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重點摘要:

  • 數位媒體工作機會增加,但傳統媒體工作機會大幅流失。
  • 數位廣告營收成長,但跟不上傳統媒體的下滑速度。
  • 公關性質的新聞越來越多,連華爾街日報也在嘗試這種模式。
  • 藉由行動與社交分享的力量,使用者產生的新聞影響力在提高。

美國Pew Research Center發表2014年美國媒體狀態報告,發現純數位新聞媒體的職缺逐漸增加,且觸角往全球延伸,造訪人數亦逐漸向傳統媒體看齊。然而,新興數位媒體的蓬勃仍然無法彌平美國整體新聞產業的衰退。

Pew調查了468家數位新聞組織,絕大多數都在10年內成立,發現它們帶來了5000個編輯職缺,不過,完全抵不過平面媒體職缺的流失。根據美國新聞編輯人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News Editors)的估計,報紙的新聞中心在2003~2012年間減少了16200個職缺,而雜誌則減少了38000個職缺。

根據調查,前30大純數位媒體約提供了3000個職缺,其中有不少正努力將觸角伸至全球市場,例如Vice Media設有35個海外辦事處,Huffington Post計畫在今年將版圖從11個國家擴張到15個國家,BuzzFeed與Quartz也都在招聘海外編輯;反之,從2003年到2010年間,美國報紙的國際記者數量下滑了24%。

Pew估計美國新聞媒體在2013年的營收為630億美元,其中有2/3為廣告,訂閱收入則佔1/4,新型態的活動代辦或網路諮詢服務佔了7%,並有1%來自創投或慈善家。數位廣告雖然逐年成長,但成長的速度亦跟不上報紙、雜誌與電視等傳統新聞媒體廣告的下滑幅度。

即使純數位網站在整個新聞產業中僅佔一小部份,但它的讀者數量已足以媲美更大的傳統媒體組織。以The Huffington Post在去年4~6月為例,該站每月平均訪客數量為4500萬名,僅次與Yahoo。Buzzfeed也有1700萬名的每月不重覆訪客,跟華盛頓郵報相當。

另一方面,在數位媒體中,公關稿與新聞之間的重疊愈來愈明顯,其中一個營收實驗即是由廣告主付費並由內部記者撰寫的公關稿,夾雜在新聞版面中而難以與真正的新聞區分,此一趨勢在2013年快速成長,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與華爾街日報皆開始進行相關廣告測試,甚至設立專用的客製化內容部門。

還在快速成長與形塑的數位媒體帶來許多不同的動能,調查顯示,社交與行動的發展改變了消費者觸及新聞的過程,除了有50%的社交媒體用戶會分享及轉寄新聞內容、照片及影片,多過於那些在社交媒體上討論新聞事件與活動的比例(45%)之外,市民在新聞事件上扮演更重要的目擊者角色,約有10%的社交網站用戶會張貼他們自己拍攝的新聞影片,有11%的讀者會提交他們自己生產的新聞內容予新聞網站或部落格,包含文章、意見、影片或照片等。

台灣今年3月發生的太陽花學運即印證了此一趨勢,學生利用各種網路資源直播學運活動,並藉由Facebook、噗浪等社交網路發聲,參與的民眾透過PTT以照片、影片或文字傳達自己所見,而這些由民眾自行產製的內容藉由社交網站與行動程式迅速傳播,更成為傳統媒體的新聞來源。(編譯/陳曉莉)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