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年秋天,Google執行長施密特和當時任職美國國務院政策計畫司的科恩在伊拉克第一次見面。

之後,這兩個絕頂聰明的人合寫了一份呈給國務卿希拉蕊的備忘錄,在Google成為同事,又寫了《數位新時代》,與世人分享他們所觀察到的現況、以及他們所預見的未來。

我們兩個第一次見面是在二○○九年的秋天,在一個很容易交上朋友的情況之下。當時我們人都在巴格達,與伊拉克人討論如何使用科技來重建社會。我們在市區到處跑,與部會首長、軍方領導人、外交官和伊拉克企業家見面,我們看到一個復甦前景和未來成功似乎都懸於一線的國家。埃里克是第一個造訪伊拉克的《財星》五百大科技公司的執行長,所以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Google會在那裡。當時就連我們也不很確定,Google會碰到什麼或者能夠做些什麼。

答案馬上就清楚了。我們不管到哪裡,都看到行動裝置。這讓我們很驚訝。當時,伊拉克淪為戰區已經超過六年,之前在海珊的極權統治下,是禁止使用手機的。伊拉克的基礎設施已經大半毀於戰火,而大多數人的食物、水電供應並非無虞。即使是基本生活用品的價格都非常昂貴。有些地方的垃圾己經幾年都沒清理了。尤其嚴重的是,人民的安全始終得不到保障,無論你是高層官員或小店老闆都一樣。百廢待舉,手機在清單上似乎應該排在最後才對。然而我們所看到的卻是伊拉克人的生活雖然有許多問題迫在眉睫,但他們卻把科技擺在第一位。

伊拉克人不僅擁抱科技、重視科技,他們也看到科技具有的巨大潛力,可以改善生活和飽受戰火蹂躪的國家命運。跟我們會面的工程師和企業家對於自己無法一展所長感到很沮喪。他們已經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可靠的電力供應、足夠的頻寬、便於操作的數位工具,還有足夠的管道能取得啟動資金,讓想法落實。

這是埃里克第一次來到戰區,而杰瑞德到訪的次數都算不清了,但我們離開時都感覺到,世界正在進行深刻的轉變。如果連戰火連年的伊拉克人都看出科技的可能性,而且也知道自己如何運用科技,那麼還有不知多少人有需求、也有基本知識,卻不得其門而入?對杰瑞德來說,他從這次旅行確認了政府在預期改變(還有害怕改變)這個方面遠遠落後,他們沒有看到這些新工具在迎向眼前挑戰時所提供的可能性。而埃里克則確認了他的感覺:科技產業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許多客戶需要服務,比一般人所理解的都要迫切得多。

那趟旅行回來之後過了幾個月,我們清楚地看到,有一邊是些懂得科技的人,另一邊的人則是有責任要來解決世界上最棘手的地緣政治問題,雙方之間隔了一道鴻溝,卻沒有人架起橋樑銜接兩邊。而科技產業、公共部門和公民社會之間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當我們思考連結上網在世界各地日漸普及,我們發現自己被這個分歧所引發的問題所吸引:未來哪一邊會更強大,是公民,還是國家?科技會讓恐怖主義更加容易,還是更難施展?隱私和安全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我們必須放棄多少,才能成為這個數位新時代的一部分?當每個人都彼此連結起來,戰爭、外交和革命會有什麼改變?我們要如何用一種對大家都有好處的方式保持世界的平衡?原先遭受破壞的社會在重建時,有了科技的協助可以發揮甚麼作用?

我們相信,Google、臉書、亞馬遜和蘋果甚至比大多數人目前所知都要更加有力,而這些現代的科技平台在世界各地的成功將會深刻改變我們的未來世界。這些平台構成了真正的典範轉移,堪與電視的發明相提並論,而讓這些平台那麼有力的原因就在於它們的增長能力,尤其是增長的速度。其散布的速度幾乎像病毒那樣快速、有效、具侵略性,這讓建構、控制和使用這些平台的人也擁有了力量。從來沒有這麼多人能透過即時反應的網絡彼此相連;通過公共網路平台(以消費者、創造者、貢獻者、行動主義者等身分及各種方式)的集體行動,是真的能改變遊戲規則的。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規模效應,從病毒音樂視頻(viral music video)到跨國的電子商務平台,只不過略微提示了未來發展之一二。

