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電視機製造業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抱怨,三、四吋的手機一支賣兩萬,三、四十吋的電視賣不到一萬,這種生意怎麼做?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螢幕越大越貴的定律,似乎只適用同一產業內的產品比較。但這看似相當合理的產品相對價格,實則也未必是那麼理性定價的結果。我們之所以會覺得這樣的邏輯合理,主要是我們認同了螢幕較大,理應成本較高,所以也接受了較高的定價。

但是這樣的認知,充其量也只能在電視產業得以成立。大尺寸的電視用料多,而且大面積的液晶玻璃在製造與運送中容易破損,導致良率偏低,價格與尺寸大小成正比還算說得過去。

在手機產業,狀況並非如此。四吋螢幕的手機要比三吋的貴上一截,顯然和螢幕的材料或運送成本沒有太大的關係。它比較像是一種「表徵」,高規格、性能強大的產品線,廠商便為它配置了一個相對較大螢幕來向消費者宣示:這是一項值得你掏出更多鈔票來購買的產品。畢竟,規格與性能都十分抽象,螢幕大小卻非常具體。

產品的定價高低,也跟競爭狀況有很密切的關係。iPad的螢幕要比iPhone大上許多,除了通話以外,兩者在功能上差距有限,但是相同記憶容量的iPhone的價格卻是iPad兩倍有餘。主要原因,應該是iPhone在手機市場極為強勢,但是iPad卻面對眾多筆電業者的強大競爭,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也還沒有建立,蘋果因而採行的低價產品穿透策略。

手機貴而電視便宜,當然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手機是智慧的,但電視不是。一支手機可以執行多項業務,要靠強大的軟體性能,手機的高附加價值也是奠基於此,螢幕只是傳遞這些價值的介面而已。

至於電視呢,過去我們假設,螢幕幾乎就是他的全部了,從面板廠到電視機製造商只有一步之遙,所有的面板製造商幾乎都能做電視,但是手機就未必了。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想辦法把電視「智慧化」,藉以提高電視機的附加價值,似乎是非常合理的產業發展邏輯,有些電視業者甚至乾脆就將他們的電視取名為smart TV。

但是這事並沒有這麼簡單。我們接受或是渴望手機很聰明,是因為我們期待手機跟過去慣用的電腦一樣聰明,最好在電腦上能做的事,在手機也都能完成。電視所面對的歷史想像截然不同,我們未必真的想要電視很聰明。

我們最常使用電視的一種情境是:下班之後累得要死,只想癱坐在電視機前休息放鬆一下,演什麼並不重要,只要別讓我多花腦筋就行了……。過去試圖要讓電視變得聰明的實驗幾乎都以失敗做收,最有名但也早已被遺忘的一種是可以讓觀眾自己選擇結局的電視劇,但觀眾最終的選擇卻是:還是你演給我看就好。

對於電視的智慧化有過高期待的人似乎忘了,電視逐步取代了平面媒體的主流地位,除了聲光效果,靠的就是它讓視聽眾可以更不費力地取得資訊,或說是讓他們自以為取得了資訊。若非如此,我們很難解釋,每天一大早電視主播幫你讀報紙的電視新聞製作模式為何可以歷久不衰。

電視可以智慧,但是觀眾希望電視有智慧嗎?這是一個很少被追問的問題。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