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覺出版

「人工智慧」的英文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德文是Künstliche Intelligenz。人工智慧,實在不是一個好的翻譯,沒有把最重要的那個字「Art」或是「Kunst」翻譯出來,這個字除了「人工」以外,另外的意思就是「藝術」,機器能夠達到創造藝術的境界,才是「人工智慧」的重點,「人工」這兩字實在不是多高明的境界。

人工智慧的核心,就是演算法,到底什麼是演算法?具體來說,就是有一個方法或規則,可以逐步推演而得到答案。用簡單的概念來說,做牛肉麵的食譜是演算法,只要按照步驟,一步步從頭執行完成,我們就可以做出牛肉麵。在製造牛肉麵的過程中,如果可以稍微調整,就能製造出不同的口味,像原味、辣味、番茄牛肉麵等等。若製造牛肉麵的目標不變,運用人工智慧,就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變化。但是,這些不同口味的做法,會因此讓人類變成機器人的奴隸嗎?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然而,如果我們處於極度飢餓、瀕臨死亡的狀態中,沒有吃這些由機器人製造出的牛肉麵會餓死,那麼答案就是肯定的,不然就是否定。人類未來的存活關鍵,在於是否可以掌握數位時代的主控權。

數學在歷史上,有兩大分支:幾何和代數。幾何以柏拉圖、歐基里德等人為代表性人物;而代數則由帕斯卡、萊布尼茲等人為代表等。代數其實就是演算法,例如微積分。幾何證明可以作為演算法思考運行的操作細節,例如畢達哥拉斯定理可以用來計算正三角形的斜邊。演算法的操作細節,在運行上是一個接著一個,逐步地找到問題的答案。例如柏拉圖曾經記載一個奴隸米諾(Minor)的故事,這個奴隸並不知道什麼是幾何,但是藉由和蘇格拉底的逐步討論,他能夠理解什麼是正方形和它的面積。這是一個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明顯例子,在沒有任何相關的證明、知識背景之下,利用一步一步地推衍,可以自己找到答案。人工智慧演算法根源於代數,如果人類沒有被代數所征服,假若我們能夠掌握關鍵的重點,世界也就不會被人工智慧的機器人所控制。

人類靠什麼贏過人工智慧?

我曾經聽過一位人工智慧新創的執行長跟我說,他們有一個產品是在處理銀行洗錢的防治工作。各大銀行有很多員工在處理防制洗錢的工作,有些大銀行甚至由幾千人來負責,但他們的產品已經取代了這些人大部分的功能。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工作,已經被人工智慧取代而消滅了。家長鼓勵自己的小孩好好念書,如果只是填鴨式地堆砌知識,將來可能無法像過去一樣,可以順利保證讓小孩得到傳統白領階級的工作。醫生、律師、教師、會計師等等,都是岌岌可危的職業。

那麼家長對於小孩的教育,應該有什麼樣的認知和調整呢?首先,要瞭解時代的趨勢,放棄填鴨教育和強調不斷透過重複練習取得好成績的傳統想法,要保持小孩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最重要的課程,將不再是那些堆砌的知識,而是人工智慧原意的「藝術」,屬於機器人最弱的一環,這將是人類想要和機器人競爭、不被其取而代之的唯一方法。

在未來的世界裡,小朋友將會比我們更加辛苦。因為生存在以前的時代,創意、創新和創業是為了要成功,或是創造財富的工具,但是在將來的世界裡,這些將成為一個人生存的必備條件,是維持人類尊嚴的唯一選擇。

以前高科技產業的朋友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朋友認識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的富豪鄰居。賈的鄰居告訴他,當蘋果電腦第一代iPhone出來的時候,賈在家裡開了一個慶祝派對。他拿著當時生產的iPhone跟大家說:「這是我想做的東西,而且我已經通通把它做完了!將來的iPhone可能功能更強、更薄、更省錢或更便宜,但是它就是這樣,我已經把它做完了!」只有這些以前沒有的知識,才是真正能夠和智慧型機器人競爭的東西,這也是機器人的大數據資料庫裡所沒有的東西。未來的世界,如果你沒有賈伯斯那樣的創意,世界可能就再也不需要你了。

