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出版

無疑地,全球化為世界帶來了高度繁榮,然而這些好處卻分布地相當不均。《2020年全球化報告》量化了45個國家,從1990年到2018年期間受惠於全球化所增加的財富,以日本為最,累計人均收入為50,044歐元。

相較之下,中國才是全球化的贏家。中國因全球化造成的累計收入增加,是該國1990年GDP的8.35倍,印度只有1.74倍。這些數據顯示,美國的確從全球化受惠最少。這或許可以解釋許多美國人對全球貿易的批判態度。

儘管全球化帶來了繁榮,但也面臨日益高漲的懷疑聲浪。根據最近一份以經濟學家為對象的調查研究,86%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重新思考全球化。其中一位作者還主張,「要從超級全球化中撤退。」某家銀行的研究也指出:「全球化已經結束。」

若你以為這是新冠危機下而倉促做出的結論,恐怕言之過早。一位研究歷史的專家表示:「常有人聲稱,2020年後世界將不復從前,這個說法太過於簡化,完全不是科學觀點。」《金融時報》根據數份研究的評估,最後得出較為簡潔的結論:「全球化之死的報導言過其實。」

全球化的未來並不明朗。導致關稅與貿易摩擦大增的美中衝突,是否會進一步加劇,抑或因新條約而緩解,仍懸而未決。針對俄羅斯與伊朗的制裁也一樣。有些自由貿易協定的計畫完全失敗(例如歐盟與美國之間的協議),有些則成敗參半(例如美國退出後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話說回來,屬於後者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則有15個環太平洋國家簽署。歐盟與加拿大、歐盟與日本、英國與日本之間都有自由貿易協定。拜登總統上任後優先處理的法案之一,就是推翻前任總統讓美國退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決定。

貿易壁壘是讓具備地區生產能力的全球公司,可能會更有優勢的原因之一,但有時也會造成荒謬的結果。

一家在歐洲與中國均設有工廠的隱形冠軍,利用其中國的工廠供應中國與美國市場。自從川普總統開徵更高的關稅,導致中國出口美國的業務沒有利潤之後,該公司別無選擇,只好從歐洲向美國供貨,再以來自中國的進口填補歐洲的供應缺口,導致物流成本大增,所以這家公司又開始在美國打造遲來已久的生產力。

另一個例子是,德國爆發非洲豬瘟後,中國禁止德國豬肉與明膠輸入。為此,全球明膠領導者、德國百年大廠嘉利達(Gelita)便將美國工廠生產的商品運到中國。

該加強還是削弱全球化?

解決當前困境較為合理的方法,是加強全球化,而非削弱全球化。有兩個數字支持這個立場。2019年德國人均出口為18,018美元,中國為1,797美元,印度則是240美元。換句話說,中國的人均出口僅是德國的10%,印度更只有1.3%。這項比較的意義何在?印度需要出口更多,才能從工業化國家購買滿足國內所需的基礎建設商品、機器、飛機等。非洲也一樣。2019年時,德國向瑞典出口了價值為249億歐元的商品。同年,德國出口到非洲所有國家的商品總值為237億歐元,而德國從非洲進口的總值也差不多為244億歐元。瑞典人口約1,020萬,非洲人口數是瑞典的120倍。顯然,非洲若想要滿足國內所需,就必須出口更多,才有辦法從德國進口更多。

其他的頂尖經濟學家也抱持相同看法:世界需要加強全球化。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主席拉爾斯.費德(Lars Feld)說:「在我看來,我們需要加強全球化而不是減少全球化,才能有應對未來危機的緩衝。」政策制定者應該致力發展加強全球化所需的架構,設法防止近年來的脫鉤趨勢持續下去。以社會手段輔助貿易自由很重要。哈佛大學的經濟學者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表示:「福利國家的擴張使得民眾在政治上支持經濟開放。」隱形冠軍需要自由的全球貿易,才能充分發揮其潛力。它們的相對小規模,實際上或許正是優勢。大型企業是公眾與政治矚目的焦點,隱形冠軍正因鮮為人知,而能在公眾關注的雷達底下運作。

