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大產業中,政府機關與學校是最積極採用ChatGPT與相關GPT類LLM技術的產業,高達26.1%,平均每4家政府機關或學校,就有一家機構想要採用。其次另一個政府機關今年要積極採用的新興科技是DevOps,也將近有2成4的採用率。

不過,政府機關的AI成熟度在6大產業中,屬於中間群,高達3成政府機關仍處於規畫階段,也有近3成(28.6%)政府機關開始嘗試和驗證AI應用的可行性,只有2成政府機關開始將AI運用到正式環境,能夠擴大運用的政府單位更少,只有2.9%。這意味著,政府機關雖然積極想要擁抱ChatGPT,但大多停留在計畫或驗證階段,原本政府機關在正式服務中整合AI的單位就不多,雖然受到爆紅ChatGPT影響而有意願,但是多處於嘗試性的採用。

這個高度積極適用ChatGPT的傾象,可以從另一個新興技術採用情況來驗證,從今年5月進行的CIO大調查結果可以看到,政府機關想要採用負責任AI的單位竟然是0%,雖然可能有少數有意採用的政府機關,不在調查樣本範圍內而導致這個結果,但是這個調查結果的確反映出,政府機關與學校對於負責任AI的採用意願非常低。不像其他今年同樣積極擁抱生成式AI的產業,金融業、服務業,在大舉擁抱ChatGPT的同時,也開始重視負責任AI。

為何,政府機關對於負責任AI的採用率這麼低,一方面是多數政府機構的AI應用階段還在摸索期,無暇考慮到更進階的負責任AI規劃,另一方面,則是正在等待一個由上而下的公版AI採用指引的訂定。行政院早就提出要訂定AI基本法與AI使用指引的規劃,在去年規劃今年AI計畫時,或是在今年5月執行調查當時,政府機關IT多數還在等待這份指引的發布,因此,對於負責任AI的採用率偏低。

但這也意味著,隨著行政院在今年8月底,正式通過了所屬機關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好,這份短短只有10條的「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對於政府機關內部AI可用和不可用的原則,有了更清楚的規範方向,更重要的是,在指引中授權政府機關可以訂定各自AI內部規範的法源,

指引第一條就要求,使用生成式AI提升行政效率時,必須避免帶來的國家安全、資訊安全、人權、隱私、倫理及法律等風險。這一項規定就等於全面要求任何有意採用生成式AI,如ChatGPT的政府機關,必須採用負責任AI的相關作法。直接將這一類新興技術的採用率,提高到100%,每一個單位都得重視。

這份指引適用範圍不只政府機關,還擴大到公營事業、公立學校、行政法人及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都會受到影響。

也要求政府機關不可以完全信賴生成的內容,沒有經過確認,不能直接作為行政行為或當成公務決策的唯一依據。這就界定出生成式AI作為輔助而非主要決策的依據,甚至在業務執行時若使用到生成式AI,還必須有適當揭露,告訴民眾這項決策或這項業務作法(文件)使用了生成式AI來輔助。這些都是提高AI負責任程度的規範。高達3成政府機關正在嘗試和驗證AI的階段,這份指引讓他們可以更安心也更有方向的將相關AI實作到正式環境中,可以預期,明年政府機關和學校的AI正式應用,會有一波爆發潮,值得期待。

除了生成式AI,開發維運一體化的DevOps是今年政府機關的另一個重頭戲。不只反映在新興技術採用率飄高之外,也可以從政府機關今年高額DevOps預算看到這股採用趨勢。

政府機關2023年的DevOps投資高達5,857萬元,遠高於其他產業。為何這麼高?這幾年政府機關大力擁抱零信任的政策方向,不只反映到資安,也開始影響到政府部門的開發能力,因為政府資訊系統為了支援零信任,從應用程式開發開始著手,引進設計資安思維(Security by design),在開發階段就整合更強固的身分證驗證機制,例如這兩年政府機關積極採用FIDO身分驗證,今年有23.9%政府機關要採用,這項新興技術採用率僅次於ChatGPT和DevOps,而且比AI/ML應用的採用率還要高。這就進一步帶動政府IT積極引進現代化開發方法DevOps和資安整合,也就是DevSecOps的需求大增。