網路身份,公民與報導的未來

下一個十年內,全世界虛擬人口的總數將超越實體人口。

每個人在線上都有好幾個代表身份,創造出生氣蓬勃的社群;它們反映了現實,也豐富了我們的世界;但同時,它也會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造成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

種種連結將會產生驚人巨量的數據,有人稱之為數據革命(data revolution);普通公民有了這些數據資料,將能做到許多我們先前想像不到的事。雖然虛擬世界各方面進展神速,但現實中卻仍有一個根本問題:這次數據革命所帶來的衝擊,將會剝奪了公民掌控線上私人個資的能力,而這對實體世界也會帶來可觀的後果。雖然,不是每個使用者每次都會遇到這類問題,但就宏觀的層面來看,這將深深影響並改變我們的世界。每個人所面臨的挑戰將視我們願意採取哪些措施,來重新掌控個人隱私與安全而定。

目前我們在線上世界的身份對實體世界雖有影響,但還不至於超越實體世界的作為。人們在社群媒體上的言行記錄可能引來讚美或檢視,而真正太敏感的內容或個人資訊,一般大眾多半看不到,因此抹黑或線上爭執等行為比較常牽涉公眾人物,而非個人。未來,人們界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將愈來愈受到虛擬世界的活動所影響,線上世界大量記錄了我們過去的一切,也會影響我們的未來,以至於我們很難再控制或影響別人對我們的觀感;它可能增加別人取得、分享或操控我們線上身份識別的機會。科技公司必須更努力,才能贏得客戶的信賴。如果這些公司對隱私與安全管理,表現無法超出你的預期,你可能會降低對他們產品的評價,或乾脆不再使用其產品。科技產業盡力以創意方式降低風險,例如透過雙重認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密碼登入,要求使用者提供兩項經認證的資料以讀取個資,包括你所知道的(例如設定密碼)、你有的(例如手機),以及你自己(例如指紋)。我們知道世上許多工程師正努力開發下一代解決方案,心裡也感到鼓舞。至少,大家都會採用更強大的加密技術來改善個資保密。

線上確認身份的基本方式可能會產生改變。有些政府認為,資料被成千上萬匿名的「隱形人」取用,實在太危險,那些人既難追蹤,身份也難獲得確認。政府想知道這些人的線上帳號,針對全國網友確認身份,以便控管虛擬世界。未來你的線上身份可能不再是個簡單的臉書網頁,它將過濾你每個線上活動,集結而成你的個人檔案;這個網頁必須經過政府確認、甚至管理,才能存在。想像有一天,你所有的帳戶都得連結到一個「官方檔案」,包括臉書、推特、Skype、Google+、Netflix、《紐約時報》的訂閱等,搜尋結果出現時,認證過的線上檔案連結將優先排列在未經確認的檔案前面,於是網友自然會點選排在上面(確認過)的網頁,而那些不具名網頁顯得不再重要,即使那些匿名檔案連結了最吸引人的內容,它也不會被發現,因為搜尋的排序太後面,很難被網友看到。

過去,我們把真實世界的身份投射到線上,而現在,我們在線上塑造了個人身份,進入數位世界,延伸到離線的現實中,此一改變將影響所有的人、國家與企業,而民眾與政府如何處理隱私及網路安全,也會重新界定各地人們的疆界。我們希望探索,網路全面連結對民眾未來的意義,他們如何與之互動,以及對獨裁者與民主人士各有何影響。

身份識別成為最有價值的商品

對人們而言,未來最具價值的商品就是身份識別,而且主要是在網路上。每個人的網路經驗打從出生就開始,或者甚至更早;個人生活的各時期將被封存在時間記憶裡,全都很容易查到。因此,企業必須發明新的工具以控制資訊,例如管理資料權限的表格,決定哪些人可以查看什麼資料,目前我們使用的溝通科技都設計得具侵入性,它收集我們的照片、評論與朋友,整合到龐大的資料庫供人查詢,在缺乏外在管理機制下,老闆、大學職員和社區八卦一律平等;我們怎麼貼文,就怎麼在大眾眼前呈現。

