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傳下來的古書,大多是以雕版而非活字方式印製,據說就是因為中文字太多,做成活字反而增加排版的負擔與困難,加上書籍常有圖片印製的需求,所以雕版印刷就成為中國古時印刷方式的主流。直到近代,國外印刷技術的「回流」漸漸改變了中文世界的印刷方式,金屬鉛字取代木板成為印刷的主角。

直到電腦的數位字型出現後,終於解決了很多問題,而且不只是英文世界的字型問題,中文字型的問題也終於有解了。只不過,中文字型的問題得等他們外國人先解決了英文方面的問題,直到有空再來解決「他國文字」的問題,所以中文的數位字型進展一直是很慢、很慢的,要到Windows 3.1發表中文版之後才有突破。

終於有了無段縮放中文字形
早期(20年前?)的倚天中文系統,中文字也是用「點」加以描繪。由於螢幕的解析度很低,而且為了配合DOS系統的顯示能力,因此產生了兩種中文字型:16×15與24×24。

16×15中文字型主要是用在當時非常非常流行的單色螢幕上,而當時的單色螢幕卡解析度很低,因此你用兩個英文字的寬度顯示中文,自然能用的空間也就有限。不過,沒得用的時候能用就好,說到美觀那實在是談不上了。

當時倚天系統還提供所謂的24×24字型,印象中剛開始只有一套「明體」。這明體字和當時常見的中文鉛字很類似,用在點陣印表機上頭,倒也可以印出品質尚可的文件。不僅如此,後來倚天還陸續添加了各種字體,像是楷書、隸書、行書、黑體等等。不過這些也都只是24×24的字型,全部都有一樣的問題。

什麼問題?

這些字型,一般大小列印時還可以,但只要放大列印就會出現嚴重的鋸齒。

後來倚天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印象中稱為「圖龍字型」。這圖龍很像是個「外掛」,可以將點陣字型的邊緣「平滑化」。不過這種平滑化的結果實在是不怎麼樣,筆畫沒有美感而且看起來相當不協調,字體樣式和尺寸的變化也都無法「所見即所得」。

等到Windows終於問世,早期的Windows也只能支援點陣字,而所有的「無段縮放數位字型」技術都不支援中文。一直到Windows 3.1中文版出現之後,才終於有了一個支援無段縮放中文字型的「工作平臺」。換句話說,「數位化中文字型」終於可以「是門生意」了,終於可以讓有興趣的廠商開始投入中文字型的製造與銷售了。

中文字型的製作原則
中文字的造字原則和英文非常非常不同,雖然英文也有所謂的手寫體,但常見的古典字體大多可以用幾何方式去描述其框線。中文字卻並非如此,每一個字的一筆一畫都是單獨的描繪,而且筆畫也都並非只是單純的幾何線條,這也造就了中文字型獨特的製作原則。
要了解這原則,請各位再複習一下關於中文文字的源流吧!

從上古時期的甲骨文、金文,發展到秦朝的篆書、漢朝的隸書,直至晉、唐的行、楷書,中文從早期的圖畫式、裝飾式的表意符號,漸漸轉化成方便書寫、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現代所慣用的楷書,在晉、唐時期已經發展成熟,書家輩出,各有風格。按理來說,這些書家的作品就可以當作現代鉛字或是數位字型的範本,多變化的書風保證是風姿綽約,美不勝收。不過,不知何故,這種事情並沒有發生。

就我個人猜想,有下面幾個原因:

● 美觀與制式要求的衝突?
文書處理或是印刷時,大量的文字用小小的點數列印,使用書法家龍飛鳳舞、鐵畫銀鉤的文字未必容易辨識。就像英文文書處理一樣,使用古典字體的好處就是「明視度高」和「易於閱讀」,所以字型廠商也無意把中文字型弄得過度「典雅美麗」吧?

● 字數不足
要做一個字型,大多得把常用字或是次常用字都造足了,但書家的作品雖然十分精彩,字數卻不多,而且許多字是重複的(只有千字文這種作品才沒有重複的字)。因此要將古代書家的作品轉成字型,補齊闕漏沒出現的字,難上加難。

● 文字寫法未必符合標準規範
文字的寫法迭經變革,如今常見的文字寫法早已和當年唐楷、魏碑有很多「大同小異」的地方。要把這些書家作品轉成字型,照實轉換卻又有不符現狀的窘況。

● 廠商未必有相關的「程度」
字型廠商對文字的基礎知識是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嗯,不予置評,但我個人對此是頗有懷疑的。

● 勞力付出的問題
綜合上述的難題,廠商要做出「典雅美麗」的文字卻還不如把心力集中於做出好用的「文書」字,所以如今你看到的中文字型,大多是「面貌近似」但「沒啥特色」的東西也就不足為怪了。


如果要把如圖的《懷素自述帖》轉成字型,我想會有極大的困難吧!這大概也是「草書體」一直沒有見於字型產品的緣故吧!


