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在二○○五年出版的《大崩壞》(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Succeed or Fail)中敘述澳洲農業發展的故事,歐洲人在十九世紀殖民澳洲,發現了一塊相當肥沃翠綠的大地,他們認為眼前的是常態,將會無止盡地持續下去。於是,他們在這片看似肥沃的土地上大舉投資於開發農場和牧場。

但是,不出一、二十年,現實的打擊出現,農民發現澳洲的氣候實際上遠比他們最初以為的乾燥,他們當年抵達這片新土地時,正好幸運(或者,該說是不幸)地遇上氣候的「金髮女孩時期」(Goldilocks period),所有條件正好有利農業發展的甜蜜時期。在今天的澳洲,你仍然可以發現早年錯誤投資的遺跡:一片荒漠中殘存被廢棄的農舍。

黃金年代的終結

我們有很好的理由推斷,美國經濟的金髮女孩時期同樣也接近尾聲。生產力提高和工資上升之間的共生關係在一九七○年代就開始瓦解,以二○一三年來說,生產線或非技術勞工的平均實質薪資(經通膨調整後)比一九七三年時低了約一三%,然而住屋、教育、醫療等大額項目生活成本卻高漲。

所得不均情形也惡化到了一九二九年以來最嚴重的程度,很顯然,一九五○年代,生產力提升的利得有部分進了勞工的荷包,但如今這些利得幾乎全進了企業主和投資人的口袋。美國的國民所得中,勞動所得的比例急劇下滑,而且顯然在持續下滑中。美國經濟的金髮女孩時期已經到達終點,面臨了新的時代。

在新時代,勞工和機器之間的關係出現根本的改變,最終將挑戰我們對科技的一項基礎假說:機器是提高勞工生產力的工具。在新時代,機器變成勞工,勞動力和資產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

這一切演進的背後驅動力,是電腦科技的高速進步。多數人現在都已熟知「摩爾定律」(Moore's Law),電腦演算能力大約每十八個月至二十四個月就會提高一倍,但不是人人都充分理解這種進步的速度。

想像你啟動車子後,一開始時速五英哩,一分鐘後速度加倍至十英哩,一分鐘後再加倍,之後繼續加倍。驚人的不只是時速不斷加倍而已,還有你的行進哩程。

想想看,二十七分鐘後,車速將有多快,你在最後那一分鐘將行進多少哩程。積體電路於一九五八年問世後,電腦演算能力大約就翻倍了這麼多次。目前正在發生中的革命並不是因為加速本身,而是因為這種加速已經持續太久了,以至於我們可預期的累積進步程度非常驚人。

回答上述問題,你的車子加倍速度二十七次後,時速將達六七一百萬英哩,在最後那第二十八分鐘,你將行進超過一一○○萬英哩。以這種速度行駛五分鐘左右,就能把你送達火星。這大致就是自積體電路於一九五○年代末期問世並開始持續快速發展後,現今資訊科技所達到的境界。

我們以為很安全的工作也有風險

一直以來,社會普遍認為自動化構成的就業威脅主要是針對教育程度低、技術水準較低的勞工,因為這類工作往往例行(routine)且重複(repetitive)。但是,在你安於這種見解之前,請先思考科技的發展速度。曾經,一提到「例行固定」的職業,我們會聯想到組裝線的工作,但今天的現實已大不相同。許多大學畢業的白領階級勞工將發現,在軟體自動化和預測性電腦演算能力繼續快速提升下,他們的工作也岌岌可危。

事實上,說到最可能受到科技發展威脅的工作,「例行固定」的工作可能不是最好的說法,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可預測性」(predictable)的工作:別人能不能藉由查看你執行過的所有事務,學會你的工作?若是的話,那麼有朝一日,很可能有一套電腦演算法能夠學會你絕大部分,甚至所有的工作。尤其是在「大數據」科學持續發展之下,這種可能性益增:組織收集每一個營運層面的巨量資訊,累積的大量職務相關資訊,就等一套智能機器學習演算法問市,開始深入分析和學習其人類前任者留下來的記錄資料。

