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帶來的衝擊,對台灣套裝軟體影響已漸漸顯現,1999年套裝軟體產值成長率已趨緩,主要套裝軟體業者也紛紛轉向網路發展,向應用軟體服務(ASP)、網路服務、電子軟體通路(ESD)甚至資訊家電(IA)方向前進,對台灣軟體業國際化也形成更嚴苛的挑戰。

網際網路帶來的衝擊,對台灣傳統套裝軟體影響已漸漸顯現,套裝軟體產值成長率已趨緩,主要套裝軟體業者也紛紛轉向網路發展,由早期開發網際網路軟體開始,漸漸朝向應用軟體服務(ASP)、網路服務、電子軟體通路(ESD)甚至資訊家電(IA)方向前進。

套裝軟體的出現起於「軟體有價」的概念,而由微軟(Mircosoft)集大成,經營模式類似製造業,由軟體業者製作出讓使用者容易自行安裝的版本,再包裝成套,大量複製出售,收入來自軟體的授權使用費及版本更新的升級費用。

然而面對網際網路帶來的巨大變化,原本即是數位化的軟體「產品」逐漸搬上網路,搖身一變成為各種網路服務,為軟體公司的經營帶來全面性轉變,包括產品、通路與收入模式(business model),由賣「彩盒」(Package)的業者轉向網路服務公司。

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資料顯示,1999年台灣套裝軟體市場規模達新台幣372億元,成長率24%,已較1998年29%趨緩。套裝軟體市場也首度讓系統整合業(SI)超越,以專案服務為主要業務的系統整合業1999年的產值為新台幣384億元。

而軟體公司的轉變,也從早期的發展「網際網路軟體」,如電子郵件軟體、搜尋引擎、即時傳訊軟體等,接著在通路上先是揚棄了紙盒,提供電子軟體銷售(Electronic Software Distribution)方式,讓使用者直接從網路上付費下載軟體,近一步改變整個技術架構與經營模式,由賣斷使用授權的套裝軟體「產品」,轉向提供論時、論次計費的網路服務,也就是應用軟體服務供應商(ASP)。

台灣主要套裝軟體業者包括趨勢、友立、力新、訊連等,1999年起都先後宣告將朝網路服務及ASP方向轉型,更明顯的熱潮是在遊戲軟體業者,幾乎每一家遊戲軟體公司都已投入網路連線遊戲研發,網路連線遊戲正是套裝軟體朝向網路化、服務化的典型例子。甚至有業者計畫投入軟硬體整合的資訊家電(IA)產品,如倚天、趨勢。

對套裝軟體業者來說,這樣的轉變是更嚴酷的挑戰。首先是技術問題,軟體必須由一機一套,移植到網路上的伺服器;由市場來看,套裝軟體還可以以討喜的「造型」及宣傳手法,誘使喜歡嘗新的買家掏出錢來購買,論時計次的服務模式,比拼的是真槍實彈的技術與服務,只要使用者不滿意,可隨時輕點滑鼠掉頭而去。

而對過去苦於外銷不順的台灣套裝軟體業者來說,這樣的典範轉移雖是機會,也使國際化難度更高。套裝軟體行銷不同地區多半只修改語言介面,ASP的經營模式地區性的差別更大,業者必須考量更多不同國家、地區間替使用者習慣、產業特性及消費習性。

不過,只要個人電腦不消失,套裝軟體倒也不會因為網際網路而驟然成歷史。友立副總經理陳偉仁表示,以現階段網路發展來看,發展軟體網路服務除了頻寬問題外,也有使用上的先天限制。如網路服務內容多為定型化範本,很難做到百分之百的客製化,使用者自行修改的彈性小,工具性不若套裝軟體,因此短時間內套裝軟體並不會消失。

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產業分析師許瓊予表示,未來將有30%的套裝軟體將轉為服務,市場規模成長率將逐步減少,2000年整體套裝軟體市場預估可達新台幣450億以上,但成長率則會以2000年19%、2001年15%的幅度遞減。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