理想上,所有人都知道要仔細管理自己的線上身份與虛擬生活,從初期就開始引導、觀察並發展,以免限制了他們的人生機會。當然,實際上這並不可能。

對兒童與青少年來說,他們與人分享的動機永遠會超越分享的價值,以及暴露自我的風險,他們甚至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能受到大眾關注。當人活到四十歲時,他會在網路上儲存累積完整的故事,所有的事實與虛構,每一步的錯誤與成功,都圍繞著他生活每個階段,有時謠言甚至會傳上一輩子。

線上隱私和身份管理為企業與保險業帶來商機

我們也會看到許多企業出現,提供線上隱私與聲譽管理服務,解決大家的困擾。這一行原本早已存在,例如Reputation.com使用各種積極與被動方式,幫客戶移除一些不想被人查到的網路內容,或降低這些內容引起的注意。據報導,二○○八年金融風暴時,華爾街許多銀行家紛紛雇用這類線上聲譽管理公司,動些手腳以減少自己在網上被搜尋到的機會,這種服務的收費每個月最高可達上萬美元。隨著需求暴增,這個產業勢將多元化發展,到時候網路身份管理專家這一行,恐怕會跟股票交易員與理財顧問一樣多、一樣普遍。主動管理自己的線上活動記錄,例如每季收到管理追蹤報告,了解你的網路身份有何變化趨勢,這些服務對那些已成名或想成名的人來說,都是必要的投資。

市場上還會出現新的保險服務。一些公司將賣給客戶網路身份保險,預防資料遭駭、遭盜、遭利用為人頭或濫用。例如,父母可能會買份保單,以防止自己的名譽因小孩網路言行而受損,老師若擔心被學生駭進臉書帳號,更改網頁上的活動資料,名譽遭破壞或受窘,也可能買份保險。現在業界已有網路聲譽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以後還會提供更進一步的保障,防止用戶個資遭有心人士濫用。這類保險服務能吸引各種客戶,包括真正需要的人與一些偏執狂。

未來網路身份會變得跟貨幣一樣值錢,甚至還會出現新的黑市供人買賣交易個資身份──不論是真的或假造的身份。這樣的銷售網絡對安善良民和作姦犯科者都一樣具有吸引力,因為不論毒販走私或政治異議人士都需要假身份作掩護。這些偷來和重新假造的身份幾可亂真,不但包含過去登錄電腦與IP(網路位址)活動等舊記錄、捏造的朋友資料、假的購買記錄,還有各種其他各種不實資料,好讓一切看起來更具說服力。例如墨西哥某個家庭舉發了毒梟集團,想逃離華雷斯城的毒品暴力,卻又擔心遭毒梟報復,這時假的身份就能發揮作用,幫他們掩護行蹤,製造一個清白的記錄。

這類的逃離路線在數位時代當然屬高風險行為,展開全新的人生需要全面斬斷與過去的牽連,因為即使任何小小的動作(例如搜尋親友)都可能洩露自己所在的位置。此外,任何持有假身份的人都必須避免出現在使用臉部辨識科技的地方,以免掃描臉部時,被連結到以往的檔案照片。這非法的黑市沒有狹窄暗巷,所有身份交易全都透過加密的網路連結進行,雙方都保持匿名身份,包括付款也是透過難以追蹤的虛擬貨幣交易,但仲介和買家仍無法避免傳統黑市可能遇上的風險,包括執法探員臥底,以及詐欺交易(或許因為虛擬世界的交易有匿名的本質,因而讓這一切更可能發生)。

與「維基解密」亞桑傑面對面

一些人會很高興,網路連結和豐富資料的環境終結了控制。這些人相信資訊應該自由交流,所有的事若能更透明,就能帶來更公平、安全與自由的世界。有段時間,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Julian Assange)堪稱世上最受矚目的訊息自由大使,但維基解密的支持者以及它擁戴的價值來自四面八方,包括古典自由派的右翼人士、極左的自由主義者,還有反政治的科技迷,但他們對策略的意見並非永遠一致,對他們來說,資料永續保存是社會的安全防護機制,雖然自由資訊運動也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包括威脅個人安全、破壞他人聲譽及產生外交混亂),一些自由資訊的倡議者相信,只要資料刪除鍵消失,人類的進步終將推升到更公平、多產與自決。但我們認為這是危險的模式,尤其有些人意圖不軌,他們發佈資訊可能導致人們遭殺害,因此政府必須設立機制與管理規範,並繼續管理、決定哪些資訊需列機密管制,哪些不必,儘管這些制度仍不盡完善。

