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旅途會與eBay商品知識圖譜結合,形成顧客興趣圖譜。接著,eBay會根據興趣圖譜,來推論出顧客可能有興趣的商品,而非只是推薦分類上相近於主商品的品項。(圖片來源/eBay)

想像一個Lebron James球迷,在eBay購買了一雙該球員聯名的球鞋,這時,如果eBay推薦系統是一個老練的推銷員,應該要推薦什麼商品給他?

答案很可能不會是再一雙球鞋,而是介紹其他Lebron James蒐藏品,像是球員卡、珍藏版畫,或是其他連顧客自己都不知道存在,但可能會有興趣的周邊商品。這是因為,比起短時間內購買一堆球鞋,看到每個有趣的小東西都買一份,更符合一般人消費習慣。

「70% Gen Z認為商品探索是網購最棒的環節。」eBay AI長Nitzan Mekel-Bobrov笑道:「我跟年輕人至少在這點上有共識。」不過,eBay並沒有Lebron James這個商品分類,商品相似性推薦系統無從得知這些商品之間的關聯性,因此這位球迷不會有機會發掘偶像各式周邊商品,而是看到一整排自己已經買過的球鞋。

為了使推薦系統能像老練推銷員一般觀察,並勾起顧客興趣,eBay必須要轉移到以顧客為切入角度的新推薦典範。要做到這點,Nitzan Mekel-Bobrov認為,必須理解顧客興趣,同時熟知自家商品。這也意味著,eBay推薦系統典範轉移不須摒棄過往相似性推薦時代的技術建設,而是以過往累積的商品理解為基礎,加入顧客觀察,來綜合判斷應推薦商品。

新舊典範的關鍵差別是判斷商品關聯性的角度。以往做法是假設商品相似性等於關聯性,將顧客行為化簡為靜態的商品或商品分類數據,再匹配鄰近分類商品。

新做法則是從顧客行為出發,推論他們如何認知商品關聯性。這個關聯性是多元的,不只注重相似性,也可能是任何其他能連結起商品的概念。

為了做到這點,eBay勾勒出顧客旅途,從看似無關的行為中,猜測背後購買興趣,再動態推薦相關商品。這也意味著,隨著系統對顧客了解更深,同一個顧客在旅途不同階段瀏覽同一件主商品,可能會看到不同的推薦商品,且這些推薦商品不會受到eBay預設分類方法限制。

為了打造這種超級個人化的商品探索體驗,近一、兩年,他們開始大力研究,如何進一步從顧客數據挖掘出更多有用資訊,來強化商品推薦機制。

從顧客行為數據回推推薦效果,而非相似性

新典範下,eBay開始更深入的分析顧客行為數據,並用來強化推薦效果。一個例子是,增加顧客行為數據維度,來改善相似商品廣告欄位的推薦效果。

這是一個依據成交金額來抽成廣告費用的促銷廣告版面,當顧客瀏覽A產品,透過這個廣告推薦,實際購買了B產品時,才將A產品與B產品視為有關聯,作為後續相似性推薦的重要參考。當其他人看了A產品,也會推薦B產品給他。若沒有完成購買行為,則一律視為無關聯性。

這種高度聚焦於購買行為的設計,雖然能有效帶來購買轉換,不過也衍生出3個問題。

第一是偽陰性問題。通常,顧客頂多只會從推薦欄位中購買一件商品,其他商品就算具有高關聯性,也會被標註為無關聯性。再來,購買行為相較於其他顧客行為,數量更加稀少,因此可以用來強化推薦系統的數據也相對少。第三,此機制沒有考慮到其他類型行為,也可能代表不同程度的購買興趣。

eBay嘗試加入更多過往顧客行為到推薦模型中,來因應上面3個問題,不過還要得客服兩個挑戰,首先,要判斷哪些行為標籤具有足夠影響力,應該納入考量。接著,要賦予這些行為適當權重,否則推薦效果反而會低於原本設計。

