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在那個領域工作,現在你若說社群不太重要,要不是被認為愚蠢,就是趕不上時代。

強力主張社群很重要的人,最自然而然的論據通常會說,你看網路社群的影響力有多大,那麼多人每天都掛在上頭,黏性十足,甚至無法自拔。

此說自然不假,但是如果我們把社群看成是人類組織其合作行為方式,我們不難發現,在骨子裡,我們根本就不信任社群,我們還是一面倒地相信我們更熟悉的「正式組織」。

比方說「家庭」,就連同志都要力爭有法定地位,有穩定、可預期的相互關係(雖然很多人在寫文章的時候會強調流動、游牧或是多元的重要性);比方說工作的「公司」,多數人還是希望知道跟誰領薪水,年資是有價值的,或是辦公室裡有幾個能一起吃飯的麻吉。

人類努力要發展出「正式」組織的歷程,幾乎要跟人類的文明史一樣長。超過千年以來,一代代的人們都相信,組織最好是永續的、規則是普世皆準的、法律是一體適用於所有的人。這是一種「進步的」象徵,這在人類進入了所謂的「現代」時期以後更是如此。當我們說一個國家很現代,通常指的就是企業與大樓的規模很龐大,典章制度很健全,司法體系很公正。

社群作為一種人類組織其行為的方式,與我們千年來的習慣與期待完全是背道而馳的。社群這種東西,很有可能朝生暮就死,默契取代了規則,熱情的重要性更勝於獎懲賞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則是飄移的。而網路社群,不過才二、三十年的歷史。

正因為如此,網路社群的革命性潛能可能要比多數人以為的大得多,但它對面的阻力與反作用力也會比多數對社群的力量抱持樂觀態度的人以為的強得多。這有點像原本在陸地上生活的鯨魚,有一天突然決定重回海洋的懷抱,就得從聽覺、眼睛、鼻子、牙齒、到四肢與骨架都得做出劇烈的改變,才能應付牠們即將面對的液態世界,而這改變,絕非一夕之間可以完成。

因此,要怎麼面對社群時代的來臨,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卻又是不得不正面以對的議題──明明我們活在充滿空氣、可以自由呼吸的世界中,潛到水裡游泳只是偶一為之的行為,偏偏我們卻又明確知道,液態世界即將來臨,這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

網路崛起的這一二十年間,許多的網路預言家都告訴我們,網路即將如何改變這個世界。從後見之明來看,我們會發現這些預言正確的比例其實並不低,但是當時相信這些預言而下場悽慘的卻不少。根本的原因在於,觀念的傳布相對容易,習慣的改變、或是價值觀的認可卻需要時間,一點也急不得。就像在西元2000年左右出現了網路泡沫,當時不少人嘲弄,網路不過是個海市蜃樓,將在時代的洗刷下灰飛煙滅。但事實證明,當網路不再是媒體鎂光燈的焦點之所在,它反而一點一滴地滲透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我們活在網路的液態世界中,開始變得跟呼吸空氣一樣自然。

習慣的改變需要時間,而這需要等待的耐心。活著才是贏家。那些只有熱情,卻沒有存活方式讓自己經得起漫長等待的企業或個人,見不到液態世界來臨的那一天。就像還沒下到海裡的鯨,仍然是靠腳走路。

因此,認定自己是永遠的陸地哺乳動物,以為海洋只是偶爾用來游泳的,注定不會是未來的贏家;陸鯨就開始想用海裡的浮游生物當主食,注定也是死路一條,你得讓自己鯨不像鯨,魚不像魚,海陸都能吃,才是現階段的最佳求生策略。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