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我開的一門課,有一位舞蹈研究所的學生擔任這門課的課程助理。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我請教了這位同學許多我過去關於現代舞的疑問。

疑問之一,是編舞者如何將他的創作理念傳達給在舞臺上演出的舞者?電影導演可以畫分鏡表,作曲家可以運用五線譜跟演出者溝通,那麼舞蹈呢?畢竟,舞蹈是那樣抽象,那樣難以言傳的表演藝術。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我們的教學助理說,在多數情況下,舞蹈的排練並沒有譜或是腳本這一類的溝通工具存在。編舞者通常是跟舞者簡單說明舞作的創作理念與想法、示範一兩個基本動作的原型,然後就在排練的過程中,透過編舞者與跳舞者間的互動,將舞作一步步發展起來。換句話說,在舞作完成以前,舞者未必能一窺作品的全貌,編舞者的原初構想,很有可能因為有了演出者的參與與互動,與一開始的設想有很大的不同。

我初聞此事,覺得十分驚訝,這樣的溝通過程,創作者的理念豈不是無法「完全」傳達與實踐?許多工作者必然也有此經驗,如果老闆或是上司對工作交代不清,我們要如何工作呢?舞蹈圈獨特的工作方法,勾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想找個時間好好來研究一下舞蹈圈是如何做「知識管理」的工作。知識管理的常識不是告訴我們,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將內隱知識文件化,知識傳輸的漏失數量越少,就是越好的知識管理系統?我想要知道,舞蹈圈究竟有何獨特的知識管理之道,可以讓他們順利地完成工作。

但是幾天之後,我突然想通了一個道理。現代舞的創作方式給我們的啟示,或許不在於為知識管理的模式增補了一個屬性特殊的個案,相反地,它為我們點明的,反而是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知識管理概念的盲點──知識的傳遞越完整,就必然是對組織的學習與運作最好的結果。

在這樣的思維之下,我們可能會忽略了高度系統化、文件化的知識架構,實則對於知識的傳遞者與接收者同樣也是認知的框架與局限。在建構可以說得清楚、講得明白的知識的過程中,實則我們可能已經先排除了那些說不清楚、講不明白,但是卻是整個知識資產中最珍貴的部分。更重要的是,高度系統化、框架化的知識傳播模式減損了知識接收者「創造性轉化」的空間。人的腦袋終究不是硬碟,我們將資料從A硬碟傳到B硬碟,資料沒有錯失這工作便算完成。但是每個人的腦袋都是不同的,需要呼吸與再思考的空間,而且會將我們得到的訊息與知識進行有創意的轉化,這是人之所以為人最珍貴也最有價值的地方,但是過去我們在思考知識管理問題的時候,反而將這最重要的特性有意識地排除在外。

我們的舞者助教說,現代舞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因為有了自由詮釋的空間,編舞者反而能從舞者的「誤會」與演練的「意外」中,得到全新的靈感,創作出超越自己原本想像範圍之外的作品。

知識管理了,創新卻不見了,一得一失之間,未必是組織之福。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