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綜合性新聞網路媒體,明日報自2月15日宣佈創刊以來,人力規模一直都在200人以上,而近來,市場上有關明日報不堪人事成本負荷,頻頻裁員減薪的傳聞不斷,究竟這半年多來,明日報的經營狀況如何?

1999年明日報籌備成立時,即規劃在今年進行兩波資金募集,第一次是2月15日創刊時,第二次募資則預計在秋天舉行。而經營媒體本來就要耗費很多社會資源,但相較平面媒體,我們的花費已便宜很多,1年的成本大約新台幣2億元。

目前明日報的廣告收入每月有400萬元,1年就可有5、6千萬元的收入,沒有一家網路公司第一年就能創造6000萬元的營收,也是因為明日報規模大才能有此成績。

明日報登記資本額為1億4千萬元,今年2月集資時,拿到1億7千萬元,創刊之初人力規模即達250人,目前則增加到300人,其中60%至70%集中在採訪的人力。對於負擔最大的人事成本,我們每月都維持1500萬元的開銷,每月的經營成本都控制在2000萬元,這些費用外界其實都可以計算得出來,迄今,明日報再增資,本來就在當初的計畫中。

而面對下一次增資,我們也於日前舉辦法人說明會,就新聞表現、外界對明日報的重視程度進行說明,其實很多表現都比預期的好,我們並沒有做錯。做為第一家華文綜合性網路原生報,明日報創刊時所訂下的目標,如今達成的狀況如何?

創刊時,明日報訂下第一年廣告營收9000萬元、每日Page views 500萬頁及會員100萬的目標。如今,廣告營收每月400萬元,Page views 170萬至180萬頁,Newsletter的訂閱份數約11萬至12萬份。您個人從事新聞工作20多年,從平面媒體轉戰網路,兩者的經營最大的差異在哪?

這個問題可從兩方面來看,一部份是網路對媒體的影響,另外一部份則是明日報本身的設計所產生的改變。

首先來談網路對媒體工作者造成的影響,過去,記者只要把新聞寫好即可,但在網路媒體,記者必需懂基本的技術,要知道如何上網、透過Internet把稿子傳回來,這對很多原本從平面媒體來的記者影響很大,因為很多採訪機關是沒有有傳輸線的,記者得自己想辦法。當初,我們也怕記者會不適應,不過也由於明日報是新事業,參與的記者多有心理準備來接受挑戰,包著學習新東西的心態。

另外,明日報出報的頻率很高,每小時組一次版,記者也會產生困惑:到底要把新聞寫完整,還是求快速。從和同業競爭的角度來看,記者發新聞搶快會讓他們有榮譽感,但又求好心切,希望兼顧新聞品質,儘量把新聞報導完整。

對於這樣的矛盾,我們最後決定看新聞的性質來處理,重大的新聞,像對民生產生重要影響,或是重要金融政策宣佈,則先求快,若是時效性沒有那麼強烈的,則寧可讓網友看到完整一點的報導。

再來則是明日報本身的設計,由於每則新聞後面都附有討論區,我們的新聞報導範圍又是綜合性,網友的意見常是南轅北轍,有些不但對新聞事件有想法,對記者寫作的方法也都會討論,甚至波及到對執筆人有意見。面對這種狀況,在可容許的範圍內,我們仍保留讓網友發言的權利。經營網路媒體在作業流程上,和平面媒體的差異?

其實原來平面媒體的流程已經過一定時間的考驗,經由千錘百鍊的流程所累積的專業態度及品質控管都相當成熟,因此,我們的作業流程與平面媒體相差不多,一篇稿子最少要過3關才會上傳。

在組織編制上,明日報視版面性質採行編採合一及編採分工兩種制度,我們的作業分為前製與後製,前製主管主要負責採訪的調度,後製則處理版面編輯,記者的稿子,則分別要經過前、後製主管,及後製編輯3個人看過。而在閱讀、生活等時效性不強的版面,我們實行編採合一制度,也就是前後製的主管是同一個人,但財經、政治等版面,則是編採分工,前後製有不同的主管。您個人對於半年多來經營網路媒體的感想?目前為止覺得面臨最大的困難在哪?

經營純粹的網路媒體,有一種在陌生領域探險的感覺,這是在平面媒體中無法感受到的,在網路媒體我覺得自己在創造。平面媒體轉戰網路,其思考方式多半是想到利用現有的資源,但明日報不是,我們沒有既有資源可用,只能往前走,不斷探險,可以不斷成就,但也有風險。

這種創造、探索的可能是平面媒體所缺乏的,舉新聞搜尋的例子,傳統報紙想的是要收費、要限日期查詢,但我們想的是免費、並如何讓搜尋更好用,我們的做法會知道新聞搜尋服務本身會帶來多動能,到底有多人會用這項服務。

當然,不可否認,我們面臨的困難在於如何讓網路媒體的獲利模式更多元,目前我們也正在思考,但這不是明日報本身的問題,而是所有ICP都要面對的。

我們是新媒體,現在仍有許多地方會犯錯,但面對未來,明日報仍最關心新聞品質,希望兼顧新聞正確性及速度,同時讓我們的新聞到達更多的人口是明日報最大的目標。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