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儲存應用領域,對於雲端服務環境的支援是目前各家廠商的重頭戲,在這之前,已迎來一波波軟體定義儲存的風潮,近幾年來,儲存系統廠商最初是主打混合雲,後續更是積極在各大公有雲服務業者的布局,相對地,公有雲業者本身也在發展與提供儲存服務,雙方可說是既合作又競爭。

為了追蹤這樣的態勢,我們的技術主筆張明德從2018年底以來,就持續發表雲端儲存服務的相關專題報導,從最初的 〈新世代混合雲儲存的興起〉,到隔年4月底發表的〈雲端儲存陣列〉、11月報導的雲端儲存的多元化面貌,著重介紹的面向是相關重要廠商與各種解決方案的發展。

今年開始我們決定針對不同的公有雲儲存服務類型,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希望能夠為逐漸升溫的企業上雲需求,為大家提供更多規畫儲存配置的參考。

於是,1月底我們發表了〈透視公有雲區塊儲存服務〉這篇報導,以此對應企業在內部環境普遍建置的區塊儲存應用架構,也就是本機直連儲存裝置(DAS),以及SAN網路儲存,對於企業在租用執行個體(instance)的同時,也能了解虛擬儲存裝置搭配選擇。

至於,11月底周刊1001期刊登的〈透視公有雲檔案儲存服務〉,則是聚焦在NFS/SMB檔案共享存取服務的應用(但並非Dropbox、OneDrive這類個人端檔案共享與同步服務),同樣是企業上雲所必備、必知的。而經過這兩次的報導,我們已確立了檢視公有雲儲存服務的框架:首先是確定各家公有雲這類型服務的基本區分,包含主要項目與存取協定;第二是探討儲存空間的擴展性(容量的上下限、手動或自動擴展),以及效能區分(資料傳輸率與IOPS);第三是檢視可靠性(Reliability),以及可用性(Avaliability),分析提供的資料保護方式(備份、快照、遠端複製);第四是機密性與安全性,包含存取管制與加密功能。

基本上,我們未來將繼續透過這4大面向來分析雲端儲存服務,而且,下一步會針對公有雲提供的物件儲存服務來加以探討。當初我們再決定報導順序時,其實也一併考慮到企業上雲的顧慮,雖然物件儲存是公有雲儲存服務最先被世人關注與大量應用的類型,但我們還是決定先針對企業較熟悉、最常使用的區塊儲存,以及檔案共享儲存來介紹,畢竟,這兩種服務的發展較晚,技術門檻較高,而將較多人熟悉的公有雲物件儲存服務,置於末段的報導規畫。

這種考量的另一個原因,也跟企業級現行儲存系統的需求量多寡有關,以內部IT環境而言,區塊儲存與檔案共享儲存最為盛行,許多伺服器應用系統與資料庫都用得上,這也是絕大多數企業的寫照。相對地,如果企業本身的IT環境是偏重網站、大數據/NoSQL的應用,此時,積極搭配自建或租用雲端業者的物件儲存環境機會較大。

無論如何,就現今企業儲存架構的規畫而言,這三種儲存服務的應用都可能需要多加了解,因為在私有雲、混合雲、公有雲的環境當中,或許都有機會需要建置或搭配相關的產品或服務,而供應端可以是IT廠商,也可以是公有雲業者。以IT廠商為例,由於面臨多種技術與廠商的競爭,如今有些大型廠商能提供多種選擇,像是:外部儲存設備、虛擬儲存應用設備、軟體定義儲存系統、超融合基礎架構設備,以及雲端儲存陣列、雲端NAS整合應用設備,甚至是可以基於用量來計費的訂閱服務。

而對於公有雲業者而言,過去他們本身所提供的儲存服務,雖然擁有強大的擴展性與彈性計價,但功能多樣性或許仍比不上在企業IT經營已久的廠商,不過,還是能與這些儲存廠商保持共同合作的關係,幫他們將現行產品移植到公有雲、建構更多元的混合雲應用,同時,雲端業者也將持續發展與擴充自家的儲存服務,吸引更多個人、組織、企業、廠商採用公有雲架構。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