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潮社

在1986年1月28日這一天,從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發射的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從發射升空起73秒後就爆炸四散,7名乘組員罹難。7名組員中包括高中女教師克里斯塔•麥考利夫(Christa McAuliffe,1948-1986)女士。原本她計畫從太空進行教學,卻在全美許多觀眾包含孩童在內的發射升空直播面前發生重大意外,對全美帶來極大的影響。

挑戰者號太空梭事故的啟示

當時的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1911-2004)原定的國情咨文演講中止,事故當晚向全美發表緊急演說。

爾後,總統底下就設置特別委員會進行調查,釐清這起事故的原因,是用在火箭接合處的橡膠製零件O形環出了狀況所致。然而,O形環並非這次發射升空之後才出狀況,其實從以前發射升空時就有毛病了。只不過先前至少沒造成重大事故,直到1月28日那天。

現在將時間回到1月27日,也就是出意外的前一天。當時美國太空總署(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的工程師和設計O形環的賽奧科公司(Thiokol)工程師,再三研議隔天1月28日是否該發射升空。他們預測28日發射升空時氣溫極低(2℃左右),需要弄清楚氣溫是否真的跟O形環出狀況有關。

工程師眼中所見發射升空時出狀況的氣溫和出狀況的關係,如【圖1-9】所示。

大家從這張圖表當中看出氣溫跟O形環出狀況有什麼關係嗎?

Y軸是出狀況的數量,乍看之下,氣溫和出狀況的關係也可看成是U字型關係。只不過,若從是否發生問題的觀點思考,就會看出12℃到24℃的範圍內,無論在什麼氣溫下,O形環都會發生問題,氣溫和出狀況之間沒有關係。正是因為工程師最後的判斷,所以才會依照這項判斷,實際將挑戰者號發射升空。

其實從「比較」的觀點來看,剛開始那張圖有個致命的錯誤。

關鍵在於是否出問題的結果有所不同。因此,假如真的必須要比較,就該比較出狀況和沒出狀況時的差異。儘管如此,圖表中卻只標示發生問題時的數據,完全沒有安插沒出狀況時的發射升空資訊。

【圖1-10】是將整體數據畫成圖表,包含沒發生問題時的發射升空在內。

從【圖1-10】可得知:

● 高於18℃的範圍中,發射14次就有2次出狀況。發生的比率為大約14%。

● 低於18℃的範圍中,發射總共4次就全部出狀況。發生比率為100%。

因此,可以料想得到,預估為2.2℃要發射升空的預定日,將會有相當高的機率發生問題。從這個分析來看,挑戰者號的發射升空日應該要延期。

分析的概念在於簡單的「比較」。然而,就連美國太空總署老練的工程師,進行分析時都弄錯比較對象。在分析中「正確的比較」是必要的,想要做出更好的決策,就必須懂得「拿什麼跟什麼比較」。

轟炸機要如何強化防彈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統計學家亞伯拉罕•沃爾德(Abraham Wald,1902-1950),曾分析該怎麼做才能提升美軍轟炸機的生存能力。為了提升轟炸機的防彈能力,轟炸機哪個部位要用裝甲強化更是重大的問題。顯然,只要整架轟炸機貼上裝甲,防彈性能就會上升,但是轟炸機就會變重,所以只能挑選要用裝甲強化的部位。問題在於究竟該在轟炸機的哪個地方用裝甲強化。

調查轟炸後回到基地的轟炸機中彈狀況之後,就發現中彈的部位和沒中彈的部位如【圖1-11】所示。

說穿了,分析就是比較。

那麼,比較中彈的部位和沒中彈的部位之後,該強化那一邊呢?常理來想會認為中彈愈多的地方就愈得要用裝甲強化防彈。當時,同盟軍也覺得該用裝甲強化激烈中彈的地方。

相形之下,沃爾德反而主張應該強化沒有中彈的部位。

其實,這時必須比較的不是回得來的轟炸機中彈的情況,而是回得來的轟炸機和回不來的轟炸機有什麼差異。當然,回不來的轟炸機不在眼前,只能以此為前提做推論。可以想像得到,敵機和來自地面的對空砲火,原本就會讓轟炸機均勻中彈到某種程度。儘管如此,回來的轟炸機中彈的狀況卻參差不齊,為什麼?從這個現象可以推論,回來的轟炸機沒中彈的地方是中彈轟炸機的致命傷,中了就回不來基地。

由此可知,導致墜機的致命處反而是沒有中彈的部位,沒中彈的地方才必須用裝甲強化。這也顯示出恰當比較結果的不同(平安返航vs.遭到擊落)是很重要的。

就如轟炸機的情況一樣,單憑生存案例推論時無法恰當比較,因此結論會產生偏誤(bias)。這其實是相當常犯的錯誤,所以就取名叫做倖存者偏誤(survivorship bias)。

本來,為了要認清什麼東西有助於生存,就必須比較生存時和沒生存時的案例。不過,人類在思考原因時往往只會關注眼前生存的案例上。

其實商管領域是倖存者偏誤極為容易發生作用的地方。

走一趟書店,就會看到商業書區陳列著很多書籍。假如硬要大膽歸納這些書,就會發現陳列在書店中的商管書,恐怕多半是以下二種書籍:

根據成功經營者的經驗和案例描述而成的書。

據成功企業的案例描述而成的書。

以上二種書的基本結構相同,都是從成功案例的共通原因描述成功原因。假如實例有一個以上會更好,但實際上獨白類的書籍也很常見。

比方說,我是書籍一的工作人員,為了寫書而訪問50位成功的經營者,結果發現「所有人都一定會吃早餐」。

我根據這項分析,想在推出的書籍中傳達這項訊息:「要做個成功的經營者就必須吃早餐。」大家到底會不會在書店拿起這本書呢?恐怕一定是覺得哪裡怪怪的吧。我的書有什麼不對勁呢?

其實一定會吃早餐的人當中,應該也有很多失敗的經營者才是。

照理說成功的經營者和企業要跟失敗的經營者和企業比較,從差異中方能看出真正的成功原因。因此,單純撰寫成功經營者和企業的書籍,或許正是落入了前面提到的倖存者偏誤陷阱當中。

那為什麼許多商管書可能會陷入倖存者偏誤呢?一個可以舉出的理由是成功經營者和企業的資訊容易取得,反觀失敗經營者和企業的資訊則難以取得。成功的經營者會告訴我們很多事情,失敗的經營者則守口如瓶。另外企業要是遇到重大失敗就會破產,說不定連企業本身都早已煙消雲散。

無論如何,我們無法否定許多商管書有可能沒有做恰當的比較,陷入倖存者偏誤當中。既然沒有恰當的比較,書上的結論也許就不該當成案例實證的結果,而是要徹底當成假設層次的內容。

要看穿內容的真偽,就要靠大家自己了。(本文摘自《用數字做決策的思考術》)

 

 用數字做決策的思考術 

GLOBIS商學院/著;鈴木健一(Kenichi SUZUKI)/執筆;顧彼思(中國)有限公司/監修;李友君/譯

經濟新潮社出版

售價:450元

 

 作者簡介 

GLOBIS商學院

1992年設立以來,高舉著「在經營方面創造出「人」、「錢」、「智慧」的生態系,進行社會的創造與變革」這樣的理想,來推展各種事業。

鈴木健一(Kenichi SUZUKI)

GLOBIS商學院教授。1963年出生於神奈川縣,東京大學工學院畢業,該大學研究所工學系研究科結業,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結業(MBA)。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