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鼓勵資安防護工作與培養資訊技術能力,國內有許多知名的資安競賽,是關心安全議題的技術人員一較高下的網路攻防場合,像是臺灣駭客年會WarGame比賽,以及資策會的全國大專校院資安技能金盾獎競賽。

目前就讀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班的李倫銓,與同校資訊工程研究所的馮禹翰、圖書資訊學系的戴辰宇,組成「我不要燦坤禮券隊」,一同參加12月舉辦的第5屆金盾獎競賽。

在競賽中,每一道關卡都經過特別的設計,讓參賽者能夠挑戰與學習。這次比賽總共15題,涵蓋電腦鑑識、網路分析、網頁攻防、木馬與各種資安技術,各題分數從100到300分不等,滿分為2000分。李倫銓3人成功打進初賽、決賽,最終他們在4個半小時內拿下900分,獲得冠軍及15萬元禮券。

藉助參賽挑戰個人與團隊能力

面對比賽挑戰,能夠刺激人們求知的動力,也能當作自我肯定的一種方式,而團隊競賽的方式,更能讓自己了解不足之處,並體認合作的重要性。李倫銓表示,參加這樣的比賽,主要是為了試煉自己的能耐,同時因為過去自己沒有能夠好好藉由比賽來挑戰自我,這次參賽是完成一項心願。

在團隊中,李倫銓之前已在業界工作一陣子,在資安界已有一定知名度與實力,他的資歷較為豐富,便接下團隊中,集訓、練習、工作分配、工具研究的指派。不過,能贏得這次的殊榮,李倫銓認為,隊員的實力平均且團隊默契良好,是相當重要的成功關鍵。像是李倫銓的強項在於電腦鑑識、網站攻防技術,馮禹翰擅長逆向分析與撰寫程式,而戴辰宇熟悉多種駭客技術。

李倫銓也稱讚自己隊友們的實力,像是第一個解出來的題目,就是靠戴辰宇的直覺反應,在5分鐘內將一道相當難的數獨題先解答出來。再加上馮禹翰花了一個小時,利用逆向技術寫程式破解一道非常難的加密題,獲得300分的高分,因此能夠拉開與第2名的差距,可以說是本次比賽獲勝的關鍵。

團隊競賽不可少的決勝關鍵

在這次的比賽中,李倫銓也有相當多的收穫,像是比賽剛開始,他在前面的遊戲題中陷入死胡同,整整打了兩個小時音速小子,卻還是沒將藏在遊戲裡面的Key找出來。他讓自己冷靜下來,選擇其他題目作答後,則順利解出其他題目。有時候,想不通的題目會讓自己陷入僵局、走火入魔的狀況。由於競賽是有時間限制的,程式寫得好的未必就可以快速、正確地解題,也不只是懂很多技術就足夠,腦筋要保持靈活才行。

這樣的競賽中,團隊的默契與配合相當重要,為了加強這部分,賽前他們集訓了一個月。雖然李倫銓坦承,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聊天,討論、研究題目的時間比較少,不過默契的配合,可能就是在這樣輕鬆的互動中產生,彼此熟悉生活的一言一行,在比賽時便能迅速掌握對方所說,這就是默契的展現。

比賽中,場上沒太多時間可以討論,或是必須短時間內交換各種不同的想法,因此溝通默契相當重要。像是一開始大家會找自己會的先做,使彼此解題能夠不重疊。後續解題上,他們在溝通上,能夠做到只講兩個字眼,就知道對方在表達什麼,不需要明說在哪,就知道對方指的是這個關卡中的某個位置;而接下來動作的分配,也會立即互相提示對方。如此一來,同一個關卡,就能做到同時用3種方法去嘗試,不容易有重工的情況發生,效率上也增加了非常多。不然很難在短短四個半小時,解出這些精心設計過的題目。

花時間,更要想辦法把書讀進腦袋

在這次比賽中能獲得不錯的成績,各自的能力以及團隊默契都是關鍵。要如何加強自身的技能呢?李倫銓提出自己的看法,想要玩技術的話,去學習這些攻擊手法的資訊是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因為在IT技術上,資安這一塊領域可以說是瞬息萬變,每周都可能見到新的駭客攻擊手法,多數都不能用過去的解法來解決新的駭客入侵問題。

