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越來越易於操作的高科技產品,越來越易於入門的設計工具,越來越易於成形與驗證想法的高檔設備,因此我們才會開始有了創意?創作力終於得以獲得解放?

這種說法好像在怪罪著過去的自己或社會,就是因為少了這些傻瓜式的產品、工具、設備,才會沒有創造力?而高科技與創造力是雞與蛋的問題嗎?哪個是雞?哪個又是蛋?

勢不可擋的程式設計教育

回顧一下先前我寫的〈人人都該學程式設計的反思〉,時間是2013年,當中談著科技巨頭們如雨後春筍般地呼籲程式設計的重要性,整個世界吹起程式設計風潮,當時就有人倡導著從小學程式設計,而在時隔不到三年的現在,這樣的倡導看來將逐漸落實,人們舉的不再是愛沙尼亞、英國的例子了,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15年底簽署了《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法案,正式電腦科學納入「通識教育」(well-rounded education)的一門學科。

在臺灣呢?2013年前後就不斷有人提倡人人學程式,各中、小學也有老師開始試著導入,終於地,2015年中看到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出現了,我個人很好奇,有多少從事程式相關工作的人看過這個草案,單就第18頁之後寫的東西,引述朋友的一句評論:「新鮮的肝已經從大學畢業22歲左右,降低到國中畢業15歲了」。

無論如何,程式設計教育仍不斷地在推進是件事實,各科技公司也卯足了勁推出各種更方便、更易於入門程式設計的工具,廣為人熟悉的Scratch也終於推出了各手機平臺都能用的版本,LEGO也積極在平板上開發軟體並開發其教育版軟體,而從程式設計教育出發,進入到Maker領域,各種產品更是五花八門,可以使用Scratch控制Arduino,也有著各式各樣可用程式控制的控制板、自走車、機器人等,不斷地推出。

各式各樣的程式設計入門,多元化的軟、硬體產品,明示或暗示地都在宣導著一件事實:有了這個玩意兒,你或孩子們就會有著無限創意,未來也許還會大賺一筆,社會、國家就會有無比的競爭力。

高科技的迷思

為了推廣程式設計教育,各學校或各級單位在熱潮當頭,開始編列預算購買入電腦、平板、控制板、自走車甚至3D列印機等,然後興沖沖地開設了一些課程,照本宣科地做了幾個成品,接著,全體師生照些照片宣傳一下成果。

然而,才一兩年過去,近來我卻時不時地看到一些訊息,有些學校的一些高科技產品,已是處於乏人問津的半封存狀態。

「購買」是一個能很快產生擁有感、滿足感、成就感的行為。花了錢,敗了一身名牌,彷彿自己就變帥、變美麗;花了錢,買了高檔健身器材,彷彿明天就會瘦下來;花了錢買了一堆健康食品,好像吃下去就像《美國隊長》打了血清一樣,隔天就會擁有超人的體魄;花了錢,買了各式軟、硬體,導入了各式高科技,好像明天就會成為一流的學校、單位或組織,成為程式設計或者是Maker界的指標。

在風潮之下,自然就會出現有心之人趁機而入,早在2013年前後,我對此風潮就有個半開玩笑式的評論:「人人學程式、從小學程式,其實是個巨大的商機,這些人推廣成功的話,可以賣軟體、可以賣硬體、可以賣教育訓練,如果有機會贏得公家相關單位的一致採用,那真的是躺著賺了!」

雖然有些人確實是為了孩子、社會的未來在努力著,然而,也不能否認,確實有這類從中算計著利益,而打著推廣之名的商業技倆存在著。

因此,在高科技之前,請仔細想想,在教過幾個孩子們用Scratch寫出幾個紅綠燈、打泡泡的程式後,接下來要寫什麼?

在使用程式在控制板上點幾個光明燈,玩過藍牙自走車、機器手臂之類後,接下來還能做什麼?

在有了3D列印機,印了幾個摩艾神像、公仔之後,下一步又該塑造些什麼?

易於入門的程式設計語言、開發環境、高科技設備,讓你或孩子們有了創造力?還是既有的創造力透過這些才得以實現?沒了這些設備,你或孩子們是否連個屁也做不出來?

不要怕犯錯

在人人學程式的風潮之下,似乎開始有了反例。今年10月,美國《紐約時報》有篇〈A Silicon Valley School That Doesn’t Compute〉報導,一開始就說eBay的科技長,以及一些矽谷科技巨頭Google、Apple、Yahoo與HP員工,都將小孩送到一間什麼都教,用筆、紙、針織甚至是泥巴教,但就是沒有電腦、沒有螢幕,不教高科技的學校。

這群高科技父母想的是什麼?是有了高科技設備,而有了創造的路徑,從而有了創作的想法-;還是先有了創作的想法,只是缺少一個適合的路徑,可將能力與想法銜接起來?因而必須要有這類高科技的存在,沒了這些設備,你或孩子們是否有能力創造得出來,就算過程困難重重,也許是時間要花得比較久,或者少了某些方面的能力,必須加以學習,才能完成心中的想法?

近來我去一些學校演講,發現到自己講述著相同的概念:現在的社會太怕犯錯,多數學校也致力於減少學生犯錯──不斷地致力於重複而無意義的演練,像是給幾個數學式,求出最後的幾個變數。然而,你不是因為一開始遇上了個實際問題,才以數學式列出那些變數之間的關係,而那最後的變數,並不是你想要得知機器手臂該轉動的角度,或者是想在戒指上貼上迷宮。

我們的教育不希望孩子們將來(考試時)看到數學式求不出來,因此讓他們不斷地一個題目算過一個題目。

有些創意或創作,確實是在某些高科技出現之後,才得以浮現或實現,創意與高科技,確實就像是雞與蛋的問題,很難去界定誰先誰後。

有時,我們有些創意,沒有高科技也能實現,然而,有些創意確實是透過觀察高科技設備的應用,多加嘗試,在多次犯錯之後而產生,這類創意往往可能又催生出新的科技,而新的科技又在許多人的觀察、嘗試、犯錯之下,產生新的創意或創作。

適合雞與蛋的環境

近來,我會在演講時,分享《魔法校車》卡通裏,有位費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去探險、去作亂、去犯錯學習」。

高科技只是減少犯錯的成本,而不是用來減少或避免犯錯的機會,絕不會有人會在不犯錯的情況下學會程式設計,進一步的Maker教育時,燒壞微控制板或感應器等會是必要的過程,就算再高檔的3D列印機,也會有列印失敗的時候。

正因為我們曾經犯過許多的錯誤,也才能累積經驗,知道自己擅長些什麼,不熟悉些什麼,進一步地需要學習些什麼,在發現或利用相關高科技時,也才能在補足自己不擅長的部份,發揮自己專精的部份。就像我最近在玩弄3D列印時,在逐步探索、學習與犯過一些錯之後,決定發揮自己在程式設計部份的專長,提升3D建模的效率。

創意與高科技確實像雞與蛋,然而需要的不是建立高科技的環境,而是適合雞與蛋生存的環境。

若沒有能多觀察、嘗試與容忍犯錯的環境,那麼,引進再多的高科技,最後也只是多了更多被送進冷凍庫的東西罷了。而再多的程式設計教育,或者進一步的Maker教育列為正式課程內容,也只是多創造出一些補習班,而不是更多有創意,甚至能改變社會或者世界的東西。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