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Google提供

在一年一度的COSCUP大會上,Google的演講主題就是近期推出的Noto Sans CJK字型,這是Noto字型家族的最新成員,支援簡體中文、正體中文、日文和韓文。其特色是這4個地區的字型都幾乎符合當地的書寫習慣,比如臺灣就依照教育部的國字標準字型寫法,中國則是依照GB 18030標準和通用規範漢字表。

此外,在臺灣的電腦上看菲律賓文會看到很多空白的方格,這些方格又稱為豆腐,而Noto字型的目的就是要消滅這些豆腐,所以Noto一詞其實源自於No Tofu(沒豆腐)。

Noto字型其實是個約有100多個字型的字型家族,是Google開發的開源字型,可免費下載使用,目的是希望能夠支援萬國碼(Unicode)所有的字,以及世界上所有語言的文字。Noto字型目前已經支援將近300種語言,80多種文字,有多種粗細,且Google也將這些字型放到多種裝置和平臺。

講究字型書寫需符合當地標準和習慣

Google軟體工程師吳光哲表示,正體中文、簡體中文、韓文和日文一樣的字,在寫法上就有細微的差異,這些都是當初在設計字型的時候要注意的事情。

他也說,臺灣一直沒有一個好用的黑體字型,雖然現在有微軟正黑體、蘋果的黑體繁、Android的Droid Sans Fallback、文泉驛微米黑等,但這些字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舉例來說,微軟正黑體只有在Windows上才有,蘋果的黑體繁也只有在蘋果的裝置上才有,且這些字型都不是開源授權 (Open Source License),所以在取得和使用上都有一些限制。

而Droid Sans Fallback和文泉驛微米黑雖然都是開源授權,但是字體卻只有一種粗細,除了微軟正黑體外,另外3種字體的寫法都不是按照臺灣教育部所頒布的國字標準字型寫法。

另外,微軟正黑體是繼微軟標楷體後,第二款符合臺灣教育部書寫標準的字,但實際比較微軟正黑體與教育部書寫標準,還是有些差異。而蘋果的黑體繁是專為蘋果產品所設計,但有些書寫方式是採用傳統印刷風格,和臺灣標準書寫方式不完全相同。

微軟正黑體和蘋果黑體繁對於有些正體中文和簡體中文共用的字,會採用簡體中文的書寫方式。但Noto Sans CJK字型在各地區都是按照當地習慣的書寫標準,包含正體中文也是符合臺灣的書寫習慣。

除了字型寫法之外,這次發布的Noto Sans CJK有7種粗細,設計師先設計最粗和最細兩種字體,再把每個筆畫中間的控制點對齊,然後再做內插,就有7種粗細可以使用,在字型的使用上更具彈性。

Noto Sans CJK也有考量到閱讀時很重要的使用情境,也就是直書,所以遇到有方向性的符號時,Noto Sans CJK也為這些符號準備直書和橫書不同的字型。例如,左右括號在直書時,會自動變成上下括號。在直書的情況下,使用者再也不需要找直書專用字型,或是手動 更改所有方向性的符號。

另外,Noto Sans CJK也有考量到異體字(Itaiji),在萬國碼中有個原則是,將形狀相近且字義相同的字歸類為同一個文字集(Code Point),在一般使用情況下,會視為同一個字。

但是這在日本會發生一個問題,日本的人名和地名相同,但是書寫方式卻不同,這些細微的差異對於日本人而言,看到不同的字會認為是不同的人名或地名,統計結果顯示,大約有5%的人名或地名會有這個問題。

其實萬國碼也有考量到異體字的問題,所以萬國碼有個技術可以讓使用者指定同一文字集中的其他異體字,而Noto Sans CJK也支援此技術,目前大約有1萬多個字提供使用者選擇字的變形。

一般漢字都是方塊字,所以都是等寬的字型,但在日文的假名因為筆畫較少,如果每個字都等寬,會顯得中間間隔太寬,不美觀。Noto Sans CJK就提供使用者等寬和不等寬的假名選擇。另外,Noto Sans CJK支援現代韓文和古韓文,兩者皆可以正確的顯示。

至於Noto Sans CJK的內部檔案則是採用CFF(Compact Font Format)格式儲存,CFF的特色是,採用此款儲存格式的字型檔案會較小。

Noto Sans CJK還有個特點是,支援4個地區的文字,且實際支援萬國碼文字集大約有4萬個字,而Noto Sans CJK已經有65,535個字型設計圖樣,這已經是開源字型格式的記錄上限,所以Noto Sans CJK應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字體(OneType)。

Noto Sans CJK的設計過程經過多次的內外部複審

Google在2010年開始就和Adobe洽談合作事宜,近兩年來,超過 100人一起開發Noto Sans CJK字型。Google主要與Adobe萬國碼專家小林劍的團隊合作,他同時也是《中日韓越資訊處理(CJKV Information Processing)》一書的作者,而CJK字型的相關標準都是小林劍所制定。

另外,在Noto Sans CJK的專案中,Google同時也與一些字型廠商合作,因為Google想符合各地的字型使用習慣,以及各地對字型的審美觀。Google和常州華文(SinoType)合作簡體中文和正體中文的部分,Windows和Mac上的一些字型,如蘋果黑體繁就是常州華文設計的。

在製作Noto Sans CJK的過程中,4個地區的字型大致上是並行製作,但還是有個原則是,先製作日文,再做韓文、簡體中文,最後是正體中文,主要是因為希望前面的字集相對穩定後,再做下一個字集,希望能維持各地區之間的字型設計和諧一致。

過程中也做了多次內部和外部的複審,從內部的員工到外部的字型專家和設計師都來幫忙複審,外部的複審甚至還找了各地區的當地人來幫忙檢查字型設計有沒有問題。

而Noto Sans CJK在正體中文字型設計是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標準字體國字方體母稿,教育部稱黑體為方體,另外,Noto Sans CJK字型也參考了萬國碼的字符列表(Code Charts)。而正體中文大約就有4千多個錯誤,其中大多都是未符合臺灣的書寫慣例。

Google稱為Noto Sans CJK,而Adobe則是稱為思源黑體(Source Han Sans),因為Google有個Noto字型家族,Adobe也有一個Source字型家族,雖然名字不同,但其實是同一個字型。另外,思源黑體此名還是Google臺灣雲端運算計畫主持人葉平命名的。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