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二○○九年夏天,為了鋪設這條電纜,近兩千位工人正努力開挖。他們每八個人組成一個工程隊、共兩百多支隊伍──外加各種顧問、監工──每天起個大早,研究要怎樣把無辜的山脈炸出個大洞、如何在河床下挖條隧道、怎樣在道路邊挖條壕溝。

但,大家都沒追問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為什麼?

這條電纜,直徑只有一吋半,黑色塑膠外皮包覆著四百條頭髮般細的玻璃纖維。但這條光纖彷彿有生命似的,有著特定的需求與「渴望」──「渴望」被直直地鋪設,「渴望」被連結在芝加哥一個資料中心(現在已經被遷往伊利諾州的Aurora市)與紐澤西州西北方的一個證券交易所之間,以及──最重要的──「渴望」被嚴格保密。

這一行,你動作得非常、非常快才行

工人們如果想知道些什麼,照理說應該來問丹‧史派維(Dan Spivey)。

但史派維是那種很謹慎的南方人,口風緊,能不說就不說。他原本在傑克森當了幾年股票經紀,不開心,所以不幹了,說「要去做點好玩的事」。但他口中所謂「好玩的事」,其實是跑到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租個牌,自己操盤。

就像那裡的其他交易者,他很清楚:掌握芝加哥的個股選擇權價格與紐約的個股現價之間的落差,是一門可以賺大錢的生意。每一天,都會有太多兩邊價格無法同步的狀況發生,然後──比方說──你可以用一個比現價還高的價格,賣掉手中的選擇權,賺到差價。

不過,要賺到這種錢,你動作得非常、非常快才行。而所謂快的定義,也在快速改變。例如在二○○七年以前,交易者的速度是有極限的:交易大廳裡的交易員是人,買賣全得透過這些人;但在二○○七年之後,這些交易所大多已經只剩下一堆電腦與資料中心,這一來,交易的速度再也不受人類極限的影響。唯一會影響速度的因素,就只剩下從芝加哥到紐約之間的資料傳輸效率了。

更精確點說,是從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資料中心,到位於紐澤西州卡特瑞市的納斯達克交易所隔壁的資料中心。

大費周章,就為了眨一眼……

大約二○○八年,史派維發現了一件事:這幾個大型交易所之間的資料傳輸速度,與理論上可行的速度之間,有段很大的差距。舉例來說,以當時光纖的傳輸速度,你想同時在芝加哥與紐約兩地下單,來回只需要12毫秒(一毫秒就是千分之一秒)──大約是你眨一眼所需時間的十分之一而已。然而,那些由電信業者所提供的線路,速度卻緩慢得多,而且很不穩定,今天可能要花17毫秒,明天則可能要16毫秒。

史派維更深入研究之後,終於找到原因。他跑了一趟華府,拿到了一份從芝加哥到紐約之間的所有光纖分布圖。原來,這些光纖幾乎都是跟著鐵路、從一個大城市延伸到另一個大城市。無論從西邊的芝加哥或東邊的紐約出發,剛開始的路線都還算直,但到了賓州,就開始歪七扭八了。於是史派維又去看了一下賓州的地形圖,這也讓他看見了歪七扭八的原因:阿勒格尼山脈。唯一能筆直穿越阿勒格尼山脈的,是一條州際高速公路,而依美國法律,業者是不能在高速公路邊埋設光纖的。於是史派維找到一份更詳細的地圖,然後把他心目中的鋪設路線畫出來。「這是法律所允許的最直路線,」他說。他所規畫出來的路線,比那些電信業者的現有線路整整少了一百英里以上。

到了二○○八年底,全球金融市場陷入風暴之際,史派維特地跑到賓州,找到一位建商,一起沿著他規劃的路線跑了一趟。兩人花了兩天時間,清晨五點就起床,一直開車到傍晚七點。那位建商雖然覺得史派維簡直異想天開,但也不得不承認:史派維的計畫,沒有不成功的理由。

不過話說回來,史派維當時正在思考的,其實正是「不成功的理由」。「我試著去推想,電信業者沒這麼做的合理理由,」他說:「一定有什麼我還沒發現的問題。」但除了那位建商說的,「一般人不會想去把阿勒格尼山脈的石頭炸開」之外,他實在找不到還有什麼問題。

「我決定放手一搏,」他說。於是,他深入研究各種接下來可能面對的問題:關於鋪設光纖,目前有哪些法規?需要向誰申請許可?這趟工程,得花多少時間?這個在山脈下方打通隧道的工程,一天能推進多少碼?需要什麼樣的工具?得花多少錢?