全球化轉型勢在必行

儘管我呼籲貿易自由,但也相信全球化將出現轉變,商品出口將逐漸被服務出口與直接投資所取代。近年來服務出口成長的速度早已勝過商品出口。不過,外國直接投資的趨勢更加不穩定,嚴重受到資本市場的影響。短期上,新冠疫情已造成開發中國家的資本嚴重外流,資本市場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影響不會消失,但長期看來,這並不會阻礙外國直接投資的成長。因此,當前隱形冠軍業績中佔比60%的出口,未來可能會減少,在國外銷售的金額佔比將隨之增加。2010年起,德國隱形冠軍在國外僱用的員工已超過本國員工數。

如今,許多隱形冠軍90%以上的業績都來自出口。我不認為未來依然如此。很多人主張以直接投資取代部分出口,畢竟關稅與貿易壁壘愈來愈大。新冠疫情暴露了,複雜的全球供應鏈正面臨龐大的風險。以低成本、高效益為主要訴求的公司,或許低估了供應鏈複雜性引發的危險。德國一家隱形冠軍公司的負責人就如此問道:「在中國製造出200個零組件,然後運來德國,在這裡組裝成最終產品,這真的合理嗎?」

增加庫存可減輕這類供應鏈的危險,但存貨會增加成本,而且若面對的是長時間危機時,這也不是萬能的解方。將最後組裝移到中國、在德國製造更多組件或在當地購買更多生產投入等做法,可能還合理一些。有位專家就這麼說:「全球化正在部分轉變為區域化;在一個市場內組成完整的貨流。」哈佛大學教授史兆威(Willy C. Shih)用以下的話描述這個難題:「公司要面對的挑戰,就是在不減損競爭力的情況下,讓供應鏈更具韌性。」

運輸成本降低的影響

運輸成本的穩定下降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力。貨運、客運航班及國際電話的實際成本,都較以往大幅降低。這些成本已經觸底,無法再往下降。事實上,航運與空運成本比較有可能反彈回升,也就是說,物流成本下降而促進全球化的情況將不再發生,最起碼對有形商品來說是如此。

去物質化導致出口量趨緩

去物質化(dematerialization)也是實體出口量未來可能不會成長那麼快的另一個原因。從前,一條跨大西洋電纜需要12萬噸的銅金屬。如今,透過衛星,幾百公斤的銅就能達到相同的目的。重量不到200公克的智慧型手機,取代了諸如相機、電腦、收音機及導航設備等各種產品。3D列印也會帶來類似的影響。公司會將數據資料傳送到目標市場,利用3D列印的技術來製作成品,而非在某一國製造產品後再出口到目標市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安德魯.麥克費(Andrew McAfee)在著作《以少創多》(More from Less)一書中,針對去物質化進行了全面分析。在美國,即便經濟持續成長,但幾乎所有原物料的消耗都在持續下降或停滯。麥克費認為,去物質化的關鍵驅動力正是數位化與資本主義。數位化的角色顯而易懂,資本主義式的競爭也扮演重要角色,因為要不斷降低成本與節省物料,才有辦法取得競爭優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位元取代實體原物料或相關運輸。(摘錄自《隱形冠軍2.0》第14章,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書名  隱形冠軍2.0:中堅企業面對地緣政治的務實佈局,擁抱生態系與永續成長的新策略

赫曼.西蒙(Hermann Simon)、班傑明.德林(Benjamin Doering)/著;沈聿德/譯

天下雜誌出版

定價:550元

 作者簡介 

圖片來源/Hermann Simon

赫曼.西蒙(Hermann Simon)

生於德國,有「隱形冠軍之父」的美譽。曾被評選為「杜拉克後最有影響力的歐洲管理大師」及Thinkers 50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管理思想家。

西蒙現為西蒙顧和行銷顧問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全球多間知名學府的客座教授,包含哈佛商學院、史丹福大學、倫敦商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和慶應義塾大學等。

圖片來源/Benjamin Doering

班傑明.德林(Benjamin Doering)

在西蒙旗下的隱形冠軍研究團隊擔任助理研究員。畢業於德國路德維希大學,主修國際商業管理與中文,現在台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