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微軟BizTalk Server 2006 R2在臺灣發表的機會,微軟全球BizTalk Server事業群總經理Oliver Sharp來臺說明微軟SOA方面的策略,針對SOA中擔任協調與串連流程的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業服務匯流排),微軟推出另一個Internet版的服務匯流排──ISB(Internet Service Bus)。ISB現階段是一個免費且公開的平臺,企業可以在ISB上提供或者訂閱服務。

SOA在近兩年被所有軟體大廠喊得震天價響,Oliver希望告訴企業建置SOA應該是漸進而緩慢的過程,全面而大筆的投資購買產品,反而容易失敗。

問:IBM、BEA或Oracle等廠商都有提供明確、清楚的產品,定位為ESB的角色,那麼,微軟的ESB是什麼呢?
答:是BizTalk加上.NET,更清楚的定義是.NET中的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除此之外,微軟的網站免費提供了一份《ESB Guidance》,這本指南包括了ESB的架構性說明、範例程式,甚至是建置的方法。

我認為ESB是「Something you build,not something you buy.」也就是說,ESB不是跟廠商買的一套「產品」,而是要根據個別的需求,參考指南建置而成的。

問:那麼,企業該如何判斷是否需要SOA?
答:我的建議是不要全面的導入,否則很容易失敗,企業應該實地了解有什麼問題需要運用SOA解決,所以這是問題導向,而不是一味跟風。若問什麼情況特別需要SOA,我認為是IT環境中存在很多系統,卻沒有很好的整合,或者流程執行的效率不佳,就需要考慮SOA。

問:老實說,SOA的成功率頗令人憂心,因為複雜性實在很高,你認為企業該怎麼做,才能提升SOA的成功機率?
答:3件事。第一,不是每一件事情都SOA,要用對地方。第二,SOA不等於巨額的投資,這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否則風險會很高。最後,要有好的工具與平臺。當然,Visual Studio真的是很方便的工具,但微軟沒有要求客戶停止使用其他工具,只是提供一個好用的平臺,幫助他們更容易開發與使用。

問:還是有很多人認為Web Services就是SOA,你可否說明兩者的差別?
答:SOA是一個「概念」,幫助異質技術或平臺的系統,可以相互溝通。你可以透過不同的技術建置SOA,在過去企業已存在許多整合異質平臺的方法,但現在利用Web Services會比較容易。

問:其他大廠的SOA解決方案,都有清楚的產品名稱及成員列表,微軟有沒有類似的組合?
答:事實上微軟在今年9月1日也發表了「SOA and Business Process Pack」,即是SOA的產品組合,成員包括BizTalk Server 2006 R2、Microsoft Office SharePoint Server 2007、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s、SQL Server 2005及.NET Framework。

不過,我想強調的是微軟不像其他廠商區分很多產品,組合成SOA的產品家族,目的是為了幫助客戶簡單地購買與使用微軟的產品。Windows Server與.NET平臺有最好的整合,而BizTalk Server則是中介層的伺服器,在Windows Server 與BizTalk之間,我們也有很好的技術支援,方便客戶建置SOA的應用。總之,我不認為SOA是透過單一購買方式,就可以達到的。

問:接下來,針對微軟發表的ISB,可否說明它的機制?與ESB的差別?
答:開發者上網至Labs.biztalk.com可以了解詳細的內容。簡單說,SOA的應用本身就是分散式的應用,再加上企業也許還需要與上、下游廠商的系統溝通,就會形成一個非常分散的應用環境,透過ISB是一個串連的方法。

舉個例子,出國旅行要訂機票、飯店、租車等,但是當我們的行程有所變更,就必須個別更改,透過ISB統合這些來自不同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未來我們有機會在單一平臺上處理好所有的事情。

跨平臺的應用必須採用共同的通訊協定,尤其跨組織的溝通又可能會有不同技術、平臺或協定的問題,而ISB是以Web Services標準建置,所以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在企業內部,應用的ESB可以整合異質平臺。而跨企業的應用,微軟ESB客戶與IBM ESB的客戶都可以使用ISB。

問:與Amazon的AWS(Amazon Web Services)是一樣的應用嗎?
答:類似,你也可以透過AWS使用我們的服務,而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AWS建置的是一個「服務」,而ISB則提供的是「服務+平臺」。

也就是說,AWS上有許多服務,用戶可以訂閱;而ISB則有兩種選擇,除了訂閱服務之外,還可以選擇從ISB取得服務,在企業內部運行。以電子郵件為例,你可以選擇像Hotmail或者Gmail等Web Mail的型式,然後找個人管理;或者收回這個服務,在內部使用。

問:微軟為什麼要做ISB?未來是否會收費?
答:ISB不是產品,是服務。目前是免費的服務,未來有可能發展成為商業性的服務。就現階段看起來,後續若改為收費的服務,可能是採取訂閱的方式。在Internet上提供服務,是一個正在形成的趨勢,至於該如何收費,其實整個產業都在探討,並沒有定論。現在只是一個起始。

問:現在仍是ISB的初始階段,若後續有很多服務在ISB運行,該如何管理?
答:管理的問題,由於ISB是一個「技術」,所以在ISB上加值的廠商可以管理,訂閱服務的客戶也可以自己管理,並不代表全由微軟處理。

微軟提供ESB和ISB兩種服務匯流排,是希望方便企業選擇適合的方案。文⊙李延華


觀點:基礎設施租賃是自然的發展,也是大膽的嘗試

微軟與Amazon相繼推出租賃Web Services/SOA基礎設施的服務,長期關注Web發展的BEA大中華區SOA首席顧問蕭百齡,針對此一發展趨勢與iThome暢談了他的觀點:

Internet Service Bus已初步具備Web services/SOA基礎設施租賃的雛形,但距離實際可以運行的條件,仍需等待伺服器軟體成熟,計算中心具備極高的可用性(Availability),例如 99.999%的正常運行時間。再加上市場成熟、客戶接受,還需很長的時間。

ISB 在功能上比較接近 AWS (Amazon Web Services) 中提供的SQS(Software Quality System),整體而言,與起步已一兩年、具備佇列、資料庫、虛擬機等、功能齊備許多的AWS,則仍有相當差距。

不難想像,Web Services/SOA基礎設施租賃是很大的投資,Amazon要等到轉虧為盈,至少是兩三年以後的事。如果投資非常大,但兩三年內不見利潤,從股東的角度來看,怎能不擔心?

根據最近一期的財報,Amazon對AWS營運,只簡單提到有幾十萬的註冊開發者,資料庫儲存了幾十億個物件,但卻不提損益情形。這就像梅鐸的新聞集團一樣,買下了MySpace,但現在MySpace在財報中,還只能隱含在「其他雜項收入」中,是占非常小的比例。

對於AWS以及它所試探的潛在市場(Web 2.0/SOA基礎設施租賃),我的基本立場大勢所趨、樂觀其成,但如果從投資與管理的角度,這的確是比較大膽的嘗試。

服務基礎設施的租賃,可以視為是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之後,下一個自然的發展。當位於堆疊上層的應用例如CRM、SFA等被租用後,接下來就是下層的中介軟體基礎設施。Salesforce.com已經推出的Apex 平臺正是最好的例子。整理⊙李延華

蕭百齡簡介:網路筆名勞虎,現任BEA大中華區SOA首席顧問工作,長期透過部落格──「勞虎跑得快」,分享個人對Web技術發展的觀察。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