老實告訴你,其實這條光纖一路通到紐澤西!

沒多久,一位住在德州的奧斯丁市、名叫史蒂夫‧威廉斯的工程師接到一通電話。

「那是我一個朋友打來的,」他還記得:「對方說有個老朋友的親戚遇到了麻煩,有些關於工程的問題想請我幫忙。」緊接著,史派維親自打來了。「那傢伙在電話裡直接問我,」威廉斯回憶:「我做過的案子規模多大?用什麼樣的光纖?怎樣挖地道?怎樣穿過河流?」過了幾個月,史派維再度打給他,說有一條從克里夫蘭開始、長約五十英里的光纖鋪設工程,問他是否有興趣協助監工?

原來就在那幾個月,史派維成功說服了曾經擔任網景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總經理、同樣出身傑克森市的吉姆‧巴斯代,投資這項估計需要三億美元的工程。雖然他們把公司取名為「廣布網絡公司」,但是實際上的工程卻都藏在一家家紙上公司名下,而且刻意為這些紙上公司取了非常普通的低調名稱。巴斯代的兒子大衛掛名公司董事,負責──當然是低調到不行──與光纖必須穿過的約四百個鄉鎮談判。

史派維與巴斯代在打聽之後確定,威廉斯是個高手,於是乾脆邀請他接下一整個計畫。「他們這才告訴我,嘿,其實這條光纖一路通到紐澤西。」威廉斯說。

速度,到底值多少錢?

但說也奇怪,有件事史派維卻從來沒擔心過:他的光纖鋪設好之後,萬一沒有華爾街的業者想來承租,怎麼辦?相反的,他非常堅定地相信,這條光纖將是一個大金礦。也許正因為如此,他與他的金主一直到快完工之前,並沒花什麼時間去想要怎麼推銷這條光纖。

其實這生意說起來是挺複雜的。他們所推出的服務──也就是:速度──只有在需求「非常強烈」的情況下才有價值,但他們無法確定的是:需求要多強烈,才足以讓這條光纖的價值極大化?對於一個美股交易者而言,擁有比別人更快的速度,到底值得付出多少錢?

要回答這一類的問題,就得先弄清楚:在美國股市,光靠速度上的優勢,能讓一個股市交易者多賺多少錢?他們是怎麼賺法的?「但沒人弄懂過這個市場,」史派維說:「太神秘了。」

於是,他們找了一位名叫拉瑞‧泰普的顧問。巴斯代之所以會注意到泰普,是因為他發表過一篇叫做《毫秒的價值》(The Value of a Millisecond)的文章。照泰普的看法,找出合理價格的方法之一,就是先估算出這條光纖能讓一個交易者,從紐約與芝加哥之間的價差交易中賺到多少錢。泰普自己的估計是:假如一家華爾街券商能從兩個交易所的每一筆交易中都佔到便宜,那麼一年的獲利可能高達兩百億美元。他甚至進一步估計,至少有四百家業者,會想要搶這兩百億美元的甜頭。(摘錄整理自第一章)

 

快閃大對決:一場華爾街起義

(Flash Boys:A Wall Street Revolt)

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著;林旭英/譯

早安財經出版

售價:380元

 

作者簡介

麥可.路易士

Michael Lewis

知名作家。曾任所羅門兄弟債券交易員,出道作《老千騙局》(Liar's Poker)便讓他躋身國際暢銷作家之列。另有已改編為電影的《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魔球》(Money Ball),以及《大賣空》(The Big Short)等多本暢銷著作,為《紐約時報》及AMAZON暢銷書榜常勝軍。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