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伺服器虛擬化的應用,從早期鼓吹應用系統的整併、遷移,隨後轉向融合基礎架構(Converged Infrastructure,CI)整合方案的發展,HP、Dell、IBM等主要系統廠商基於自身伺服器產品,或與其他儲存、網路設備廠商結盟,形成了VCE、FlexPod這類跨公司的產品整合,推出整櫃式資料中心基礎套件,強調可快速布建大型資料中心環境。

近期,市面上又有所謂的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例如2009年成立的Nutanix公司,就專以這類型產品迅速崛起,並且可基於VMware ESXi、微軟Hyper-V、開放原始碼KVM等多種伺服器虛擬化平臺來執行,VMware也在2014年開始推動EVO:RAIL整合平臺,基於自家伺服器虛擬化與延伸的儲存虛擬化平臺,並拉攏多家伺服器、儲存廠商,而這些不同廠牌VMware虛擬化整合應用設備,也在去年下半開始陸續上市,依產品發布的順序分別是:Supermicro、Fujitsu、HP、NetApp、Dell、HDS。

然而,有些廠商後來改變主意,不再繼續提供EVO:RAIL設備,而是改推基於自家軟體儲存系統、支援更多種伺服器虛擬化平臺的產品,例如HP今年8月就推出了ConvergedSystem 250-HC StoreVirtual(CS 250-HC)。

這套產品的組成方式很特別,本身是基於Apollo 2000 System系列的硬體伺服器,搭配StoreVirtual Virtual Storage Appliance軟體儲存系統,至於伺服器虛擬化平臺,則支援VMware vSphere和微軟Hyper-V,並以此區分為VMware vSphere和Microsoft Cloud Platform System Standard等不同的機型。

更特別的是,CS 250-HC這套超融合應用設備,還可以拿來建置其他類型的私有雲環境──能安裝HPE Helion CloudSystem 9.0的私有雲方案,其中整合了Helion OpenStack,可提供基礎架構服務(IaaS),以及 Helion Development Platform,可提供應用程式平臺服務(PaaS)。

而有些先推動融合基礎架構產品的廠商,後續在添加超融合基礎架構產品之餘,也將這類方案歸類在廣義的融合基礎架構下,使其相互搭配。

EMC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去年,他們買回VCE公司大部分股權後,今年初,決定結合VSPEX系列產品與VCE產品線,而在今年5月舉行的全球用戶大會上,VCE宣布推出兼具融合基礎架構與超融合基礎架構特性的VxRack,於是,EMC將相關產品線重新給予定位。

這些基礎架構方案依延展性的擴增方法差異,EMC分為3大類。首先,VCE既有的VBlock方案,繼續專攻大型IT環境的區塊式組裝建置,利於縱向擴展規模(Scale Up)。而新推的VxRack,強調具有超融合架構的特性,可橫向擴展(Scale Out),擴展資料中心規模時,主要以機櫃作為基本單位,並且提供系統軟體搭配彈性,可支援多種伺服器虛擬化平臺。至於專門定位在超融合基礎架構的產品,則是由VSPEX Blue來負責,這套產品只比VxRack早問世3個月,是用一臺臺應用設備的方式來部署,可橫向擴展規模,但由於本身是基於VMware主導的EVO:RAIL,因此也只支援VMware vSphere虛擬化平臺。

從HPE、EMC現今看待超融合基礎架構產品的方式上,我們其實可以看到這類解決方案,在力求軟硬體高度整合、更快速部署、規模擴充更簡易的發展目標下,雖然不免犧牲一些規格搭配的彈性,但廠商仍試圖在重重限制下,設法提供更多選擇,並盡可能地支撐高效能的應用。

這些改良仍在持續進行中,然而,超融合基礎架構所著重的部分,仍在IT基礎設施的統合與整併,就整體系統架構來說,並未更進一步觸及應用系統層級的資源調配、管理與最佳化。相較之下,融合基礎架構在此著墨更深,甚至強調整體系統針對應用程式的需求,而採用專屬設計。

但世事無絕對,超融合基礎架構的實際使用上,遲早會涉及上層應用系統的整合與自動提供(Provision),因為,現今若要運用管理框架,以標準化的方式來提供應用系統服務,已經到了相當可行的地步。而像是Container、Mesos等新興熱門技術,未來也應該有很大的機會,應用在超融合基礎架構的產品中,提供相關支援。

相關報導請參考:「超融合應用伺服器採購大特輯」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