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籌備盛會或晚會等活動時,節目設計上有考量情緒曲線或熱力曲線,也就是設計節目間聽眾被帶動的情緒起伏,逐步引導聽眾融入活動節奏,進而創造參與感、使命感或激發熱情,以達到活動目標。

教育訓練亦是一種活動,然而實行時的節奏感經常被忽略,使得訓練過程索然無味,台上講師常規性地按表操課,台下學員一如往常,被動地接受訊息,無法融入訓練課程,使訓練效果大打折扣。

將訓練視為議程之延伸
多數人過去接受教育的經驗,多半是被動而沉悶,對於教育訓練亦需節奏感的概念感到陌生。實際上,若參加過技術研討會,從講者在進行議程的技巧上可見端倪。

講者的開場設計,會將聽眾專注力逐步引導至議程內容。若有多個子主題,講者可能穿插若干笑哏,以搏聽眾一笑,然後暗示或明示地準備進入下一主題,在活動設計上稱為過場。

如果議程有濃厚技術傳教目的,講者可能會在議程中的一到兩個時段,密集而俐落地展現技術亮點,帶動聽眾情緒高峰。此外,視目的而定,技術傳教性質的議程在尾聲時可能是高潮收尾,理念呼籲性質的議程,可能是以緩和聽眾情緒作為結束。

議程多半是以一到二小時為主,體驗營或工作坊(Workshop)則是將時間擴充為半日或全日的活動,這類活動是為了傳達更多訊息,也為了與學員有更多互動。為了達到活動效果,設計時也會留意全日的情緒曲線安排,而各小時的課程施行,也會有各自曲線設計。

以設計全日Python課程來說,從特定程式庫與框架的學習認識Python生態與文化可設計為曲線高峰,一開始的Hello!World!入門則為開場,語法介紹定位為過場,最後結尾以開放性的測試(Test)與評測(Profile)等軟體議題,讓學員能作些思考,也就是以較緩和的情緒結束,以連結課程結束後相關的學習資源。

將體驗營或工作坊的設計擴充到兩日、五日,甚至三到六個月,就能創造教育訓練的節奏感。

各個節奏的單位考量,可以是課程主題,像是語言入門、Web開發、資料庫設計等,大部份訓練機構都懂,這叫作學習路徑(Learning path)安排。

節奏感的單位考量,接下來是各個課程之天數。單一課程天數過長,會落入太多細節探討,令學員不耐而對課程有脫離感;過短天數,則會使學員難以短期消化龐大資訊,經常影響後續各課程的進行,課程後期經常就會發生:講師履行完基本義務,把課「唸」完,學員在台下各自為政。

解決這類問題,得靠舉辦與承辦訓練的雙方配合,在有限時間內,安排符合學員程度、需求、階段性與適當豐富度的內容。

選擇適當課程時段與頻率

安排好課程學習路徑,並協調好單一課程時間與內容後,接下來最常被忽略的,就是課程時段的選擇與進行頻率。

有些公司會以不影響工作或節省成本為由,將課程時段安排在上班時間之外,通常就是晚上或假日,就訓練成效來看,這並不是個好的時段。

以晚上時段來說,在工作八小時之後,無論是體力或腦力都已經消耗得差不多,本來就會導致對課程內容吸收不佳。而佔用員工上班以外時間,無論是晚上或假日,學員心中多少會有反抗心態,此時無論講師再有技巧,學員難免會因體力或腦力耗盡而打瞌睡,或者在可以逃避的情況下而缺課。

安排教育訓練之目的,無非是為了充實員工技能,希望員工可以在後續投入工作中以創造產值,在計較員工上班時間參與教育訓練時,單日會損失的薪資與產值,不如思考一下:學員若學習效果不佳下所損失的訓練經費,以及原本預期訓練後應有的產值損失了多少。

駐點訓練時,還有個常見的問題,反正教室就在旁邊,學員常被叫回辦公室處理工作,造成學員訓練過程的破碎,最後無法銜接而乾脆不再參與課程。在員工參與教育訓練時,理應等同休假或外出處理,相關工作事先分配或找好代理人,以免平白浪費時間與訓練資源。

課程頻率也是個常被忽略的考量,有的單位為了儘快結束一個訓練週期,選擇了一個星期有五天甚至七天,每日六到八小時的課程施行頻率,通常學員到了後半段會處於疲乏狀態。

參與過教育訓練的人都知道,單日上課六到八小時也會是個體力與腦力的考驗,更何況是連續五到七天呢?若是單日六到八小時,經驗中是一星期可以有二到三天,若真的想要每日都安排訓練課程,可考慮單日三個小時為限。

建立講師與學員間的互動
真正到了課程施行階段,節奏感的展現就到了講師與學員的互動上。

技術性課程通常都會穿插實作,一方面與講述過的觀念相印證,二方面是讓學員從實作中發掘問題,學員往往聽得懂是一回事,是否有能力實作或者解決遇到的問題,又是另一回事。

實作能建立起學員的參與感,並且加強講師與學員互動,講述與實作的穿插頻率,就是在製造課程的節奏感。

互動也不僅在於實作,或者課堂中特意詢問學員問題,肢體動作也是創造互動的方式之一,允許的情況下,站立授課的效果會更好。

課堂上不宜直接詢問學員懂或不懂,通常學員也不會回答不懂,而且這通常暗示著兩件事,一是講師懷疑自己沒講清楚,二是認為學員沒聽清楚。如果是前者,講師直接再重新陳述即可,後者從學員目光與表情中就可得知。

授課聲調也會有所影響,授課時也可以有適當抑揚頓挫,這並非要講師在課堂中嘩眾取寵,或者如第四台賣菜刀般地拼命推銷技術,而是在需要學員提振精神或講述重點處,適當增大音量,在一些可簡單帶過的枝微末節則平淡滑過,會遠比始終如一的音調來得有效果,也不容易讓學員夢周公。

訓練課程可能有既定之教材,或者是講師事先設計好之時間安排,然而實際施行時必須視現場而有所調整,從學員表情或目光中發覺開始出神時,可考慮先進行實作,在學員提問的後續補述觀念。

實作時,並非告知學員實作時間後,就坐在講臺上等待學員舉手請求協助,可步下講臺,站在學員背後觀察其是否需要協助。若學員正在遠端連線處理工作事宜,必要時也可考慮解除他實際工作上的問題,這是最佳的互動方式。

一百分的課程,不及格的成果?
雖然教育訓練的節奏感掌握,可以觀摩議程作為延伸,但這仍有個決定性的不同。

議程進行是個人秀,然而教育訓練施行的主體是學員,講師與學員有時類似醫生與病人的關係,彼此必須建立信任,訓練才會有最好的效果,然而講師在建立學員的信任感時,並非以個人能力令學員折服,而是時時留意學員吸收狀況,如果學員吸收不良,應放慢步調,挑選可銜接的重點講述,而不是拼命趕完表定的進度。

正如我過去在施行講師訓練時經常分享的心得:「你有九十分實力,學員也確實吸收到你那九十分的內容,你就是優秀的講師;你有一百分實力,學員吸收不到你六十分的內容,那你就是不及格的講師!」類似地,在教育訓練規畫之初,也應考量整個訓練過程的節奏感,避免規畫出一百分的課程,最後得到不及格的訓練成果。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