為了解決這2個挑戰,eBay根據不同行為標籤與標籤超參數組合,訓練出2,000個以上的模型來投入實驗,並且分開測試網頁版商城及行動App商城,才決定點擊、加入購物車、開價、點擊馬上購買按鈕、加入觀察清單、購買等行為標籤以及其權重,並將新模型投入全球商城中。

不問推薦商品與瀏覽中的主商品多相似,只問顧客有沒有興趣,來決定推薦排序,這便是新典範中,以顧客角度觀看商品的精神。

以顧客旅途為出發點,打造更即時、更不受既有認知限制的超級個人化體驗

不只要從一系列相似商品中,根據顧客歷史行為進一步推測顧客興趣程度。eBay還要分析顧客在整個eBay商城中的旅途,即時找出其興趣,推測此顧客眼中如何看待商品關聯性,並用來這個角度來分類商品,進行推薦。

eBay舊有推薦法蒐集的顧客行為不多,主要是顧客點擊、購買及搜尋數據。為了更深入分析顧客興趣,他們將顧客商城內的行為整理成63種事件,分別屬於探索、商品清單、瀏覽、搜尋、決策、支付、送貨、再訪8個階段,以此來勾勒出顧客旅途。

eBay不只會紀錄這63種事件的發生時間,再轉化為事件順序嵌入向量(Sequence Embedding),還會進一步紀錄每個事件的持續時間,轉化為時間嵌入向量(Time Embedding)來代表此事件的重要性。

接著,他們將兩著結合成點擊流嵌入向量(Click Stream Embedding),再與自家商品的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比照,動態形成興趣圖譜(Interest Graph),來推論商品對於顧客來說,可能有哪些關聯性。

Nitzan Mekel-Bobrov說,事件順序及時間嵌入向量都是利用雙向長短記憶網路(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計算出來的,需要耗費巨大運算資源,因此業界通常不會做到如此精細,但eBay認為,這對於深度且即時了解顧客興趣至關重要。

系統會根據這些動態推論的顧客興趣及關聯性,產生商品分類,作為推薦依據。這樣一來,便能跳脫原本eBay用相似性建立的商品分類,每一個顧客都會有專屬自己的分類方法。

新做法不只使eBay能擺脫自己分類觀點的限制。Nitzan Mekel-Bobrov補充,顧客數據分析到如此精細,可以做到所謂「多方向性」的顧客興趣理解。

「一般的個人化是單方向的作法,數據累積越多,越有可能累積到錯誤或過時資訊,而且系統不容易及時遺忘這些不適用的資訊。」他補充,像圖文向量的「顧客向量」就是一種靜態資料,取得後要更新很難,若可以更即時了解顧客興趣,便更容易根據顧客旅途來快速反應,增加、移除或修正系統對於顧客興趣的了解。

例如,系統雖然一開始判斷顧客喜歡玩具相機,當顧客點擊更多復古木製玩具類相機,系統便會更新對興趣的理解,改認定對方喜歡復古木製玩具相機,在這個過程來累積顧客興趣理解,增加或修正興趣標籤,這是一種個人化的優化方向。

不過,當顧客開始點擊更多非相機類的復古木製玩具時,系統便會移除相機這個標籤,改為判斷顧客興趣是復古木製玩具,移除顧客興趣標籤,這是與前一個優化方向相反的作法,透過排除噪音來提高個人化。顧客若點擊其他材質的玩具,或是對特定類型復古木製玩具展現興趣,系統對顧客興趣理解也可以「橫向」移動到其他類興趣的標籤。「這些移動都是根據動態產生的顧客興趣圖譜,而不是預定義的商品分類。」Nitzan Mekel-Bobrov強調。

追蹤顧客探索旅程的每一個行為,透過多種優化做法來更新對顧客興趣,正是eBay發展超級個人化的關鍵一步。

 相關報導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