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顧問經驗告訴我,IT產業應以「人」為本,經費、設備、軟體都是其次,《Peopleware》的論點證實了「人」在知識密集產業的重要性,這是每一個資訊從業人員都應閱讀的一本書。書中清楚解釋腦力工作產業的特殊性,並不適用製造業的一致化管理模式。兩位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小故事,以風趣但尖銳的筆調,直指知識型產業在管理上普遍存在的弊病。

改變勞力密集的工作評估觀點

大部分腦力密集產業的管理概念,多沿襲自工業革命後的大量製造、只會緊緊控制勞力產出的「身體時間」,無法激發「腦力時間」。但從事知識工作,應在專案規畫時,嘗試評估所需的「有效腦力時間」,而非粗糙的勞力時間──人/月,這種只要有人在,就有產出的生產模式,不適用於腦力工作。

腦力工作是在彰顯人的價值,強調「個體」的特殊、無可取代性,管理者需培養團隊文化及榮譽感,促進敬業樂群的氣氛,要達到前者,靠的不是職位上所賦予的權威,而是對員工發自內心的關懷、同理、信任和尊重。當員工個人的價值與工作、團隊相契合時,公司對養成員工所投入的費用才是「正報酬」。

先改善腦力運作環境

作者在書中點出:「管理者的工作並不是叫人去工作,而是創造讓人想去工作的情境」,促成工作者能達到:自我期許-卓越品質-成就自我的良性循環。

要提升知識型團隊的績效,為團隊成員切身著想,嘗試替他解決不利於思考的問題是首要之務。書中特別強調營造「好的工作環境」,例如紓解壓力的空間配置、隔絕噪音、適合團隊交流的辦公室隔間等。

當工作者全心埋首於工作時,會進入一種理想狀態,心理學上稱為神馳(flow),至少需要持續15分鐘以上,但是,辦公室一整天產生的電話鈴聲、老闆呼喊、同事聊天,都會讓人分心。作者提出了有門、有窗、有權力自由布置的腦力工作辦公室。但他也知道在成本壓力下可行性不大,因此提出大量退而求其次的折衷方式。

用激勵取代命令,提升團隊創意與效率

我們大多同意企業的競爭力來自於創意,尤其IT團隊需要有高效率、高品質與可實踐的創意,促成個人凝結成團隊,進而實現創意,這過程需要的觸媒是激勵,而不是高壓和制式。要找出個人願意融入團隊的驅動力,有完成專案的榮譽與自我成就感,樂於工作之中才有創新,才會發揮腦力,而非僅為了薪水讓身體綁死8個小時。

奠基於知識的創意才有可能實現,而組織學習決定知識深度,也同時受限於是否有能力把人留住。如果管理者掐緊的是同仁出現在眼前的工作時數,計較的是省了多少培育或激勵士氣的費用,只想準時完工卻不重視產出品質,讓工作變成莫可奈何地聽命行事,創意便不可能出現。

作者在書中一再歌詠團隊,期待營造集體智慧。他強調知識團隊需要的是觸媒、凝膠,盡量降低統治和強迫,鼓勵變化和允許犯錯,以塑造利於自主、創新的環境。

若你是個知識工作者,那麼應該要閱讀本書,最好與公司同事組成讀書會,讓團隊成員藉由討論形塑內部文化。我尤其推薦敏捷(Agile)軟體開發的擁護者研讀此書,因為它說明了為何Agile比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更貼近人性。

在初版發行20年後,第二版中譯本也已經發行。兩位作者在第二版新增的內容,提出破壞團隊的因子、軟體流程與CMM的省思、改變與進步、人力資本在專案進行中的配置、中階管理層的組織學習等值得玩味的議題。其中,作者提出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為了保證專案後期撰寫大量程式碼與除錯的人力夠用,讓專案初期就配置了過剩的人力。但如何解呢?這似乎需要你自己翻開本書找解答。

 

Peopleware: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Productive Projects and Teams,2nd. Edition)

Tom DeMarco、Timothy Lister/著

錢一一、方亞瀾/譯

經濟新潮社出版

售價:380 元

 

《作者簡介》

胡百敬

現任職恆逸資訊教育訓練處資深講師,Ascentn、睿智資訊與臺灣微軟技術顧問。著有《SQL Server 2005 T-SQL 資料庫設計》等書,並為專欄作家。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