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打不開!」、「網站連不上」、「竟然當了!」臺北時間3月26日午夜時分,大量Netflix當機的抱怨文,成了Twitter歐美地區的熱門話題。這個平時用戶可能忍一下就過了的埋怨,在疫情嚴峻的時候,反成了新聞大頭條。

為了對抗疫情,越來越多國家在3月紛紛跟進鎖國策略,甚至宣布居家令、封城令,要求民眾非必要不能出門,出門也只能一個人,全球到處鎖國的影響人數難以估算,而且遠不只是數千萬人的規模(光是加州就有4千萬人受到當局居家令的限制),而是全球上億人都受到影響。

待在家,上網成了生活對外的主要窗口。美國網路業者Cloudflare先前就揭露一份報告,在疫情爆發後,他們觀察北美、歐洲和亞洲國家網路流量變化發現,3月與今年1月時相比,整體網路流量上升不少,尤其是影片串流流量大增。

例如西雅圖,原本周末、平日深夜的流量不高,但在1月31日,第一個武漢肺炎確診病患公布後,臉書、微軟和Amazon三巨頭在西雅圖的員工,也陸續出現確診案例,企業開始要求員工在家工作後,西雅圖流量暴增,而且不分平日、假期,白天或夜晚,都一樣飆高。

西雅圖不是特例,而是歐美多國、許多大城市的現況,許多企業已經改採居家遠距工作的模式,美國有個網站stayinghome.club,統計了全球860家科技或網路公司,其中有476家,已經強制要求全體或特定地區的員工居家上班(Work From Home),其中不乏你我熟悉的公司,除了上述三家,如Google、Intel、Cisco、甲骨文、Palo Alto、Twitter、Shopify等,而強烈建議員工居家的企業也多達347家。不只生活,工作現在也在家,而且同樣要搶上網頻寬。

義大利電信(Telecom Italia)在義大利封城後看到境內流量竄升了70%,而Vodafone於3月20日前後發現,歐洲的網路使用量成長了50%。歐盟緊急呼籲業者和使用者要節制,避免網路塞爆,更建議串流業者、電信業者降低影片品質。

大型影音服務NetflixYouTube都紛紛響應,將預設影片改為標準畫質,取代過去的高清內容。Netflix預估,光是這個小調整,就可降低他們家在全歐派送流量的25%。

但是,全球網路塞爆效應,已經開始浮現。從3月中旬開始,許多遠端協作平臺,都曾出現了短暫塞爆、斷訊或者是訊號傳輸不穩的情況,包括微軟Teams、Office 365、Skype,或是Google Hangouts、Slack、Zoom都傳出災情。

根據網路供應商Sandvine的2019年網路流量追蹤報告,全球網際網路流量中,光Netflix一家的流量就占了11.44%。對抗網路塞車,他們可說是經驗老到,美國科技圈常說,Netflix號稱比AWS更懂得善用雲端,早在2016年,就完成了全雲端化的轉移和新架構。

可是,現在這一波居家上網潮,連Netflix都無法倖免,出現短暫的塞爆事故。這是全球網際網路大舉壅塞的警訊,大規模居家和遠端工作潮的網路用量,量變已經浮現質變的徵兆。

許多企業將居家上班、遠端連線工作,作為對抗疫情的緊急應變對策,甚至臨時將原有的實體作業和辦公形式,轉為數位化的虛擬工作流程。

顯而易見,居家上班模式仍有一大潛在風險,網路塞爆,甚至長時間整天網路失聯,怎麼辦?企業現在得有一套遠端工作的斷網備案了。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