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數位金融處副總經理周郭傑表示,在FinTech趨勢下,銀行必須在核心能力上建立開放通道,去跟FinTech連接。(圖片來源/iThome)

以前金融科技是指協助金融產業數位化的公司,現在FinTech不只協助金融業數位化,甚至可以直接提供數位化的金融產品給客戶,因此FinTech與傳統銀行開始產生競爭與合作關係。中國信託數位金融處副總經理周郭傑表示,在FinTech趨勢下,銀行必須在核心能力上建立開放通道,去跟FinTech連接。

周郭傑認為,數位生活是可預見的未來,所有東西都會被數字化,串連在一起,不只如此,未來所有的支付都會上雲端,而FinTech就是在實踐真正的數位生活。而當金融服務也被數字化,成為數位世界的一個資訊流之中,這時候銀行必須思考的是,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他表示,未來的數位生活架構上,前端是食衣住行育樂等貼近消費者的數位生活,後端則串接金融服務的核心系統,而中國信託將聚焦生活支付領域,以及既有的金融服務核心這兩個面向,尋找策略合作夥伴,將數位生活與金融服務緊密串連。

FinTech優勢:客戶接點與大資料應用

與傳統金融機構與金融服務相比,周郭傑認為FinTech具有兩大優勢,第一是能夠掌握客戶與接點(touch point),FinTech比傳統銀行更能滿足消費者在食衣住行育樂上的需求,掌握這些接點來提供服務,第二則是在大資料應用上,也比傳統金融業者更有利,他解釋,傳統金融業者的資料是封閉系統,但新的數位生活是互相串連的,這些串連過程中產生無數的資料量,不管是資料量、資料種類及運算技術都更多元,因此FinTech公司可以擁有更多的資料基礎來做大資料應用。

周郭傑舉例,過去金融業所做的客戶信用評分依據來自客戶本身的金融行為,現在FinTech可以透過搜尋技術結合社群資料,找出客戶在網路上與朋友、社群之間的相關活動,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得到更精確的結果。他舉例,過去分行在做客戶身分辨識時,一百筆可能會出現五筆偽冒申請,但根據一個合作對象所提供的數據,採用大資料分析來做身分辨識,發生的錯誤機率是萬分之一,整整差了500倍。

手機顛覆了銀行的多通路無差異化服務

他也認為,行動裝置的出現,否定掉過去傳統銀行所提供的多通路無差異化服務與經營模式。然而現在手機的使用定位跟操作上一直往個人化的方向走,因為不同族群的人所需的服務類型不同,習慣使用的操作介面與流程也不盡相同。

周郭傑認為,目前銀行做的都還是金融產品的數位化,只是把電腦上的服務縮小尺寸搬到手機上,還沒真的做到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兩者的使用體驗非常不同。舉例來說,現在手機上的銀行行動App設計上都還不夠理想,很多概念都源自於網頁版的設計,把手指當滑鼠來使用,因此常出現下拉式選單、不夠好用的數字鍵盤等,即使是使用自己的手機登入App,交易時還需要再次檢核帳號密碼。

中國信託策略:對內強化金融服務核心,對外延伸生活支付領域

中國信託在切進FinTech市場上的策略規畫,可分為生活支付領域及金融服務核心這兩大面向著手,尋找不同的策略合作夥伴。在生活支付領域,從食衣住行育樂出發,目前已經合作的包括Gomaji、Pi支付、iChef、EZTable,而後端金融核心上,則鎖定身分辨識、客戶風險評估、理財建議等領域。他認為,FinTech環境非常多元

周郭傑表示,FinTech公司要成功,要有好的策略合作夥伴,來提供錢以外的資源。而中國信託在關注FinTech時,著重在商業模式是不是夠精彩。他認為銀行想和FinTech合作,第一要文化上願意接受,第二,不只資金上的協助,銀行也要願意將既有的消費者端或商店端資源,以及背後所代表的金融產品,與FinTech串連,並保持一定的彈性來和不同的FinTech合作。因為對FinTech來說,會覺得銀行不了解他們,以為彼此是競爭的關係,而對銀行來說,很多銀行想自己切進FinTech市場,認為FinTech在做的事情他們自己也可以做。