世界上不可能有絕對的資訊安全

資訊安全包括政策、管理和技術,是一門跨領域的綜合科學。我曾經擔任行政院資安稽核工作的委員,一個機關的資安稽核包括政策面、管理面和技術面。資安政策是指制定一個組織的資安行動方針,最重視需要防衛的資產,以及定義內部與外部的敵人。資安不光只是技術問題,資訊安全和科技、機器,以及人的行為有關,盤根錯節。

另外,世界上不存在所謂絕對安全、無懈可擊的系統或軟體。資通訊技術(ICT)產品的複雜程度,沒辦法讓我們在使用之前,甚至在使用的過程中,就能先以高規格的資安加以檢測。因為系統太過複雜,檢驗時程曠日費時,產品更替速度太快,甚至檢測成本高過開發產品所需,這是科技界資通訊安全產品檢測標準(共通準則,Common Criteria)失敗的原因。我們根本無法在資通訊設備上市之前,就可以確認其是否為資訊安全可靠的產品。基本上,資通訊產品在它的生命週期,從設計、生產、運送、使用,一直到銷毀的過程,都可能產生資訊安全的問題。但即使現況如此,也並不表示我們對資訊安全就束手無策,沒有任何的方法論。

資安重視的就是CIA(Confidentiality, Integrity and Availability的簡稱),即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資訊安全強調的管理方式是PDCA(Plan-Do-Check-Act的簡稱),所謂的PDCA是指「計畫—執行—檢核—行動」的過程,也就是說,它是一個動態的管理,先要做風險評估,依照優先順序排列可能發生的危險,然後投注資源來修正高風險產生的威脅。簡單地說,資訊安全就是風險評估、資源配置,管理與技術並重。

如果不能評估風險高低,想要全面防衛所有可能的風險,就必須有無限的資源。否則,常常會因小失大,疏漏高風險的因素。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絕對的安全,當然也不會有絕對的資訊安全,風險評估之後,投注資源由最高風險往下做,這樣才是解決資訊安全問題的務實辦法。

身為哲學型的資安人,到底要討論什麼重要的哲學議題呢?當然第一個要討論的問題是:「人是不是已經變成自己所創造物品的工具?」手機這麼有趣,如間諜的生活般變化多端。拿破崙曾說過:一個在適當地點的間諜,可以相當於在前線作戰的兩萬名士兵。如果把這句話裡的「間諜」換成「手機」,其實也非常適用。現代人已經淪為手機的奴隸了。

但是我曾經看過一項調查:有七成以上的德國中學生,還是比較喜歡讀印製出來的紙本書。我在德國和日本旅行時,往往在火車上還可以看到有人在讀實體書,但在其他國家比較少看到這樣的情形。無論如何,實體的東西將會逐漸從人類的主流生活中,一項一項地消失,這是無可避免的事情。

其實,在電腦和網路發明以後,人類的工作並沒有減少。手機發明之後,人類的工作反而愈來愈多。

人類文明在科學進步神速的今天,尤其在資訊科技的高度發展之下,不管是網路通訊、大數據或人工智慧,就我看起來,就是一輛將全人類帶向毀滅的失速列車。一個人不可能抵抗這個世界的趨勢和潮流,相關議題當然可以討論,但個人能做的改變卻是相當少。政治是大家都需要知道的事情,哲學是大家都要必備的能力,否則,在這個混亂的世界裡,將不知道為何而活,也不知道如何活下去。(摘錄整理自《隱性反骨》,先覺出版)

 隱性反骨:持續思辨、否定自我的教授,帶你逆想人生 

李忠憲/著

先覺出版

售價:400元

 作者簡介 

李忠憲

哲學型資安人,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暨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主任。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博士。是產官學界諮詢資安議題不可或缺的對象,也常在網路上針砭時政,累積了一大群死心塌地的追隨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