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聖經中,<以斯帖記>描述猶大族少女以斯帖,當上了波斯帝國亞哈隨魯王的王后。撫養她長大的堂哥末底改,得知宰相哈曼打算借王之手誅滅猶大族,遂要她向王求情,拯救族人性命。

本來,以斯帖不敢妄動,因國法規定:凡未蒙召、擅入內院見王的,無論男女必被治死,唯一的活路,是王向那人伸出金杖。已月餘沒被寵幸的以斯帖,實在沒把握能得到王的寬赦。

末底改向以斯帖曉以大義:「你以為身處王宮,就能自外於民族的禍患?你得到王后的位分,不正是為了現今的機會?」

終於,以斯帖轉變態度,決定放手一搏:「請族人為我禁食三天三夜,我去見王。如果王要殺我,我就死吧。」

結果,王欣然接見以斯帖,因為她,猶大全族得以存活,並殲滅了迫害他們的敵人。

倘若以斯帖不願改變想法,堅持明哲保身,整個民族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一念之差,可以帶來莫大改變。IT的世界,當然也不例外。

傳統的IT單位,多半以兩種形式存在:於公司內部設立專責部門,或將部分業務外包給獨立經營的IT服務廠商,依專案計價。

隸屬於組織旗下的IT團隊,必須迎合公司經營需求,即時提供公司要的功能。少了他們,許多環節便很難運作。基本上,IT部門應被視為提供「服務」的單位;偏偏在老闆眼裡,IT部門往往只是「成本中心」(cost center)──工程師成天宅在辦公室,如工蜂般默默付出,貢獻不可謂不小,無奈老闆論功行賞那一天,他們經常都遭人忽略。

不可否認,企業自行開發IT系統,花費的確不小,某位EMBA學生自己創業,手頭資金有六、七成都耗費在IT,燒了大把銀票,成果仍不如預期。
比起自行開發,將IT需求以專案方式外包給IT服務廠商,顯然乾脆得多,至少不必「豢養」一批專職研發人員,哪天系統開發告一段落,又不知該如何安置他們。無奈現今的市場,對待IT服務廠商的態度亦不友善──辛苦設計了雛形去報價,也不見得能拿到案子;即使搶到客戶,製作期間又被要求這要求那,一下子風格不對要改、一下子功能不夠要追加,好不容易完成交件,還可能碰到遲遲不付尾款的「傲客」!到頭來客戶對成品不滿意,IT服務廠商也被整得七葷八素,陷入「雙輸」的窘境。

上述種種問題,已在IT產業行之有年。近幾年,順應「雲端」概念風行,人們越來越習慣在開放環境下將IT業務委外,一種名為「全面委外」(total outsourcing)的新一代IT維運模式,也隨之出現。

所謂「全面委外」,說穿了不外是觀念的改變,擺脫「IT非自行開發不可」的迷思,同時擴大外包格局,從「專案」邁入「全案」,將IT需求從起初的發想、製作到後期維運,全數交給某間IT服務廠商,以策略合作而非今天交完差明天就掰掰的形式,長期而穩定地建立互利共生關係。

「全面委外」的機制,有兩大核心關鍵。首先,企業與承包廠商之間,必須有相當程度的互信,方能自純粹的買賣交易,昇華至策略、營運面的互補;待雙方培養出默契和共識,便可就自身的資源和優、劣勢,進行專責分工。對企業主來說,可以放心地把IT相關業務託付給專業團隊,無須從頭訓練人員及支付高額的邊際成本(如全職IT人員的勞健保),大幅提高經濟效益。對IT服務廠商來說,也可擁有穩定客源,在物質條件更安定的狀態下,精進本身技能,以提供客戶最高品質的服務。合作的過程中,彼此也將有更深層的策略交流,共同締造雙贏。

微妙的心態轉變,可以帶來無限契機。在雲端概念越來越夯的今天,「全面委外」是值得深思的議題。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