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玄在臺大畢業典禮致詞時表示,臺大學生就如同校園裡的椰子樹,只顧著自己往上生長,卻連一點樹蔭都不給,他勉勵臺大人應該要勇於冒險創新,為更多人創造福祉。劉兆玄此說一出,因為事關臺大,自然又引起各方廣泛的討論。

只不過,問題被提出來的方式,經常主導了人們思考的方向。劉兆玄的勉勵之語,引導大家開始探討,臺大畢業生是不是真的比較自私?臺大校長李嗣涔就說,臺大學生過去是椰子樹沒有錯,但現在椰子樹旁也多了榕柏,臺大學生已學會合作,除了自己好,也會關懷社會與人群。

我並不清楚臺大人比以前自私或不自私,我知道的是,如果有一棵椰子樹的葉子特別稀疏,那我們應該診斷一下這棵椰子樹生了什麼病,出了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椰子樹都是長這個樣子,而且是長在這個地方,那我們真正該問的問題是,為何椰子樹長這個樣子、長在這裡?

如果用力回想,最近幾年內你記得的跟臺大有關的新聞會是什麼?我相信,有很高的比例的人,記得的都是臺大在世界大學排名的升降起伏。而臺大也經常為他們在世界排名的躍升挺進沾沾自喜,宣稱我們國家為了打造頂尖大學所花的五年五百億,花得物有所值。除此之外,我們很少看到臺大校方宣稱他們做了什麼關懷社會與人群之事。

我們的最高學府,如果自己都將「競爭」視為辦學的最高指導原則,又如何能指望他們培養出強調合作、關心他人的學生?人是制度與組織的產物,長在哪裡,很難不受到他所處的環境影響。臺大盛產椰子樹,或許也只是養分對了,長得適得其所而已。

不光是臺大,很多的組織其實也有同樣的問題。許多主管會抱怨員工各行其是,不願意跨越自己的本位主義,去做對整個組織或是他人有利之事。但是在發出這種抱怨之前,我們或許應該先回頭檢視,自己公司的獎酬制度與企業文化,是否鼓勵合作與團隊精神,還是骨子裡也是一味強調競爭與個人表現的重要性?所有的老闆或主管當然都會希望自己的員工對外有競爭意識,對內有團隊合作精神,但是這事不會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組織中的個人行為,主要受到有樣學樣的「身教」,以及資源分配的導引作用影響,嘴巴說說的「同事間應該好好合作」、「做人不要太自私」的言教或是道德勸服,多半只能發揮發發牢騷、或是安撫遭到無情對待的員工的功效而已。

對敵手要競爭,對自己人要合作、伸出援手,個別來看,這道理其實我們都懂的,但是從來沒有人試著告訴我們,這兩者之間的疆界何在。面對臺灣科技產業在全球競爭的節節敗退,宏碁電腦的創辦人施振榮提出「臺灣是全球的朋友,韓國是全球的敵人」作為解方,這樣的看法不無幾分道理。但是就像臺大人如果自覺站在臺灣的頂端,自然也就不需要朋友,臺灣的科技產業也曾以競爭、殺遍全世界而自豪,等到發現局勢對自己不利時才急急忙忙要找朋友,來得及嗎?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