二○一一年六月,我們曾與亞桑傑晤談,當時他人在英國,遭到軟禁。訪談中,我們把上述的論點擺一邊,先把重點放在未來自由資訊推動者可能怎麼做,從這個觀點來看,亞桑傑是個可供參考的起始點。在此我們不贅重複目前已經反覆喧騰的辯論(這方面已有許多書籍與文章討論過),去檢視維基解密揭露的電報內容,西方對維基解密的反應,洩密有多大的殺傷力,以及洩密是否該受懲罰等。我們感興趣的是未來,想知道起源於亞桑傑這種類型卻又不限於這種運作的自由資訊運動,下一個階段有可能會達成什麼或者摧毀什麼。整個訪談過程,亞桑傑分享他兩項彼此相關的基本論點:第一、人類文明建基於過去完整的智慧記錄,因此這些記錄應盡可能大量保存,以發展我們的時代並讓未來世代了解這一切。第二、不同的歷史主角基於自身利益,總想破壞或掩飾部分歷史事實,為避免真相遭人刪除,每個人都該追求真相,重視保存最多的事實,進而促使這些記錄讓人們都能搜尋、接觸得到。

亞桑傑投入的這場戰爭本身不是為了取得機密,「為什麼弱勢的組織要介入機密,原因五花八門,」他告訴我們,「在我看來,他們這樣做完全具有正當性;他們必須得如此,因為他們是沒有權力的一方。」是為了對抗那些為掩護不顧大眾權益的行為而構成的機密。「而為什麼有權的組織會涉入機密?」他反問,接著他提出回答說,如果他們的計畫被公開了,群眾就會反對,保持機密使得他們的計畫能付諸實行,到時候群眾就算想要改變也來不及了。另外有一些組織的計劃並不會招致大眾反對,所以就不用傷這個腦筋,不需要秘密行事。亞桑傑說,當這兩種機構相互爭鬥時,獲得大眾支持的一方最後將佔上風,而公布資訊「對公眾支持的行動一方是正面的,對公眾不支持的一方則是負面的。」

至於那些秘密組織有沒有可能乾脆把他們的運作全部都下線離開網路以避免再強遭曝光?亞桑傑說,毫無可能;他相信他的行動有辦法防止這種狀況發生。他指出,只要是真正在運作的組織必然都會留下文件遞移的蹤跡,本質上「制度的不公正一定就會牽涉到許多人。」雖然每個參與者未必能接觸到完整的計畫,但為了完成任務,每個人都得知道一部分內容,「如果你不在文件上留下訊息,如果你不留下任何電子或紙本文件的痕跡,這些機制就不能運作,」他說,「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組織領導的指示,都有嚴格的文件記錄可循。」紙本記錄確保人們確實執行指示,因此,亞桑傑說,「如果他們把內部分割為許多小單位,以確保資訊無法洩露,那就得組織犧牲極大的效率做為代價。」而缺乏效率的組織也就意味著沒有權力。

從亞桑傑的觀點來看,開放反而會對追求真相的行動帶來新挑戰。「當事情變得更開放,一切也變得更複雜了,人們開始利用這難解的繁複,來隱藏他們所做的事,掩飾他們惡劣的行為。」他舉官僚的故弄玄虛和境外金融部門為明顯例證,指出這些體系按規定都是開放的,實際上卻是銅牆鐵壁難窺堂奧;它們很不容易遭受攻擊,但更難予以有效運用。昏暗到他們這種程度,錯綜複雜雖然合法但仍然有所隱瞞,比那些明目張膽的禁止追查更難找出解決方案。(摘錄整理自前言以及第2章)

數位新時代需要人的指引。通訊科技所展現出來的種種可能性,究竟為惡為善,完全取決於人。


數位新時代(The New Digital Age)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杰瑞德.科恩(Jared Cohen)/著
吳家恆、藍美貞、楊之瑜、鍾玉珏、高仁君/譯
遠流出版
售價:350元

作者簡介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自2001年~2011年擔任Google執行長,目前擔任Google執行董事長,也是美國總統科技教育顧問委員會(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CAST)委員。

科恩(Jared Cohen)
目前擔任Google Ideas總監、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兼職高級研究員。科恩是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著有多本著作,包括《聖戰之子》(Children of Jihad)和《百日寂靜》(One Hundred Days of Silence)。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