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威國際自今年9月底正式由資策會產品事業群轉型而來,並在日前完成增資計畫,由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擔任董事長,請問翔威目前股東結構?

翔威從立為民營公司,至日前完成增資計畫,都在公司既定的計畫當中。增資後資本額為新台幣1億9500萬元,主要用來支付給資策會技術、業務轉移的權利金,以便讓既有的業務能繼續發展,不必從頭再來過。

翔威未增資超過新台幣2億元,即為了避免公開募集資金。因為翔威目前尚在成長階段,為了管理方便,不希望太早就引入太多股東。目前華碩集團股份占51%,其他則為三商電腦、個人股東及員工等。現階段以穩定成長為目標,預計在3年後才有上市上櫃的計畫。

引入華碩是因為其形象、資金在業界都是數一數二,是翔威未來發展上很大的助力。此外,翔威未來業務也可以和華碩的硬體搭配,如整合伺服器提供解決方案,共同發展,對於翔威走向國際化也有相當助益。不過目前華碩純為投資者角色,並不介入經營團隊。資策會產品事業群過去的經營的領域相當多,包括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企業資源規劃產品(ERP)、工廠生產自動化產品、套裝軟體及內嵌式軟體整合產品等五大類,請問未來經營方向為何?

翔威仍然會維持多元化的經營原則,主要是在工業、企業、家庭三大主要資訊應用領域的產品。這些產品有些是自己做的,有些是加工作中文化的,有些則是代理引進來的,主要以提供客戶完整服務為導向。

我認為軟體公司無法只靠經營單一領域而存活,因為風險很高。風險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容易被使用者或業界定型某一專門公司,造成業務拓展的困難;二是一旦國際大廠也看上該領域,該公司會立刻陷入市場苦戰。翔威過去就曾嚐到這樣的苦果,我們曾代理目前微軟Internet Explore的前身產品WinSpan Mosaic,然而好日子只過了6個月,兩大瀏覽器的戰爭就開始,其他的產品根本沒有生存的空間。

我認為大型軟體公司應該以公司品牌(Brand)打天下,而不是個別的產品,像Sun、Oracle等都是這樣。而且以現在軟體工業的進步速度,一個公司很難每一種技術都自行研發,軟體公司不能光靠賣「軟體」本身賺錢,而是包括技術授權、服務等。微軟最大的收益也不在零售產品,而是各種技術授權費用。以翔威來說,單純賣套裝軟體的收益僅占10%-15%,整合服務收入則占50%以上,其餘的則是替國外大廠作軟體代工的營收。
翔威獨立發展後,在市場上的優勢、劣勢為何?

台灣擁有軟體開發技術的人才很多,然而會作軟體「產品」的經理人卻是稀有動物,技術和產品最大的差異是在能否為市場大多數人接受。翔威過去因為以承接國外業務為多,因此在技術產品化相當擅長,人才豐富。此外,產品國際化的經驗也較多,對於進軍國際市場有相的信心。

不過翔威也有弱點,因過去隸屬於資策會,在財務管理上較不熟悉,都是從頭學起。此外,行銷也是較弱的一環,因為過去都是採通路合作的方式,在行銷上的know-how不足,目前也正積極尋覓這兩方面的人才。翔威在國際化上的策略如何?

翔威全名為「翔威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上即是要走國際市場。不過在未來5年之內,所謂的「國際市場」應是指亞洲地區,因為就軟體的研發技術與市場成熟度來看,歐美還是比亞洲進步多了,亞洲軟體公司在歐美市場上並沒有利基。然而以翔威的技術水準來看,在亞洲地區應位於頂尖,超越日本、新加坡、大陸等。

此外,歐美的軟體公司對亞洲市場並不熟悉,我們占有文化、地域上的優勢,加上擁有的技術,在亞洲市場上應有相當的機會。翔威的願景是讓世人一想到在亞洲的軟體公司,就想到翔威國際。

真正要發展到全球市場,應該是5年後的計畫。現階段和歐美大廠採合作方式,絕不輕言競爭。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