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不少醫院紛紛展開了IT現代化工程,尤其3年IT抗疫的成功經驗,更讓醫院意識到加速轉型的必要性,在2022年,電子病歷開放上雲之後,更帶動醫院開始擁抱雲原生架構,也有醫院開始採用微服務架構,要重新改造HIS系統的資訊架構。但是,在去年,不少醫院資訊主管卻重新聚焦IT的下水道工程,資料結構化,尤其是病歷資料的結構化。

為了發展智慧醫療的願景,醫療曾是臺灣最積極擁抱AI的產業,早在2019年,我們就報導過5大類醫療影像辨識的AI應用場景,例如北醫附醫打造了乳癌超音波AI輔助分類系統,AI能在人眼難以判斷的初期階段,就偵測出腫瘤。或像是臺北榮總與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也打造出能在30秒內,就揪出腦轉移瘤的AI系統DeepMets。

林口長庚醫院則是與醫療AI新創雲象科技,共同打造一套鼻咽癌AI偵測系統,由醫院提供數位病理切片資料,雲象負責進行模型訓練,經過2年優化,在2019年就達到了97%的超高準確率。從我們當年CIO大調查可以看到,醫療業也掀起了一波醫療AI系統和設備的建置潮,不少醫院都大幅加碼投資AI。但是,這股醫療AI熱潮,不到3年就冷了下來,醫療AI預算不增反減,倒是醫院對大數據的投資持續穩定增加。

醫院仍舊是對AI抱持高度的期待,但是放緩了採用的腳步。一方面,不少醫院發現提高AI模型品質的難度比想像中更高,需要搜集更多也更多樣化(尤其是罕見疾病的訓練資料取得不易)的訓練資料,但是醫療資料屬於特種個資,跨醫院難以直接共享,並且得找來不少忙碌的資深醫生,投入大把時間來參與標記,另一方面,訓練好的醫療AI模型也遇到了推廣上的挑戰,法規對於醫療器材有一套嚴格的把關機制,醫療AI應用模型和系統不見得能快速變成可以對外銷售的商品,一家醫院的AI模型,也無法直接套用到另一家醫院,得經過微調才行。這兩大挑戰讓醫院的AI採用態度轉為審慎以對。

雖然生成式AI的問世,讓各界再度燃起新一波的AI熱潮,但生成式AI的幻覺效應,讓醫院對於這股AI熱潮,仍舊持保留的態度,尤其與救命相關的醫療應用,無法承受任何一次的資訊錯誤。目前醫院只敢嘗試將生成式AI運用於不涉及治療的作業流程面輔助上,一方面想辦法提高正確性,另一方面也尋找更多可用的醫院場景。

醫療AI難以發揮,不代表智慧醫療的發展就因此停下腳步,不少醫院在這一波醫療資料的梳理過程中,更加察覺到龐大文字病歷的價值,許多極有意義的醫療情報,不一定得靠AI才能用,光是從這些病歷資料中,擷取出特定欄位的資訊,就可以用來整合到各種醫療系統,解決不少臨床上的痛點,這就是為何不少醫院紛紛選擇回頭展開病歷結構化工程的緣故。

病歷結構化不是新觀念,早在2009年,臺灣推動電子病歷,數十年前的紙本病歷時代也有結構化的概念。但是,過去的病歷結構化,不見得能夠遇見到未來的醫療訊息應用需求,也就無法提前考慮到未來的各種醫療欄位需求。每當有新的醫療應用需求,醫院就需要再重新梳理一次手上的龐大醫療資料,展開新一波的病歷資料結構化,這是醫院IT得持續不斷面對的課題。

像臺大醫院近幾年就開發不少結構化病歷應用,光是建立醫囑結構化表單,在特定欄位記錄病人用藥情況,再串接到開藥系統,就能提醒醫師在開藥時留意病人的過敏藥品,來提升用藥安全。病安是臺大醫院積極推動病歷結構化的主要原因,其他還有像輸血過敏內容的檢核、抗凝血藥劑藥物檢核提醒、孕婦禁忌用藥提醒、重複用藥與藥物交互作用等檢核提醒,這些都是因為病歷結構化後才能實現的應用,甚至,臺大醫院還要將紙本繪製的眼睛測光數據結構化,方便後續的醫學研究。

不只臺大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更是打造了一個自助式的表單自製編輯工具,讓醫院各科室可以自行設計結構化表單,來滿足各科室各自臨床上形形色色的需求,來加速病歷結構化的規模化和多樣化發展。

資料結構化是資料應用的基礎工程,也可以說是IT的下水道工程,幾年前最積極擁抱AI的醫院,大膽嘗試新興AI技術後,陸續回頭聚焦IT的基礎功。

醫療業這個經驗,值得其他產業CIO們好好思考,創新不見得非得用AI才行,重新聚焦資料基礎工程,說不定也能找出另一種創新應用的可能,就像這些回頭聚焦病歷結構化應用的醫院一樣。

 相關報導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