因應技術轉變快速,在這個領域的IT人員,要獲取這些資訊新知的辛苦,不在話下。李倫銓本身每個月會花好幾千元去買書,而花在看相關網址RSS摘要資訊的時間也不少,他特別點出,中國是國際駭客攻擊能力相當強的國家之一,身處在臺灣,他會購買中國當地出版的這類書籍來學習,研究他們的攻擊手法,來想辦法保護我們的網路環境。

在求知態度方面,李倫銓強調時間管理相當重要,除了多花時間,讀書到凌晨一兩點,為了讓自己更能來獲取新知,他更是充分利用現在流行的Apple產品,幫助自己在零碎的空檔也能隨時學習、溝通。

像是利用iPad、iPhone來閱讀文章、收發電子郵件、瀏覽RSS等。他也會將買的書,請書店幫忙掃描成PDF,再存到iPad 裡面,這樣的作法讓他有更方便地養成隨身閱讀的習慣,也更容易去搜尋資料。

此外,李倫銓也特別給學弟妹一些建議,希望他們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因而在學習時可能會廢棄了一些知識的根本。因為他曾經在高中時去架站、搞網路,而另一個同學則是在本機端寫程式,到了高三一同出去參加比賽時,發現自己因為不夠專心、努力寫程式,而差了對方很多,雖然只是個人著重的方向不同,但也讓他引以為鑑。

駭客精神就是把事情研究到底

李倫銓過去曾揭露一些資安漏洞,擅長電腦鑑識以及分析網路攻防技術,且負責追查與處理駭客事件,因此受邀擔任臺灣駭客年會講師,介紹殭屍電腦的控制模式、如何追蹤與分析、如何破解控制網路。

我們問他,會不會有人直接稱呼他是駭客?他笑著說:「我會說我是防禦型駭客,而不是攻擊型駭客。」他認為,喜歡深入研究某一個事項,找出所有的組合與可能性,這是一種執著的態度,而這種找尋漏洞的精神,就是駭客文化。在學習資安技術上,要能夠有駭客精神──不斷的嘗試,把事情研究的透徹,並互相比較。但是,不要學偏了而變成壞的駭客。不管是做什麼,這種心態應用在工作上都很有價值。

以往大家都覺得駭客文化聽起來很負面,但是事實上各種資安問題、IT技術、系統結構都可以經過整理歸納,變成有趣的遊戲──出題者可以從中包裝自己的想法,解題者可以天馬行空找出解答,裡面用的全部都是IT技術或是資安觀念。而當你解決一個題目時,那就好像偵探解決了一個謎案。

在研究資安領域這條路上,研究漏洞又跟寫程式不太一樣,李倫銓說,前者是沒有文件可以參考,後者則是有許多文件可以參考,因此前者在入門方面較困難,尤其是駭客技術每年都在變,書也是出得多又快,要在資安領域繼續發展,最好要能有「不斷破關」的態度。

李倫銓推薦了幾本資安技術方面比較經典的書,像是看雪學院出版的《加密與解密》,Wiley出的《The Shellcoder’s handbook》,都是值得一看的書籍。

除了學生的身分,李倫銓目前也在ISP公司上班,他在現有工作崗位上,也有許多可表現的機會,因為主管能給予適當的空間,讓他能夠發揮所長,並且有機會與更多技術高手交流。

 

喜愛冰上曲棍球運動

李倫銓相當喜愛冰上曲棍球運動,以前在大學唸書時,擔任過學校曲棍球隊隊長,常常在外面溜冰或比賽。他認為,不管是曲棍球或駭客比賽,團隊合作頗重要,像這次比賽,一個人即使再強,也很難精通所有逆向工程、密碼學、病毒分析或網站技術。

他曾經嘗試過用每一種技術去都試著解,但發現因為方向不同,腦袋會陷入錯誤的邏輯思考。這很像以前打球時,「自幹王」在一般比賽或許可以得分,但是碰到實力堅強又平均的隊伍,往往被限制住無法發揮。

在臺灣的環境中,要打冰上曲棍球並不容易,他特別提到,有同樣興趣的人可以一起到臺北小巨蛋溜冰場,或是加入冰球聯盟競賽。

 

IT人物

李倫銓

● 1976年出生

● 學歷: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交通大學分散式與網路安全實驗室、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