而且不只是開發工具的現代化,政府部門也同步展開IT現代化,擁抱容器化基礎架構和雲原生技術,這些相關的現代化轉型投資,被打包成了一個大型的DevSecOps專案,今年多達15.2%的政府機關學校要採用DevSecOps。因此,在這兩年,有些政府一級機關的DevOps相關預算大幅提升,因此而拉高了我們調查數據的平均值。政府部門在數位部的推動下,有多個機關都開始嘗試雲原生技術,先導入到少數新系統專案來練兵,讓政府IT逐漸熟悉這樣的現代化開發技術。

不過,政府部門IT的DevOps能力,平均比其他產業來得低。政府部門這年在DevOps工具鏈和雲原生基礎架構的投資,也開始逐漸發揮效果。我們從去年開始,在大調查中也引進了國際衡量DevOps績效的DORA指標,可以看到政府部門的DevOps能力比去年略有提升。今年數據開看,臺灣政府機關和學校的DORA指標,高達65.4%的政府IT屬於中階團隊,也就是關鍵AP部署頻略約每個月一次,每次更新準備時間至少要1個月,一但更新出錯的系統復原或版本回滾時間,至少要1天,變更失敗率在16~30%之間,也就是約6次更新會有1到2次失敗。目前約2成3的政府部門達到高階團隊的DevOps能力。

但是,低階DevOps團隊的比例,從去年的10%,今年減少到5.2%,DevOps精英團隊的比例,更從去年的抱零,今年提高到7.7%,例如可以做到按需部署、一小時完成更新準備、若有出錯也可以在1小時內復原的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門CIO自認採用平臺工程的比例,遠高於其他產業,達到15.2%的比例。政府部門向來因為IT人力有限,習慣建立共用元件、共用開發平臺、通用開發範本或公版配置的作法,等於有一套共用或通用的開發規範,來減少開發工作的負擔,也往往會建立一個開發資源的入口網站,這個做法的精神,就像是國外崛起的開發平臺浪潮想要降低開發認知負載,因此,在大調查中,才有如此高的平臺工程採用率,不過,臺灣政府機關的平臺工程作法,跟國外作法還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國外的開發者平臺以自助式平臺設計為主,盡量讓開發者透過友善GUI介面、容易操作、高度自動化的方式來進行。

政府機關的開發者平臺,大多是以傳統開發技術所實現的共用元件和工具,還需要進一步導入雲原生技術和容器化技術,才能實現基礎架構程式碼化,來打造出現代化技術、自助式服務的開發者平臺,這也是政府機關為何擁抱DevSecOps,也需要連帶翻新基礎架構的緣故。

圖表說明:34項新興技術分為四類,包括了「IT基礎架構」、「AP架構與開發」、「Data與AI」和「新興科技」,再按照近兩年熱門程度變化,分為四個圈,每個圈中的技術代表不同的等級:爆紅技術(連續兩年排名上升5名者)、主流技術(今年預估採用率超過12%)、崛起技術(今年預估採用率低於12%)和最外圈是退燒技術(連續兩年排名下滑5名者)。同一圈中2023年預估採用率越高者越靠近核心。紅色三角形代表今年採用率增加(增加超過50%者2個紅三角,超過100%者3個紅三角,破200%以上則標示4個紅三角),綠色三角代表該項今年採用率下滑(下滑超過20%者2個綠三角,下滑幅度破40%則標記3個綠三角)。位於第四圈外者今年採用率0%,並標記黑三角。
資料來源:2023 iThome CIO大調查,2023年7月。

 執行說明  大調查執行期間從2023年4月20日到5月10日,對臺灣2千大規模大型企業、iThome歷屆CIO大調查企業、政府機關、大學的IT與資安主管,進行線上問卷,有效問卷407家,其中 68.5%填答者為企業IT最高主管。

 相關報導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