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這是第一份依據企業實際採用動向,歸納而成的新興技術採用雷達圖,用來呈現臺灣企業對不同新興技術的真實採用現況,可作為其他企業採用的參考。從416家有效樣本企業,對31項新興科技的採用情況,製作出這張雷達圖。

參考業界知名企業IT顧問公司Thoughtworks的技術雷達圖設計形式,來設計臺灣第一份企業新興技術雷達圖。Thoughtworks由技術專家評審每一項技術,來決定該項技術的推薦採用強度的四個等級,但iThome新興技術雷達圖則改由數據說話,在今年大調查中,由IT主管自填已經採用和今年想要採用的技術,再依據企業採用率高低和技術採用率排名變化,來設計這份雷達圖,並分為四個等級,爆紅、退燒、主流和崛起,來供企業參考。

列入爆紅的技術,代表了這兩年排名快速上升的新興技術,出現了許多想要採用這項技術的企業,相對的,退燒技術則是指,採用率排名大幅下滑的技術。而主流和崛起這兩類,則可以用來了解企業今年的採用意願,主流類新興技術是今年較多企業採用的技術。

爆紅技術是CIO需要關注和了解其未來潛力和可能價值的技術,而主流技術則是會逐漸成為許多企業必備採用的項目,還沒有採用的企業反而可以思考,是否自己也有跟進採用的需求。

我們將31項新興技術分為四大類,方便比較同一類技術的採用動向,包括了IT基礎架構、AP架構與開發、Data與AI,其餘無法歸納到上述三類者則統一納入新興科技類。第一類IT基礎架構包括了SDDC軟體定義資料中心、邊緣運算架構、多雲混合雲架構、無伺服器架構、5G專網、K8s和容器技術還有用AI來優化維運的AIOps等七項。第二類AP架構與開發則與開發技術或企業架構設計相關的新興科技,包括了中臺架構設計、微服務架構、Open API架構、敏捷開發、DevOps、CI/CD(持續整合與持續交付)、DevSecOps、GitOps,以及LowCode/NoCode開發工具。第三類則是泛Data和AI技術相關的技術,包括了大數據分析、AI/ML應用、行動AI應用、RPA流程自動化、AIoT、資料湖、數據網格(Data Mesh)以及MLOps等8項,其餘新興科技則包括了FIDO網路身分識別、AR/VR(元宇宙)、SRE(網站可靠性工程)、混沌工程、區塊鏈、SBOM軟體物料清單以及當紅的碳足跡儀表板。

依據2年企業對各項技術的採用率排名變化,我們先找出2年排名暴增超過5名(超越5項技術)的爆紅技術,以及排名劇烈下滑(2年衰退超過5名)的退燒技術。有6項新興技術列入了2022年的爆紅技術,包括了行動AI應用、LowCode/NoCode開發工具、FIDO、5G專網、碳足跡儀表板和無伺服器技術。其中又以碳足跡儀表板,今年採用率成長了480%之高,是今年快速爆紅的新需求。

而退燒技術則包括了SDDC軟體定義資料中心、Open API架構、GitOps和區塊鏈。退燒技術不代表這些技術不重要,而是企業對其他技術的需求更高,超越了這些退燒技術,例如隨著無伺服器技術和容器化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企業對本地機房的依賴也慢慢減少,連帶降低了採用以VM技術為基礎的SDDC解決方案的需求。而區塊鏈今年採用率雖仍有微幅成長,但在排名上,兩年共下滑了5名,其他新興技術的採用率成長速度強勁,紛紛超越了區塊鏈技術所致。

除了爆紅和退燒技術之外,其餘新興技術,則不按照排名分類,改以今年採用率高低進一步細分為兩群,超過15%企業採用的技術項目列為主流技術,其餘則納入崛起技術。在雷達圖中,更用相對位置來呈現採用率高低的差異,同一圈技術,越靠近中心點的技術,代表其採用率比靠外側的項目更高。三角形則用來表示採用率成長幅度,紅色代表增加,而綠色代表下滑,例如AP架構與開發類今年預估採用率比去年高了57%,以2個紅三角強調,提供企業更多評估這些新興技術的參考。

越來越多擁抱多雲混合雲架構,從去年15.9%企業,增加到今年的19%,每五家就有一家採用這個架構。這也意味著企業資訊架構需要有能力在公雲和本地機房之間移動,這也驅使更多企業擁抱雲端原生技術,例如企業採用K8s和容器化技術的比例,從去年13%增加到今年的16.3%,AP容器化比例約18.8%,今年也持續增加到21.4%。甚至,有不少企業大動作重新調整資訊架構,更輕量化的微服務架構今年採用率暴增,從去年的9.6%,今年增加到15.1%,等於2千大企業中,每七家就有一家開始採用。有些企業用於新專案,另有也有少數將原有的大型單體架構砍掉重練。

不過,隨著資訊架構擁抱雲原生架構,雖然AP擴充可以更有彈性,但也意味著維運的複雜度更高,微服務架構帶來了的維運挑戰,也讓IT更加依賴DevOps流程和相關自動化工具鏈,從今年調查也看到DevOps和CI/CD的採用率持續上升。更高度自動化的開發流程,也帶來開發流程的安全需求,也可以看到DevSecOps架構的崛起。

透過自行破壞來強化系統韌性的混沌工程做法,這幾年也開始在臺灣崛起,雖然採用的企業仍然只有0.5%,但比去年多了一倍以上,更多企業隨著雲端原生架構和自動化維運技術逐漸完善之後,開始想要更極致找出系統可能的單點故障瓶頸或潛在問題,開始嘗試這個國外逐漸成為大規模雲端服務維運關鍵手段的混沌工程做法。

 問卷執行說明  CIO大調查執行期間從2022年7月1日到29日,對臺灣大型企業、歷屆CIO大調查企業、政府機關和大學IT與資安主管進行線上問卷調查,有效問卷416家,其中69.3%填答者為企業IT最高主管。

 相關報導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