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Cisco AI Defense | 多輪提示攻擊 | 開源權重模型 | AI安全 | LLM
開源權重大型語言模型經不起多輪提示攻擊,企業採用安全風險浮現
Cisco研究顯示,多輪提示攻擊能使開源權重大型語言模型防護明顯下降,攻擊成功率介於25.86%至92.78%,為單輪測試2至10倍
2025-11-12
新聞 | 微軟 | Patch Tuesday | CVE-2025-62215 | 零時差漏洞
本週微軟發布11月份例行更新(Patch Tuesday),並指出其中有一項存在於Windows核心的資安漏洞CVE-2025-62215,已被用於實際攻擊
2025-11-12
Downdetector解析AWS大當機災情,超過60個國家與3,500家公司受到影響
在10月19日與20日,公有雲服務AWS的雲端區域US‑EAST‑1發生部分服務故障的狀況,後續導致數千家公司受到影響,網路測速與網路品質分析服務公司Ookla在22日發布報告,具體呈現災情的樣貌。他們根據旗下Downdetector收到1700萬份通報進行分析,總計影響超過60個國家、3,500家公司
2025-11-12
新聞 | google | Private AI Compute
Google推出Private AI Compute,在雲端提供裝置端等級的隱私運算
Private AI Compute的核心目標是讓雲端大型Gemini模型能夠處理高度敏感的個人資料,但資料只屬於使用者,Google也無法存取
2025-11-12
新聞 | 美國國會 | 國家駭客 | 思科 | 防火牆 | CVE-2025-20333 | CVE-2025-20362
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發布聲明證實,一個高明的外國攻擊者對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發動網路攻擊
2025-11-12
《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研究顯示,內容網站可以封鎖網頁爬蟲或機器人流量,但還無法正確辨識來自AI瀏覽器的流量,這讓AI瀏覽器能夠繞過站方的內容付費牆機制
2025-11-12
新聞 | Visual Studio 2026 | 微軟 | IDE | AI原生開發
微軟Visual Studio 2026正式登場,AI融入開發核心操作體驗更流暢
微軟正式推出VS 2026,大幅提升啟動與大型專案載入速度,並導入人工智慧原生開發體驗,整合Copilot分析器代理協助除錯與效能最佳化
2025-11-12
新聞 | 威聯通 | QNAP | Pwn2Own Ireland 2025 | CVE-2025-62847 | CVE-2025-62848 | CVE-2025-62849 | CVE-2025-11837
威聯通修補旗下產品一系列漏洞,其中漏洞挖掘競賽Pwn2Own揭露重大漏洞成為焦點
上週末臺廠威聯通(QNAP)對旗下多項產品進行修補,其中最受到關注的部分,是漏洞挖掘競賽Pwn2Own Ireland 2025找到的漏洞,這些弱點存在於QTS與QTS Hero、Malware Remover、HBS 3 Hybrid Backup Sync,以及Hyper Data Protector
2025-11-12
美國司法部控告陳志(Chen Zhi)創立的太子集團電匯詐欺及洗錢,要求沒收其非法所得比特幣,中國懷疑美國早在2020年就盜走這筆款項
2025-11-12
新聞 | SAP | CVE-2025-42890 | CVE-2025-42887 | SQL Anywhere Monitor | SAP Solution Manager | NetWeaver AS Java | CVE-2025-42944
SAP修補SQL Anywhere Monitor與Solution Manager近滿分漏洞
本週二SAP發布11月份例行更新(Security Patch Day),其中修補SQL Anywhere Monitor及Solution Manager近滿分資安漏洞CVE-2025-42890與CVE-2025-42887,成為本次修補的焦點
2025-11-12
新聞 | Terminal-Bench | Harbor框架 | 基準測試 | Stanford | Laude Institute
AI基準測試Terminal-Bench升級2.0,強化任務驗證提升代理評測可靠性
Stanford與Laude Institute發布Terminal-Bench 2.0基準測試與Harbor框架,提升代理任務驗證品質與可重現性,並引入雲端容器化環境支援強化學習與指令微調
2025-11-12
【資安日報】11月11日,尋找手機與行動裝置的功能遭濫用,北韓駭客Konni用於抹除受害者裝置
北韓駭客Konni為了濫用受害者的即時通訊軟體帳號,他們竟採取相當不尋常的作法,阻礙受害者察覺異狀,並拖延他們能奪回帳號的時間,其關鍵在於濫用Google尋找裝置的服務Find Hub
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