伴隨機器取代可預測性質的工作,勞工將面臨一項空前的挑戰。過去,自動化科技往往較專業,一次只顛覆一個產業的就業市場,勞工能想辦法轉換至另一個新興產業。但現今的情形非常不同,資訊科技是通用型的科技,它的影響將是大範圍的,幾乎現存的每一個產業的勞力需求都可能因為新科技而降低,而且,這種轉變可能發生得很快。在此同時,新興的產業幾乎自誕生開始就採用強而有力的、節省勞力的科技,例如,Google 和Facebook 之類的公司在變得家喻戶曉、達到高市值的同時,員工數相對於其規模和影響力而言可說是非常少。我們有充分理由可以預期,類似情境將在近乎所有的未來新興產業中上演。

這一切顯示,我們即將面對經濟與社會的巨大轉變,過去對勞工和準備踏入職場的學生提供的建議可能不再管用。很多人即使做對了每件事,追求更高的教育和取得更多技能,仍然無法在新經濟中找到穩固的立足點。

除了長期失業和低就業率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結構可能造成的衝擊,我們要付出的經濟代價也很大,生產力、工資上升、及消費支出增加這三者之間的良性迴路將瓦解。其實,這種良性反饋作用已經嚴重降低了:我們面臨的不均狀況並非只發生於所得方面,也發生於消費方面,目前,美國所得最高的前五%家庭囊括了總消費支出的近四成,幾乎可以斷定,這種消費集中於高所得群的趨勢將會持續下去。工作依舊是把購買力送達消費者手中的主要機制,倘若這機制繼續被侵蝕,我們將面臨有購買力的消費者太少而無法繼續在大眾市場經濟中驅動經濟成長的局面。

資訊科技的進步正把我們推向一個引爆點,這引爆點終將使整個經濟體系的勞力需求明顯降低。但是,這樣的轉變未必會在所有產業以一致、可預期的方式展開,截至目前為止,高等教育和醫療產業是經濟體系中相對沒有被科技破壞力影響的產業。但諷刺的是,就因為科技還未能破壞這些產業,導致醫療和教育的成本提高,反而可能加劇其他領域的負面衝擊。

當然,科技並非獨力影響及形塑未來,它將和其他重大的社會與環境挑戰交織作用,例如人口老化、氣候變遷、資源枯竭等等。常有人預期,伴隨嬰兒潮世代退出勞動市場,最終將出現勞力短缺,這可以有效抵消、甚至勝過自動化造成的衝擊。快速創新也常被視為一股對抗力量,有可能減輕、甚至扭轉我們對環境加諸的汙染與破壞。但是,許多這類假說是建立在不確定、不穩固的基礎上,現實一定遠比我們所想的更為複雜。嚇人的事實是,若我們未能認知科技進步的含義與影響,並且開始思索因應之道,人類未來可能面臨所謂的「完美風暴」:不均的惡化、科技進步導致的失業、以及氣候變遷,這些現象將同時發生,並且交互作用,使彼此擴大與增強。

在加州矽谷,「破壞性科技」(disruptive technology)是個經常被隨性使用的詞,沒有人懷疑科技具有破壞整個產業、攪亂特定經濟部門和就業市場的力量。但我提出的疑問牽涉更廣大層面:科技的加速進步會不會顛覆我們的整個體系,以致於我們可能需要結構性的變革,才有可能繼續繁榮?(摘錄整理自前言)

 

被科技威脅的未來(Rise of Robots)

馬丁‧福特(Martin Ford)/著;李芳齡/譯

天下雜誌出版

售價:400元

 

作者簡介

馬丁‧福特(Martin Ford)

矽谷軟體開發公司創辦人、趨勢先驅。在電腦設計和軟體開發領域有超過二十五年經驗,經常擔任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技發展的專題演講人,常在《紐約時報》、《財星》雜誌等知名媒體發表相關領域文章。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