周郭傑舉中國信託和Gomaji的合作為例,去年中國信託已經被許可可以做O2O的線下交易,當時中國信託自己在支付領域及餐廳商店網路上都已經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他們卻選擇要和Gomaji合作,因為他們認為,在消費者心中,銀行的形象相較冷冰,而Gomaji更能夠貼近消費者,填補銀行與客戶之間的接口。他表示,Gomaji扮演的角色跟銀行是互補的,銀行切進消費者跟商店時以金融的形象切入,但是消費者跟商店要和Gomaji合作時,所要提供的是生活以及生活背後所產生的種種商業活動。

「最大挑戰是要讓FinTech知道你真的了解他,並能夠滿足他們的需要」,周郭傑以iChef為例,iChef想讓想開餐廳的年輕人有一個非常簡單且有格調的方式來處理所有中後臺的流程,讓創業者可以把時間花費在服務特色、經營特色或是餐點特色上。

然而,過去金融業者提供了標準化金融產品與服務,許多金融業者無法區別這些新創要什麼、不要什麼。

他表示,中國信託與iChef的合作時,早期先從金流上做串連,除了提供一般信用卡金流服務之外,也透過藍芽傳輸技術幫店家把平板服務、電子發票機、餐廳出餐機等裝置串連。除此之外,再進一步連結到B2B業務,iChef可以讓餐廳知道客戶資訊,而銀行可以協助他們將客戶資訊與行銷模式介接,當支付放在手機跟卡片上的差異,透過App可以做的不只是支付而已。

另一個例子,以提供餐券的App為例,在臺灣賣券的法規嚴格,作業流程非常繁複,過去要幫餐廳做行銷,必須要找來信託行、印刷廠,做好前置作業,要賣多少券就要先拿出多少資金。不過,中國信託協助想做餐券的公司,用數位信託幫忙他們做價錢的保管。

周郭傑表示,這些對新創來說瑣碎的金流問題,正是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中國信託選擇把這些金流系統開放給新創來使用,讓新創可以發揮自己的專長與價值。

周郭傑認為,銀行的核心價值與優勢,包括安全性、平臺提供者,以及風險管理的能力,這三個是銀行的核心能力,在未來FinTech趨勢下,銀行必須要在這些核心能力上建立開放的通道,去跟FinTech連接。

他舉例,像是電子錢包服務,許多業者都想推錢包,大家都想盡辦法在錢包上面加功能讓錢包更好用,但最後客戶還是只能選擇一個錢包,而這些錢包業者很容易脫離自己真正的的技術核心跟價值核心。

若銀行能夠換一個思維,把支付核心的規格開放給業者,當錢包業者需要這個支付核心時可以去串接使用,讓銀行來幫忙解決支付問題,而新創也幫銀行解決客戶問題,在這樣的架構下,讓真正有能力把錢包做好的業者得到最好的協助,不用什麼事情都自己來做,銀行可以提供核心,提供開放原始碼,讓大家來使用這個支付核心。

未來打造平臺化支付系統串接不同支付服務

中國信託也計畫要打造一個支付的共通平臺,把中間的閘道器定義成一個平臺化的商業模式,未來將支援各種不同的支付工具,不論是LINE Pay、Pi支付、Gomaji還是騰訊財富通,都可以在這個開放的平臺上進行支付活動,周郭傑表示,他們的任務是提供好用的平臺和支付服務環境,讓這些支付工具可以專注做好自己的行銷。

臺灣發展FinTech由於起步相對落後,周郭傑認為,只要是還沒有生活數位化的地方都是機會點。

不過他也直言,相較於國外,臺灣對創新生活的關注度相對不高,國外業者很希望改變,也會主動帶動改變,希望不斷在社會中創造更好的社會服務,大家都在談論這個趨勢,迫切想要分享點子,臺灣還是靠少數團體在推動,風氣很不一樣。

他也舉例,如美國Lending Club出現之後,美國開始施行資產證券化,引導這個商業模式逐步走到穩定的金融管理的架構上,而臺灣目前則採用業務申請制,除此之外,臺灣的市場也不夠大,不管是投資方還是使用方的認同度都相對較小。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