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數據、巨量數據或是海量數據(big data)的概念在臺灣很是流行。這概念對臺灣的產業究竟有何影響,現在還很難論斷,但我們不妨也可以回頭看看已經流行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雲端」領域,到底有哪些臺灣產業從中得到好處,反思一下盲目跟隨一個概念的可怕之處。

有效地掌握資訊,可以更精準地回應使用者或消費者的需求,或是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這是一件不用懷疑的事情。網路可以更有效率地達到這一點,也是其理甚明。但在大談大數據的好處之前,我們或許也可以先自問,那麼臺灣對於隨處可見、不太花成本與精力就能拿到的數字,應用能力又是如何呢?我必須說,很差。

舉幾個例子。我在日本工作時,住東京銀座附近。在銀座大街上,經常可見準備要開店的商家,雇人拿著計數器,在預計開店的地點門口,計算不同時間點的人潮流量。這種苦功夫得到的數據,當然不過是個小數字而已,但是卻對營運的成敗關係重大,因為東京銀座的店租很高(臺北也是),選錯開業地點將是很嚴重的事情。

在臺灣開店採取同樣作法的不是沒有,但是對比來看,一定比日本少了很多,那臺灣人開店做生意的決策主要靠什麼來做判斷呢?靠感覺、靠經驗──這裡經過的人好像不少、開在這裡的店好像生意都不錯、某個朋友跟我講以後這裡會很好等等。

這類的情景不勝枚舉。像現今教育當局相當頭疼的少子化導致大學過剩問題,我們似乎都忘了,今年要進大學的高中生,可是早在十八年前就已誕生在這世界,幾乎跟臺灣廣設大學是同一個時間點。這也就是說,當年的決策當局,只要看看當年的新生兒人數,不就大概可以預估得到今年大學招生的入學情況,為何還做了廣設大學的決定?但是當年他們參考了這個簡單無比的人口趨勢的數字嗎?我看是沒有,要有的話他們也不用現在才來殫盡心思為大學找出路。

事實上,真正的大決策,需要的其實是這類關鍵小數字,綿密的大數據,反而都是用來處理小問題。

另外一個殘酷的事實是,臺灣長期以來就是個行銷、消費者研究高度落後的國家,幾個想跨出國門的科技大廠,想在引領世界潮流、開拓消費者品味的競爭上爭勝,都是被韓國廠商硬生生給比了下去,這是因為沒有掌握大數據嗎?我看也不是,是因為我們對世界上大範圍的異文化所知有限,又對勇敢開創未來的可能畏畏縮縮才是關鍵。

簡單來說,大數據不是壞事,但是沒有大思考、大戰略,大數據終究只是在夾縫裡找細針,成就不了具有開創性的事業。

要理解這個世界大趨勢來龍去脈的轉變,有時小數字就綽綽有餘了,但這需要對這世界的好奇與關心,再加上敏銳觀察力的培養,而不是跟上時髦的觀念,或是買了很貴的軟體與設備。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