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上周提的本勞外勞薪資脫?問題一樣,大學學費問題幾乎也是一年發作一次的疹子。

反對大學學費調漲的,多半是認為經濟景氣欠佳,弱勢家庭學生負擔已經過重,況且教育應該是國家公共服務/福利的一環,不應由市場機制決定;支持者則主張,大學教育並非義務教育,而是個人對於未來的投資,不應該由納稅人的錢來買單。

大學學費該不該漲不容易有單一的解答,但是將問題的焦點放在「漲價」與否,在我看來,是從一開始就問錯了問題,甚至是讓真正的問題被掩蓋了,漲與不漲,對學生都未必真正有利。

目前臺灣的大學學費,基本上是國立大學一個學費,私立大學一個學費,國立大學之間價格相差無幾,私立學校之間也接近是統一定價。如果因為學費長期以來即是如此,就認為此事並無可怪之處,我們不妨先看看其他的產品或服務如果是單一價格適用於所有不同廠商的產品,會是什麼樣的一幅光景。

一個產業的不同業者的產品價格會趨近一致,通常是因為這個產業的產品很難創造差異性。比方說汽油,只要業者沒有偷工減料,我們並不期待在台塑或中油加的油有什麼很大的不同。

但是如果我們把產品可能/可以差異很大的產品,規定都是單一價格,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呢?是不是真的對消費者比較有利呢?我們不難想見,如果一個產業的同一類產品均為統一價格,直接的影響是原來品質高於產業平均水準的廠商無意再提供產品,或是會降低產品品質藉以節省成本;品質在平均水準之下的呢,如果這行業的需求仍大於供給,那這統一價格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為劣質產品提供了高價保障。

我們的學生首先需要的,是價值符合其價格的大學教育,但是我們目前的大學學費制度做不到這一點,媒體的焦點都只在漲價與否打轉。這價格由誰來支付並非不重要,但是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有些私立大學(特別是老牌的私立大學)事實上頗有盈餘,但是他們未必會把收到的學費都用在學生身上,因為他們知道,至少現階段他們還不需要這樣做,他們的學校對大學新鮮人的吸引力仍大於後段班的新設大學。對於那些晚近一、二十年才設立的大學來說,當年之所以那麼多人一窩風要籌辦新大學,部分原因就是「誤以為」他們可以像老牌大學一樣經營學校。但是物換星移,大學早已不是個供不應求的產業,不管是不是單一價格,都有很多大學招不到學生。

這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只管制價格,卻不管這樣的價格買的是什麼樣的教育內容,這樣的管制方式實質上也只是滿足了受教者的心理需求而已。我們不妨試想:一所每學期跟學生收十萬塊、但是卻在每位學生花上十二萬元的大學,跟每學期只跟學生收五萬塊,卻將本求利只花四萬在學生身上的大學,那個更值得鼓勵呢?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