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許多現代語言來說,都具備了例外處理機制,以便處理程式中的各種錯誤,對許多開發者來說,多半也習慣了與例外相處(無論愛或不愛),然而對於一門在2009年發佈的Go語言來說,卻看似神奇地走回了檢查函式傳回值是否有error的老路,熟悉例外處理的開發者,因此將目光望向panic與recover,試著將之與try-catch作個對比,來換取熟悉感……

走回古老的模式

就先來談談C語言吧!畢竟許多開發者的想法中,認為Go是基於C語言的元素加上若干改進而來。在C語言中沒有例外處理機制,開發者必須在一開始,就主動檢查函式的傳回值是否正確(或者藉由全域變數的設置與檢測),決定要採取哪些適當的動作,然而,檢查傳回值的程式碼有些冗贅,而函式在傳回值上,若要能同時兼具執行結果與回報錯誤的效果,實作時並不容易。

因而C語言之後,包括了C++、Java的許多語言,都內建了例外處理機制,可以將處理例外的程式碼集中至某處,這麼一來,負責函式主要功能的程式實作就可以更緊湊,看起來更容易閱讀,在許多介紹例外處理機制的場合,C語言也經常被拿來作為支持例外處理機制是好東西的對照語言。不過,相對於C++、Java來說,年輕許多的Go語言,若函式執行時有可能發生錯誤,該函式的簽署上通常會傳回兩個值,第一個是執行成功的傳回值,第二個則是執行失敗時的錯誤值,通常是個error實例。

舉個例子來說,在Go語言使用os.Open函式開啟檔案時,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模式:

f, err := os.Open("filename.ext")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
}
//使用 *File F 做其他事

開啟檔案之後,後續可能會使用File的Read函式讀取檔案,這函式也是傳回兩個值,照例地,開發者得使用if檢測第二個值是否為nil,可想而知地,程式中可能會面臨一次又一次的error檢測程式碼,若這類呼叫形成了巢狀層次,而開發者想將error誤往外傳播,程式撰寫上也是相當的麻煩。

例外的替代品panic?

許多學習或使用Go的開發者都在問,為什麼這麼新的一門語言不提供例外呢?在Go語言官方的FAQ,有個〈Why does Go not have exceptions?〉做了解釋,裡面一開始就談到了try-catch-finally,會讓程式碼變得錯綜複雜,而且也常令開發者,將許多應當能處理的「錯誤」,視之為「例外」。FAQ中也談到,對於確實是例外的情況,Go也提供了一對函式,能達到通知與復原的目的,這一對函式就是panic與recover。

在函式中若執行panic,那麼函式的流程就會中斷,如果A函式呼叫了B函式,而B函式中呼叫了panic,那麼B函式會從呼叫了panic的地方中斷,而A函式也會從呼叫了B函式的地方中斷,若有更深層的呼叫鏈,panic的效應也會一路往回傳播,若開發者有例外處理的經驗,馬上就會意識到,這相當於被拋出的例外都沒有處理的情況。

如果發生了panic,而開發者必須做一些處理,可以使用recover(必須在被defer的函式中才有效果),panic會被捕捉並作為recover的傳回值,那麼panic就不會一路往回傳播,因此,雖然Go語言中沒有例外處理機制,也可使用panic與recover(以及defer)來進行類似的處理。實際上,確實也有些程式庫,使用函式模擬了try-catch-finally的語法。

不過,在Go的慣例中,鼓勵使用error明確地進行錯誤檢查,然而,對於巢狀且深層的呼叫時,使用panic會比較便於傳播。就Go的慣例來說,這樣的便利性建議以套件為界限,於套件之中,必要時可以使用panic,而套件公開的函式,建議以error來回報錯誤。若套件公開的函式中可能會收到panic,建議使用recover捕捉,並轉換為error進行回報。

也不是那麼古老

其實沒有例外處理機制,也並非那麼古老。Apple在WWDC2014首次發布的Swift中,也沒有例外處理機制,雖然2015年發布的Swift 2有了do-catch之類的語法,也建議將之用在於程式設計上,或非預期的執行時期錯誤(programming or unexpected runtime errors)

檢測錯誤值以做出對應處理,在其他語言並非少見。像是我在先前專欄〈函數式風格錯誤處理〉,談到Scala的Option、Either與Try,也是透過模式比對(Pattern match),在發現錯誤時進行對應處理,事實上,Option的概念某些程度上,也就是檢測null的概念,像Java這類古老語言,也導入Optional,檢測錯誤值並非是那麼古老而不適用的手法。

實際上,也有例外處理不適用的情況,例如非同步處理的場合。在我先前專欄〈非同步操作的多種模式〉談過,因為非同步呼叫之後會立刻執行後續程式碼,當非同步操作拋出錯誤時,通常早就離開了try-catch區塊,因此非同步程式庫的設計,往往是透過對回呼函式傳入一個err參數,而開發者藉由檢測err,來確定執行成功或失敗,並採取對應的動作。

回頭看看Go語言,雖然是以傳回error的方式來回報錯誤,不過,因為Go語言的函式可以傳回兩個以上的值,因而執行成功的值與錯誤值是分開的,若函式傳回兩個值,開發者也必須明確地指定給兩個變數(若真的不需要,也要使用_作為佔位),否則會發生編譯錯誤,這感覺就像是Java的Checked Exception,若這麼類比的話,panic就有點像是Java的Unchecked Exception了。

實際上,許多開發團隊或開發者不喜歡使用例外,Apple是一個例子,Google當然也是,《約耳趣談軟體》的作者也曾在〈Exceptions〉中談過:「不認為例外處理比"goto"好」,比較可取的方式是:「函式出問題時回報錯誤,那怕它會有些冗贅」,甚至認為C/C++/Java這類語言,單純只是因為函式不能以簡潔的方式傳回多個值,才會使得例外處理機制變得吸引人。

認真思考「錯誤」與「例外」

約耳的論點很有趣,也似乎解釋了Go語言可以傳回多個值,因而更鼓勵傳回error,而不是使用panic。在Haskell中,可以傳回多個值,也鼓勵以比對的方式來檢測錯誤,不過,就算是Haskell,也有需要使用error或ioError引發例外的時侯呢!畢竟,就是有些情況確實是無法處理,若是在Java的世界中,這類情況建議使用RuntimeException來表現,而目前認為最好的實踐方式就是不要處理,讓程式崩潰,因為這通常是個必須修正的Bug,而不是可以恢復的情況。

顯然地,重點在於開發者有沒有認真思考過,哪些是可以處理的「錯誤」,而哪些又是確實無法處理的「例外」,就像我先前專欄〈Shit Happens!該抓還是該丟?〉中談過的,開發者是否瞭解錯誤種類與處理錯誤的前後文資訊,確實地,有的開發者只是不想處理錯誤,就乾脆統統列為例外,而有的開發者只是想粉飾太平,將實際上無法處理的例外,全部當成錯誤捕捉然後吞掉,這反而造成程式後續除錯時的困難重重。

在Go語言中,現在有兩種選擇了,開發者是要選擇error或panic呢?或者去使用那些實作出try-catch外觀的程式庫,繼續用著熟悉的例外處理典範呢?實際上,現在許多語言在錯誤處理機制上,也是混雜著多種典範,無論那是透過語法或者程式庫的支援。選擇是多了起來,然而,如果不認真地思考「錯誤」與「例外」的差異,最終還是會有開發者只選擇熟悉或單純只是方便的方式,讓錯誤與例外繼續糾纏不清!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