事實上,早期所看到的中文鉛字,很多是來自於日本。日本的工業化程度比中國、臺灣更早更深,因此在鑄造鉛字方面有更好的技術。不過日本人對於漢字有很多他們自己的「詮釋」,所以常常出現很多奇怪的「和式中文字」,老實說是不美觀也不正確的。所以在數位字型上,有很多字型也是來自於日本。舉例來說,什麼「勘亭流」、「相撲體」就是。這些字型當然也有它的適用場合,只是我得告訴各位,這也不過就是廠商「仿自外國的智慧」就是,其他的文書字恐怕也多有這種情形。原因無他,就是省力。

點評目前的中文字體
在臺灣,最常用的文書字是所謂的「明體」或是「細明體」,據說名稱也是仿自日本。日本人管這字體叫做「明朝體」,所以我們也就這麼稱呼了。不過我聽過的另一種說法是,本來雕版印刷,也是以唐人書家的法書作為模仿的對象,但這類法書文字橫畫有上揚的角度,雕刻不易,木板又有紋路,於是明朝時的雕版工人喜歡把文字刻得端端正正,並模仿唐代書家顏真卿的作品「橫細直粗,撇輕捺重」的風格。流傳至今,這種不甚美觀(因為過度方正)且容易讓人寫錯字(因為看不出筆畫痕跡)的字體,卻反而成為明視度高,最常用的文書字了。


選用同樣大小的點數時,明體字周圍留白較少,因此字體看起來「較大」,明視度較高。但該字體過度方正,實在不甚美觀。


至於一般常用的楷書體(標楷體),則比較像是唐代書家柳公權的字體。自古原有所謂「顏筋柳骨」的說法,而楷書體著重的就是那種秀麗遒勁的美感。可你若用同樣的點數大小,分別比較明體字和楷體字的列印結果,你應該和我有同樣的感覺:楷體字會小一些。這是因為在同樣大小的框架中,楷體字因為字體斜欹,因此的邊緣得有較多的留白,而明體字不必留白太多,因此明視度較高(感覺字會比較大比較清楚)。



現代的明體字都有顏真卿法書的「影子」,不過美觀程度當然是相去甚遠了。顏魯公若還在世,不知是否會擲筆三嘆?



柳書特色就是筆力遒勁,富於情感,現代的楷書體雖(應該)仿自柳體,但已經把「情感」完全去除只留下空的骨架了。


進來字體廠商會提供更多的書法字體,像是「顏楷」或是「毛楷」體就頗令人驚豔,倣真程度頗高,而且整體感覺還相當協調。

至於華康(威鋒數位)提供的「魏碑」體,雖然無法和真正的魏碑相提並論(畢竟魏碑只是一個通稱,而各種魏碑字體書風天差地遠,相距千萬里,做個字型也很難兼顧),但的確是有那麼一點味道。


這幾個是頗有點意思的中文字體,僅列出供讀者參考,由上而下分別是顏楷、魏碑和歐陽詢體。


不過,糟糕的字體也是有的,像是幾乎所有廠商的「行書體」就都頗糟,不太理解他們參考的行書藍本是哪一位的哪一本,我個人是從來不敢用。還有完全無法和正確的篆書書寫方式搭上邊的「篆書體」,實在很令人費解(因為史上從來沒有這種寫法的篆書,這種字型存在的意義是?)。至於很流行的所謂的「少女文字」,在我看來實在是「拿肉麻當有趣」,不過我既然不是女子,離「少」這個字更加是很遠了,所以不喜歡少女體似乎也沒有什麼令人意外的地方。如果你正是少女體的愛用者,請忽略我的看法,畢竟「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多元的社會總是需要不同的看法,我很尊重各位的不同喜愛。

本期結語:期待更多好看的中文字體
描繪中文字真的是很辛苦的事情,電腦上沒有所謂的「數位毛筆」,能否用類似毛筆的工具去描繪字型的外框?我個人並沒有從事過這樣的工作,因此並不清楚。不過我在一本書上,倒是看過如下的描述:

「陳慧劍先生所著《弘一大師傳》,曾提到弘一大師為開明書局寫銅模字……」

寫?銅模字?

也就是說,請書家撰寫文字,之轉化成鉛字銅字,原非難事。那廠商何不找尋適合的書法家,將其作品轉換成數位字型?技術困難?還是成本困難?畢竟,書家若能直接書寫,必可解決闕漏文字的問題,又可以兼顧美觀和正確的問題。可惜可惜,目前似乎沒有這種中文字型。

所以,直到如今我還一直期待著有更多好看的字型,尤其是中文字型的出現。至於一般的制式文書字體,我想,現在的產品應該夠用了吧!要解決「制式」與「美觀」的矛盾衝突,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