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朋友,離開了他工作了有一陣子的公司。問其原因,說是因為公司求售延宕多時,導致公司內人心惶惶,他就選擇先離開了這家公司。

這麼稀鬆平常的離職故事,卻很吸引我的注意。如果離職都是可以接受的選項,公司未來的不確定性,又能對我們造成什麼更大的傷害呢?企業易主,最糟的狀況也不過就是大量資遣員工,員工至少還有資遣費可拿,自願離職則是兩手空空離開公司,什麼都沒有。因為擔心企業前途未卜,在自己沒有更好的出路以前,就選擇自己離開這家公司,對我來說實在是個奇怪的選擇。

這種狀況並非特例。學生找到工作有時會來問我,該不該去這家公司上班?我則會反問,讓你考慮或猶豫不去的因素是什麼?我經常聽到的答案是,擔心這家公司會不會倒……。我對這種問題的想法,有時反而讓我的學生們感到驚異:如果是我,公司如果發不出薪水,我可能會有點擔心,但是以後會不會倒,倒是不在我的考慮之列──如果你是大學剛畢業沒多久的菜鳥,你在這家公司待到退休的機率有多高呢?如果答案是「奇低無比」,將一家公司未來會不會倒列入工作的考慮,其實質意義何在?

上述兩種狀況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我們通常有一種心理機制──當我們面臨人生重大抉擇的時候,會希望把各種利弊得失、前因後果都好好考慮衡量一番,似乎唯有這樣,才算是小心謹慎看待自己的人生。

但是在我看來,這經常也是我們思考問題的盲點。我們所認為的小心謹慎、全方位考量,經常是將社會上相沿承襲的陳腔濫調,一股腦的全加諸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從自己真實的處境出發,考慮真正具有影響力的關鍵變數。比方說,對一個職場新鮮人來說,你在一家公司學得的專業技能,能否為你未來的職場生涯有加分的效果,一定要比這家公司會不會倒要來得重要許多。但是如果我們若問,一家能提供良好成長環境,但是營運狀況風雨飄搖的公司,跟一家工作內容沒有成長性,但是營運狀況良好的公司比起來,你會選擇哪一個?恐怕選擇後者的還是多於前者。

一家公司營運狀況良好,但是你兩年後就離開它,跟一家公司搖搖欲墜,兩年後你不得不離開它,這兩者並無太大差別,但是多數人都無法看清這一點,為什麼?因為我們都被「傳統智慧」所制約了,覺得選擇工作就是要將營運穩定納入考量。

我們如果要做出正確的決策,摒除干擾因子跟找出關鍵影響因子,是等同重要的兩件事,但是後者經常被過度強調,前者則是經常被忽略了。少去考慮那些無關宏旨、或是根本不存在的影響因子,我們的人生會過得比較快活,對於人生與前途也會有更精準的判斷,雖然這絕對不是一項簡單的修練。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