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趕上軟體定義式IT的風潮,2013年底F5宣布名為Synthesis架構的技術新願景,並提出所謂的軟體定義應用服務(Software Defined Application Services,SDAS),將該公司既有的應用交付服務網路(Application Delivery Network,ADC)產品,推向軟體定義資料中心的環境。到了今年2月,F5進一步發表關於這個架構的最新進展,針對這個新架構中的幾個重要概念,他們終於有了更明確的闡釋,旗下的相關軟硬體產品也紛紛推出新版與新規格來實現。

以軟體產品為例,BIG-IP這套應用程式交付服務軟體平臺發表最新的11.5版,繼續強化應用程式服務能力與安全性;而管理F5所有應用程式服務的BIG-IQ軟體平臺,也發表了4.2版,以簡化管理與提升IT資源編排能力為號召,以及新的BIG-IQ Device解決方案,主要針對F5實體與虛擬設備的集中管理。
硬體的部分,搭載F5應用軟體的硬體設備Viprion,在搭配刀鋒機箱的產品中,也在原有刀鋒模組2150之外,新增了2250的刀鋒模組可供選用,可提供更強大的流量處理能力。

11月剛發布Synthesis與SDAS,隔沒多久,F5居然可以在2月就釋出不少新的進展,時間點似乎選得別有玄機。因為,全球IT界都很關注的兩個重要活動--MWC全球行動通訊大會與RSA資安大會,都在最近這段期間召開,而F5也藉機順勢推出對應的產品應用參考架構,想要吸引電信商和企業關注。他們所針對的目標,其一是建置4G、5G等新一代的行動網路服務後,隨之而來,就會產生更多頻寬管理需求,另一個則是企業渴望提升的網頁安全防護能力。

此外,F5也更新產品授權與計價的選項,去年宣布的Good、Better、Best(GBB)三種不同功能應用等級的產品套裝授權,從現在起正式實施;F5在AWS市集上架的F5 BIG-IP 200mbps Lab License的租用,現在也進入商業化運轉階段--原本這項服務在去年是免費試用的模式,今年1月起開始收費,而且是以每小時為單位計價,讓F5在公有雲環境下,為租戶提供依用量計價的模式。

可串連多個模組與設備,融合運用,突破以往既有建置方式

在Synthesis架構下,F5主要提出的概念,針對產品功能的應用上,主要有兩大部分,其中之一,是企圖建構一套能提供高效能服務的交織網路應用架構(High-Performance Services Fabric)。

這個高效能服務網路,乍看之下很抽象,實際上,是把企業環境內既有的F5各式BIG-IP設備將以串連,包含Viprion系列的硬體設備,以及虛擬設備,從原本個別運作的方式,串連起來形成一個交織的整體網路,同時,再搭配BIG-IQ設備來從中調度與管理。

如果用組成網路通訊架構的三大元件,來對應Synthesis架構,F5臺灣區技術經理蔡文健形容,BIG-IP如同資料層(Data Plane),而BIG-IQ就如同控制層(Control Plane)和管理層(Management Plane)。

而這個由F5設備所組成的網路,所要訴求的重點有幾個,首先是希望改變用戶目前使用F5設備的方式。蔡文健提到,過去F5的設備大多是專案採購建置的方式,以個別、獨立(Silo)的形式進到用戶既有的資料中心環境中,他們希望透過一個方法,讓這些設備串連起來變成一個整體網路,以便真正成為雲端運算環境中常見到的Fabric網路架構,發揮更大的效用;當這樣的Fabric出現時,接下來需面對如何管理的問題,F5認為用戶會需要一套很有智慧和彈性的整體管理作法,因此提出了智慧型服務自動編排(Intelligent Services Orchestration);將不同設備串連起來在技術方面是可行的,但在授權方面,由於以往採購的是不同模組,有可能會面臨到整體效能無法發揮出來的狀況,所以F5提供不同與以往的套裝授權選項,希望透過新的業務模式,讓整個願景可以實現。

而在這樣的Fabric架構下,每個設備節點都可以是主動運作的狀態(All-Active),不需要像過去採取主動-待命的運作方式,所以,不會產生資源閒置的狀況;其次,是當某個節點發生問題或負載過重時,可以執行自動遷移的程序來解決;另外,當節點數越來越多時,F5希望讓用戶能夠按照不同使用者來管理,運用到多租戶服務的環境。

