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因應資料科學家就業市場的廣大需求,微軟與資策會今日宣布共同合作,培育資料科學家的人才,資策會將微軟MPP的資料科學家線上課程引進臺灣,利用開源開課平臺OPEN edX來提供中文化影片的線上課程,內容聚焦於雲端運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來培養資料科學家的人才。資策會也成為在大中華區首家推廣「資料科學家」線上培訓與認證課程的微軟授權教育訓練中心。

微軟大中華區營業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康容引述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將數據比喻為新的電力,由於以往隱形、看不見的資訊,現在都能透過許多管道來收集,尤其對企業來說,以往收集消費者的回饋,要花許多時間和成本,現在,透過社群媒體的管道可以讓收集數據變得更簡單。

不過,即使現今大數據和雲端服務的分析工具如此盛行,康容表示,大數據的分析還是需要仰賴了解數據的人才,來建立分析模型。面臨數位轉型帶來的衝擊,許多產業都紛紛投入人工智慧、數據分析等領域,臺灣就有超過10萬位的資料科學家職缺,但是,根據微軟統計,目前卻只有1,800多位的資料科學家,因此,微軟與資策會聯手,在臺推出資料科學家培訓與認證計畫。

微軟亞太地區資料科學總監Graham Williams認為,資料科學家的工作即是利用資料解決問題,將數據變成資訊,資訊再變成知識,最後再將得到的知識帶到企業,來協助企業解決問題。他也指出,要成為資料科學家要具備以下5項技能:

1.有程式撰寫的能力

2.跨領域的專業能力

3.了解商業運作模式

4.良好的數據溝通和可視化能力

5.要有創造力

其中,程式撰寫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由於資料科學家要創造出分析的模型,程式撰寫的能力是必要的,而數據溝通和可視化能力則是透過分析工具找出數據的價值,再將資料可視化的結果呈現給企業,最後,Graham Williams也坦言,創造力是最難的技能,資料科學家要像偵探一樣,從巨量的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資訊。

根據微軟調查企業資料科學家所需具備能力,微軟設計出一系列資料科學課程,分別是9門主要學習科目和1項專案,課程內容包括雲端運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全程大約為250小時。培訓計畫中的9門學習科目可歸納為基礎課程、核心資料科學、應用資料科學三大階段,共250個小時的線上課程,完成所有課程後,再完成一項大數據的專案,通過審核即可取得認證。資策會將這套線上課程影片字幕中文化,不過講義和課程介紹仍是英文內容,另外,申請每一科目的課程證書也需付費99美元。

其中,9門學習科目,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擅長的工具選擇課程,例如,基礎課程中的資料分析與視覺化,可以選擇Excel或是Power BI,核心和應用資料科學的課程,也能讓使用者選擇用R語言或是Python來撰寫演算法。

圖片來源:資策會

不過,資料科學家並不是一開始就能直接入行,目前業界資料科學家的徵才條件,大多數需要有實務的分析經驗,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課程研發經理表示,尚未有經驗的工程師,可先從團隊中的數據工程師開始累積經驗,負責收集和整合數據,慢慢地進到數據分析,最後累積足夠的分析經驗,擁有數據的洞察力後,再成為資料科學家。

目前許多企業面臨數位轉型的衝擊,就連傳統產業也開始著手轉型,擁抱人工智慧的技術,微軟營運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磯貝直之表示,日本的豐田汽車,從傳統的汽車業跨足科技產業,建置了與客戶互動的資料庫,收集並分析數據,協助商業行銷決策。

康容補充,傳統產業要跨足到人工智慧等科技,將會面臨3大挑戰,包括IT部門需要更多的開發人員來管理數據、要使用新的工具來分析數據,除此之外,還需要有資料科學家不斷地更新數據和維護系統。他也建議,企業可將自家的數據,結合政府的開放資料,像是Ubike、公車和捷運的使用量,來進行分析。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