨大的能量,那就是商業市場。
多數人對「公民參與」四個字的直接聯想是參與、共筆、開源、非營利組織等無關金錢的詞彙,但是部分投資者、新創者已經看見這股科技運用的趨勢,嗅到背後的公民科技商機。
例如美國有一個OpenGov平臺,即運用雲端技術來協助政府單位打造一個視覺化的財務報表,讓政府很容易就將內部預算資訊透明化,來符合美國開放政府政策的目標,也可以提供多種BI分析工具方便民眾檢視政府預算等。
目前在全美已經有超過1,000個政府機關導入OpenGov,不只是掌控230億美元預算的大型政府機構,也有年預算230萬美元的小機構,使用公部門遍及全美45洲,甚至連加拿大4個省都有政府機關採用,例如邁阿密市、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或是只有1萬5千人的加州Oroville小鎮。美國知名科技創頭Andreessen Horowitz接連在2014、2015年兩次投資OpenGov,投資金額達到4千萬美元。
另一家公民科技新創公司Accela更厲害,累計已獲得超過2.3億美元的投資,他們所提供的公民軟體(Civic Software),可以協助政府蒐集民意且強化與民間的連結,獲得超過9百多個政府部門用戶採用。
美國的非營利組織Knight Foundation與Quid聯手調查。光在2011年到2013年間,公民科技市場一共獲得共4億3,100萬美元的資金投入。
IDC也曾估算,2015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合計高達255億美元的IT委外預算中,約25%是投入在公民科技領域,也就是說,美國公民科技市場規模將近有64億美元。
政治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蕭乃沂看好公民科技商業化的發展,他認為,變成一門生意後,可以讓其他廠商一起進來競相推出更好的服務。
公民科技在美國已經成了一門生意,甚至開始形成產業與生態圈。不過,在臺灣,公民科技還沒成為蓬勃的商業競地。
公民與商業的蹺蹺板
公民科技成為一種市場上的競品,好處不言自明:讓各家廠商有競爭提供更好的服務。而且過往以社群或非營利組織的推動,經常挖坑可是填不滿,或者動力倚賴個人的熱情與意志。商業化後,金錢可以讓專案產生延續性,催生出相對有制度的組織,補償了有坑填不滿的遺憾。
DSP智庫驅動知識長謝宗震表示,若回到軟體來看,開源的技術門檻其實很高,專案斷掉以後要延續有點難。「公民科技成為企業的好處是什麼?就是可以解決、落實真正的問題,不然也只是火花。」
中華民國App跨界交流協會理事長陳坤助認為,美國的OpenGov最後會成為跨國的服務,就像Google Map一樣,臺灣的政府機構未來或許也會跟OpenGov採買服務,「這門生意到時候就會外流到其他國家。」
「臺灣現在社群裡有很多厲害的公民,可以協助特定的政府部門,可是都是單打獨鬥的個人,較難成長為國外的OpenGov。」陳坤助說。
要如何從點延伸到面,從個人延伸到群體,從單打獨鬥到遍地開花,需要的不只是民間、社群的推動,更重要的是政府對體制僵滯的反思。
舉例來說,公民科技在美國大多以雲端服務的形式提供,但臺灣政府部門想要採用雲端服務,卻會遇到政府預算法對經常門不能超過資本門預算的限制,導致政府不容易大幅採用雲端服務。
像OpenGov這類協助政府將資料釋出,是公民科技常見的獲利模式。前政務委員蔡玉玲則提議,資料去識別化可以是一門好生意。由企業來協助將政府資料去識別化,加速政府開放資料的釋出腳步。不過,目前,政府法規還跟不上公民科技的發展,例如臺灣對於去識別化還沒有一套標準程序,所以,蔡玉玲建議,可以設計一套開放資料的刑事豁免權。
「把公民參與變成企業,非常歡迎。任何東西都可以是商機,但會不會影響本質是另外一個議題。」蕭乃沂正好點出公民科技面臨商業是否會有變質的可能。他不諱言,商業化會使有資源的人才能使用,或是手中握有相對多的資本時,更有機會去影響決策,這是公民科技走向商業化後得面對的議題。
【相關報導請參考「公民科技」專題】
熱門新聞
2024-09-29
2024-10-01
2024-10-02
2024-10-03
2024-10-01
2024-10-01
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