實際上怎麼進行?若遇到使用規模增大的狀況,F5主要都是藉由ScaleN擴展架構來支應。F5目前提供了隨需擴展(On-Demand Scaling)、垂直式叢集(Horizontal Clustering)與設備虛擬化(Multi-tenant Device Virtualization)等三種模式。因此,在隨需擴展模式下,用戶能夠依照負載量的需求,自動擴展可負載的規模,達到彈性擴充的效果;在垂直式叢集的架構下,用戶能將所有設備的高可用性等級,提升到全部主動的狀態,一旦設備發生故障,能夠馬上自動轉移工作,而不是等到待命設備啟動時才接手。若透過設備虛擬化的擴展模式應用,可因應多租戶共用環境的需求,提供資源的隔離運用。

基於這樣的擴展規模技術下,若是運用在單一網域,並結合設備虛擬化的模式,F5估計他們的網路規模,最高可支援到128萬個實例(instances),並且能容納92億個連線與20.5TB的吞吐量,每秒可處理的連線數量達3億2千萬個;單就F5的設備而言,平均每臺可支援80個租戶來應用設備功能;若叢集的方式來看最大使用規模,F5可支援32組設備服務叢集。

最後,F5想要在新架構強調的另一個重點是可程式化(Programmable)。蔡文健說,基本上,目前被稱為軟體定義式的架構或Fabric的架構,必須要能夠透過程式來控制,這是所有彈性的重點,而F5與其他同類產品的最大差異,是提供iRule、iApps、iControl等可程式化的環境。

對於這些概念的應用,F5在2月提出了更具體的陳述,如何以旗下產品實現Synthesis架構,也成了這次發布最受到關注的地方。

以High-Performance Services Fabric這個層面而言,F5在最新發表的BIG-IP 11.5版軟體上,已經有所著墨,強化了應用交付服務本身的支援和安全應用功能。首先,這一版BIG-IP平臺(Local Traffic Manager和 TMOS)可支援進階的網路通訊協定處理,增強對行動網路應用的TCP流量最佳化,涵蓋到MPTCP(MultiPath TCP)協定的支援,並提供更多關於網路壅塞控制的相關演算法,以及針對每個TCP連線的調速來防止封包傳輸暴衝的狀況,並提供針對微軟SQL Server、FIS(Financial Information eXchange)的應用程式側寫(application profiles),強化本身對這些應用系統的負載平衡能力,以及支援X.690 BER/DER的編解碼iRule指令集,方便用戶開發出針對LDAP與SNMP協定的流量管理方案。

此外,應用程式交付的最佳化上,BIG-IP Application Acceleration Manager支援WebP圖片格式的轉換,可進一步壓縮JPEG、GIF、PNG、TIFF,讓這些圖檔的容量減少26%,而且提供每個應用程式專屬的快取,以充分利用HTMLS的本機儲存功能。

對於虛擬化平臺的支援,F5的BIG-IP底層作業系統(TMOS VE)目前也已涵蓋多種Hypervisor的最新版本,包括VMware ESXi 5.0到5.5、Citrix XenServer 6.0到6.2、Windows Server 2012 R2 Hyper-V,以及各Linux版本的最新版,像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4、Ubuntu 13.04與Debian 7.1的KVM和Xen。

11.5的BIG-IP軟體也簡化DNS服務的部署,提供更有效率的組態管理,以及經過調校的DNS解析能力。

此外,F5也計畫推出配備SSD固態硬碟的F5設備和刀鋒模組,預計將提升虛擬ADC(vCMP guest)的密度,而且將比同類產品高出2倍以上。

BIG-IP 11.5新功能 1

BIG-IP在Access Policy Manager(APM)的功能模組上,實作了Secure Web Gateway的功能,強化存取控管。這是與Websense合作所開發出來的功能,裡面運用了網址分類的機制,並透過URL過濾功能,協助控管員工上網行為與防護惡意網站威脅。

 

BIG-IP 11.5新功能 2

BIG-IP新版具備SQL Server Proxy,內建針對微軟SQL Server資料庫環境的Profile,提供的功能包括:能以原生方式分析TDS(Tabular Data Stream)協定、Proxy的基本認證,以及基於SQL命令或使用者的連線路由。同時,新版也支援額外的流量管理功能。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