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人力資源問題,近幾年來持續是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一方面,我們聽到政府高官、企業老闆憂心臺灣人才流失、找不到優秀的工作者,但在同時,我們也聽到博碩士人才破百萬,高學歷高失業率似乎成為一種常態。

那麼,這到底怎麼一回事呢?哪一個比較接近臺灣當下的實況與真相?是人才短缺,還是人才不能為社會所用?要回答這問題,我們得先釐清兩個問題。其一是,培養一個國家的人才,是一項經濟工程還是社會工程;另外一個是,國家應該扮演哪一種角色。

在教育階段,人才的培育主要是一種社會工程,這應該少有人反對。我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發揮他們的潛力,開創屬於他們自己的一片天空,不管開展出來的經濟價值是高或低──至少檯面上的說法是這樣的。

但是同樣這批人進了社會,我們對他們的期待卻有所不同了。當下的高官與大老闆們口中的人才,主要指的是在經濟工程中能夠做出有效乃至巨大貢獻的「頂尖人才」。所以呢,小時候提琴拉得不壞,可以驚豔眾家親友的,這相當不賴;但是如果到了三十好幾,依舊緊抓提琴不放,只能靠兼點課苦哈哈地過日子,但是卻不能出唱片、開賣票的演奏會、或是贏得一兩個像樣的國際大獎,這當然就不可能會是人們眼中的頂尖人才。

這社會工程越成功,並不保證對經濟工程一定有利,而是有時有利,有時不利。我們希望受教育的人盡其在我、順性發展,如果產業發展也是一樣百花齊放、多元並進,這時社會工程就會是一件有利於經濟工程的事情。

問題在於,臺灣當前的狀況並非如此。我們的產業轉型並不成功。喊了很多年的文化創意產業,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企圖擴大內需、提高服務業比重的努力,除了餐飲服務業以外,似乎也未見太大建樹。我們的電子業主力仍為代工模式,我們的主政者甚至還期待二十年前已退出臺灣市場的業者可以鮭魚返鄉。

人才很多元,產業並不多元,我們看待人才的指標與視野也不多元,才是諸多產業與人才問題的癥結之所在。

我們的政府,則是過度地將人才培育的目標窄化為經濟工程,將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視為問題,而非資源。我們從未想過,從國家政策的角度來看,為何不能是產業發展配合人力資源的實況,而總是要充沛而多元的人力削足適履地塞進狹隘的產業現狀之中。

國家的角色,應該是提供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其才華,盡可能地讓各種專長都能充分就業的制度與環境,它應該更接近社會工程而非經濟工程。至於一國的人才有沒有那樣的機運、那樣的資源在經濟工程的面向上大獲成功,這應該是留待民間部門來擔心的事。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