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至今日,任誰都不能否認,OpenStack的確是發燒課題;然而該議題之所以走紅,絕非一夕成形,而是經由過去4年逐步累積動能所致,故而導致現今各大研究及學術單位、電腦軟體業者、電訊網路業者,甚或諸如eBay、迪士尼、Walmart等企業用戶,紛紛運用OpenStack建構商轉環境。

面對此盛況,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資料中心系統軟體組代組長張裕杰解讀,其主要驅動因素,實與開放的API介面架構有關,只因有了這層助力,不僅可確保原有功能得以完整運作,也讓各家廠商可遵循標準介面,設計自己的插件,繼而導入並擴充廠商特有的設備;因此儘管OpenStack為開源軟體型態,但各大廠仍可藉此建立不同商業模式,從而在雲端產業搶佔一席之地,乃至於許多網路及儲存設備業者,都對OpenStack趨之若鶩,先後加入推動行列。

張裕杰也認為,OpenStack基金會採取程式貢獻的民主模式,亦是促使OpenStack蓬勃興盛的另一主因;他進一步指出,凡貢獻度愈高的個人或公司,便擁有愈大影響力,而各大企業為了獲取更大影響力,便競相投入大量研發人力,藉以改良OpenStack,連帶導致OpenStack迅速增長。

下一版CloudOS 以OpenStack為核心

回顧早期,OpenStack在正式商轉所需的高可用性等相關功能,尚未臻至成熟,存在著程式複雜性高且不易安裝等缺憾,爾後隨著諸如HP、IBM、Redhat、SUSE及Ubuntu等各大軟體業者相繼發展各自特有的OpenStack散佈版本,針對安裝、管理介面、軟硬體即時監控等等面向放入獨門絕活,才使企業導入門檻大幅降低;但使用特定廠牌版本的壞處是,廠商選擇支持的組合,未必符合企業實際需求,況且OpenStack每半年就釋出一個新版本,往往讓各廠商更新速度追趕不上,連帶使其散佈版本有著半年到一年以上的落差,倘若企業鍾情於某些新功能或軟體修正,便需要嘗試投入人力來瞭解如何安裝或升級新版本。

多年前,工研院雲端運算中心即自行研發國產CloudOS,並與廣達、英業達、台達電合作發展貨櫃型雲端機櫃,此後也技轉予震旦行推出震旦雲服務,協助英業達建構其雲端機房,同時也在2015年育成了雙子星、鐵雲等兩家雲端新創企業。

張裕杰透露,展望CloudOS下一版本(2.1),便將以OpenStack為核心,搭配Neutron、Cinder等插件,並運用工研院研發的HA架構所孕育而成,待至10月份,這套結合CloudOS與OpenStack的工研院版本,便將於日本OpenStack高峰會亮相展示,值得期待。

 

掌握未來10年IT架構趨勢,這次不用出國!
8/11 OpenStack Day Taiwan 2015
http://openstack.ithome.com.tw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