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擴大,被很多人認為是當前社會最嚴峻的議題。行政院長陳?在就任時,也提出富民經濟作為施政主軸。

人人都有錢,似乎是我們能想像得到的,這個世界最理想的狀態。但是如果我們把目光從貨幣數字移開,看看真實世界中,光是世界部分人富了起來的效應,我們就無法對於「均富」的世界太過樂觀。

國強民富的美國,過去一向是這個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最惡名昭彰的國家。3億的人口不及世界總人口數的5%,排放量卻接近全球的兩成。除了高度工業化的因素以外,美國牛多汽車也多,牛隻總畜養數在一千萬頭以上,汽車總數超過2億4千萬量,而肉品與汽車都是最起碼的富裕不可或缺的象徵。

這世界在改變中。根據研究機構荷蘭資源評估局(WRI)的統計,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在2006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排放量最大的國家,而中國加上美國的碳排放量,則已達世界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46%。

中國主要都會地區的塞車問題早已讓生活其間的人不堪其苦,但是中國汽車總數實際上只在7,000萬輛之譜,剛剛越過其13億人口數的5%門檻而已。按照《經濟學人》雜誌的預測,未來20年全球汽車將有44%是由中國人所購買,而中國如果汽車的普及率達到與美國接近的8成,屆時中國將會有超過十億輛的汽車,數量是目前的十倍以上。

中國雖然是目前世界碳排放量總額最高的國家,但是其人均排放量目前僅及美國的四分之一,我們不難想像,如果中國與美國的生活水平拉近,中國的碳排放量,以及衍生而來的空氣污染與溫室效應,將會到達極其嚴峻的地步。

如果空氣問題太過抽象,我們就來看一下漁業問題。今年稍早,有一則新聞或許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卻是這個世界已然翻轉了很重要的指標。過去魚類中最便宜的白帶魚,在盛產地宜蘭出現了黑道強買魚貨轉銷大陸的事件。過去我們熟知的故事通常是,臺灣的漁民出海並不自己捕魚,而是跟大陸漁民買魚貨返港轉賣。魚的流向逆轉了,因為中國經濟崛起,有錢人變多了,願意付高價有魚吃的人也增加了。現在中國白帶魚的價格是臺灣的兩倍,黑道有利可圖才會出現強買魚貨的情況。

一個簡單而殘酷的事實是:地球的環境與資源,無力滿足與承載70億要富起來的物資消耗與環境破壞。中國人口不過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邁向富裕顛峰之路連半山腰都不到,天空就已烏雲罩頂,海底就快無魚可吃,我們要如何讓所有的人類享受到富起來的好處呢?

近來臺灣人聞瘦肉精而色變。但是為何農人要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除了提高瘦肉比例以外,瘦肉精能減少飼料用量、加快肉品上市時間也是重要因素。全世界的人如果都想富起來,都希望有肉可以吃,那麼未來透過各種人工手段來提高食品產能的情況也就只會增加不可能減少。

已經有車開、有魚可吃的人沒有立場要同樣也富裕起來的人,放棄複製跟自己一樣的生活模式。因此,除非我們這個世界有了一場心靈革命,對於富裕的定義有全然不同以往的想像與認知,否則均富的世界有可能是以悲劇收場的。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