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的團隊,可能會逐漸成為未來各行各業工作模式的主流,即使高科技行業也是如此,許多產品都需要跨領域的整合才有辦法達到客戶的要求。可是跨領域通常代表著「溝通不良」,我們講的跟對方想的有很大落差,常常都需要讓對方「眼見為憑」,才能知道彼此在講什麼。

以前當兵時,我被指派翻譯一些英文資料,其中有一個字operation,有些人翻譯為「操作」,有些人翻譯為「作業」,其中一位念醫科的人,他則是翻譯為「手術」。既然我們知道認知上的誤差會造成彼此溝通的斷層,可是真的非得要花時間做一個「內部樣品」來讓大家瞭解嗎?工程師會說,打開我的電腦看一下就知道。行銷人員會說,要從客戶的角度思考。但這些說了都等於沒說,電腦裡面那些五顏六色的字、線條誰看得懂?要從客戶的角度思考我也知道,問題是客戶的角度具體來說究竟是什麼?不管怎樣,「行話」總是很難在第一時間瞭解,更何況現在專業分工越來越明顯,所以仍有必要把東西直接展現出來。寫軟體的還是得要有個簡單測試版,做機構的也需要有個簡易樣品,業務最好能有個實際例子或者客戶的樣品資料,這樣會更明確。有許多跨領域的溝通讓人很挫折,例如我們可能跟公司的法務人員無法溝通,因為名詞的定義有落差,也有可能溝通過程遭遇到對方跳針與鬼打牆式的回答,這種事情面對面可能都不一定能解決,最好都是要動手,實際「做一份」來看才行。

大家都不喜歡自己白做工,尤其是白做好幾份工只是讓別人拿去給老闆邀功。例如業務可能來跟我們說,可不可以做三個不同顏色的樣品讓客戶挑?我們可能會回答:我們先做一個顏色的樣品,另外兩種顏色我給你色卡就好,讓客戶看看,以此類推就知道了。這樣子的互動很常見,我們有可能會認為是業務菜,所以被客戶需索無度,業務也可能認為工程師不肯好好support。業務不希望這一趟去客戶那邊沒有拿到訂單回來,所以想盡量滿足客戶的需求,可是工程師也不想自己白做工,要是業務能直接只出一種顏色樣品就好,幹嘛大費周章來選?如果雙方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想,事情不會有好的結果。

關於成功人士的行為分析,有一個「機遇雷達」的理論,大致的意思是,在事業上成功的人,都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原則,他們可以主動判斷對方是否值得我們白做工?例如客戶是一個大公司,我們一旦爭取到就可以賺大錢,那麼便值得我們多做一些工,先把訂單與合約搶到再說,這就是隨時張開機遇雷達的成功典範。可是如果我們沒有對方「非要不可」的競爭力,又拿不出服務的態度,機會不會永遠站在我們這邊的。成功人士可能某些地方很吝嗇,但是他們的機遇雷達很敏銳,如果認為值得投資,就不會去計較短期間誰白做工比較多。長期來說,只要關係建立而且關係夠好,一般都可以獲得更高的投資報酬率。

讓員工重覆做白工是很容易引發人心不滿的。我個人的經驗是,要想說服同仁多做一些白工,換句話說要「多一點服務精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職場待久了,每個人都學會不能「開先例」,只要答應了一次,對方就有可能要求第二、第三次……導致「沒完沒了」的後果,這個算盤怎樣打都不划算,自然沒有人願意。而且「nothing free」的觀念深植人心,很少有人想說多做這些可以增加成功的機率,就算有想到,但是機率那麼低,如果沒有因此交到好運,誰會相信?

李嘉誠曾說:「所謂的成功人士,無非是比別人多付出,多經歷了磨難罷了。」拿破崙也說:「一生成功的秘訣是肯於多付出」。這種觀念從許多有成就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而且這種「多做的白工」並不是真的浪費掉,只是一開始累積的速度不是很快,但隨著時間的增加會越來越快。所以就算不想大道理,也該單純從投資的角度看,我們的隨手之勞,也可以有意想不到的回收。再來想想大道理,我們不做的事情也有對手會做,更何況最好的溝通還真的就是有實際產出的溝通。據說賈伯斯在打造iPhone時,單單設計用的樣品就做了一百多次,我們可以說,他怎麼這麼笨,直接在電腦看設計草圖不就好了?可是產品本身並不是只有外觀,還有質感與手感,這些細微的呈現才是關鍵,為了這些細節多做了那麼多白工,你說值不值得?

每個人都喜歡跟有服務心的同事工作,僅管我們服務的熱心並不一定每次都帶來回報,可是我們知道,缺乏服務心,團隊更難發揮力量。品質也是從多做一點來提升的,這一次多做了一點,做久了成為習慣,也就越來越專業。太珍惜自己的付出,捨不得多做一點,即使短時間內看起來是少費了些心力,但其代價可能會讓自己停止成長,也失去成功的機會。至於說我們的付出可能被別人拿去邀功,那也沒辦法,就把這些多做的當練功,相信老闆一定看得到的。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