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底,於Google執行董事長Eric Schmidt來臺的那場記者會中,Eric Schmidt對著滿場聽眾,特別提到了一個臺灣小公司開發的來電辨識App工具WhosCall,吸引了來自印度、中國和美國的大量使用者。

當時還在NEC上班,後來成為Gogolook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的宋政桓是App作者之一。宋政桓說,當他們接到記者電話後,還以為這是詐騙電話,因為連他們自己也沒意識到這隻App的價值。

Eric Schmidt就像是Gogolook的貴人一樣,也促使宋政桓和兩位朋友轉而以這隻來電辨識服務為主力產品,一起成立了Gogolook。創立兩年後,甚至被行動裝置通訊軟體Line的母公司Naver看上,以6億元買下。這個金額甚至超過了Gogolook預期的A輪募資目標。有了Naver這個富爸爸的支持,宋政桓說,現在,我們只需專注於發展活躍使用者的人數。

Gogolook其實如同眾多新創公司一樣,都是從創辦人的兼差創業開始。退伍後半年,宋政桓與其他兩位在學生時期就認識的好友,共同創立了Gogolook這家公司,技術能力較好的宋政桓是主要開發的角色,他白天在NEC上班,下班後便隨便找間咖啡店,點些食物及飲料,用夜晚實踐屬於自己的創業夢。

在2009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剛要起飛的年代,宋政桓說,當時他們3人之中,有人換了HTC的第三支智慧型手機Hero,他們都覺得新奇有趣,認為一定可以在移動裝置上發展出熱門應用。

而宋政桓開發出的第一個產品是房地產App,透過爬蟲程式抓取搜尋引擎上的地產資料後,方便使用者透過App查詢。這項技術正是WhosCall的功能雛型,來電辨識最初的運作原理類似房地產App,也用爬蟲程式來抓取搜尋引擎上的問題電話名單,結合來電顯示功能來提醒使用者。

但真正讓宋政桓3人在2012年辭掉工作,全心投入的關鍵是另一個貴人,當時的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史欽泰,史欽泰不只讚賞這個電話號碼應用的創新外,還幫忙牽線創投公司,助Gogolook獲得資金挹注。

資料科學家催化組織變革

2013年國外大資料技術當紅,而資料科學家也成為了當紅炸子雞,但是臺灣多數企業持觀望態度,宋政桓認為,資料科學家在企業中有其必要性,只是對一間公司來說,尤其是人力吃緊的新創公司,當沒有清楚的定義資料科學家的功能,以及在組織中扮演的角色,其存在便會顯得雞肋。

宋政桓說,雖然公司最重要的任務是提供良好的服務,擴展更多的使用者基礎,而當使用者越來越多,就有更多維持服務的工作要做,當組織擴展時,一定會優先考慮投資在能幫公司產生直接價值的人力上。但是當想要更進一步提升服務的品質,就需要資料科學家用專業的統計工具,進一步解釋已存在的資料。

不過,資料科學家通常是統計背景,不容易勝任系統開發與維護等技術性工作。在新創公司一人都身兼數職的環境,在工作分工上會顯得格格不入,而且當資料科學家要用到資料做分析的時候,還需要有工程師支援,因此宋政桓表示,Gogolook決定在開發團隊中安插資料科學家的職位,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索,在2013年得到Naver投資,並且對資料科學家在組織中的功能,有比較明確的想法,2014年初才招募了第一位的資料科學家。

雖然資料科學家的加入,會對組織帶來一定的衝擊,但是宋政桓說,這些改變驅使開發團隊前往更好的方向,過去工程師的工作就是讓服務順暢,頂多能夠對一些資料進行基本處理,但是對於資料隱含的意義是沒有概念的,而資料科學家卻可以透過一些統計模型,得出一些從資料表面無法直接瞭解但有價值訊息。

以研究單位角度看待資料科學家的價值

表面上資料科學家的產值與公司營收沒有直接關係,不過宋政桓說,資料科學家的角色就像是較具規模的企業中,負責研發的單位,或許跟盈利不會有直接的關係,但是衡量其效益的方式是,計算一年可以轉移多少可商用的技術數量,因此Gogolook會把一些與組織目標有關的事交給資料科學家,像是用戶端頻繁查詢的未知號碼,在既有的資料庫中又沒有紀錄的資訊,資料科學家就要想辦法給出相對應且合理的解釋。

Gogolook還有另一個與資料分析有關的職位是資料工程師,由於資料科學家對於技術較不熟悉,因此要自行從資料庫中抓出需要的資料,並撰寫程式進行分析實驗較不容易,但當有一位瞭解技術的人給予支援,則可大幅提升產出效率,剛好Gogolook中有一位工程師,原本就負責維護各儲存資料庫的介接API,因此資料科學家加入後,這兩個職位洽好可以互補,宋政桓表示,這樣的工作分工並非在招募資料科學家前就計畫好的,而是隨著工作方式而調整。

後端系統從PaaS轉IaaS證明技術能力

進步的動力在於創造自我實現,宋政桓將這項中心思想貫徹於組織經營以及人才招募上。

Gogolook開發部門透過技術轉型證明組織的技術力,以達到組織自我實現的目的,而他們歷經過最大的技術轉型,是將WhosCall的後端系統從GAE(Google App Engine)轉換到Amazon AWS(Amazon Web Services)上,也就是從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移到了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宋政桓說,這是一種技術力的證明。

過去GAE就像是WhosCall後端服務的黑盒子,Gogolook只要把伺服器端程式部署上去,GAE就能確保服務的穩定運作,即使遇到突然暴增的流量,Gogolook的開發團隊也完全不需要插手,GAE會自動擴展服務規模,維持用戶端的服務品質。不過,之所以將GAE稱為黑盒子,除了無法完全瞭解其內部的運作機制外,如存取資料庫的次數等細節也難以控制。宋政桓認為,GAE對於剛成立的新創公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不需花費多餘的人力管理系統平臺,只要依照GAE的計費公式付費即可。

但隨著公司成長,服務的用戶越來越多,Gogolook想要在黑盒子中做更細部調整,因此必須將黑盒子打開來檢視,宋政桓說,就成本考量來說效益並不大,在系統搬移前後雖然計費方式改變,系統存取資料庫次數等影響計費變因可受控制,但整體費用不會差太多。

宋政桓認為,主要的因素之一是滿足組織自我實現的需求,他拿出平時跟工程師討論系統架構的樂高模型解釋,GAE的黑盒子中有多個部分,包含分流伺服器、核心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還有基本的Log系統等模組組成,Gogolook想用AWS的服務取代GAE,就必須自行以程式控制各個模組間的行為,例如在處理突然暴增的流量,Gogolook必須要自行定義分流系統的機制,或是控制虛擬機器啟動的設定以及時機等。宋政桓認為,當他們能夠做到這件事,也就表示公司內部的技術利達到一定的水準。

將黑盒子打開的優點,便是能夠更細緻的調控系統,GAE的服務就如同懶人包伺服器般的方便易用,但是當系統到達一定的規模,就會顯得綁手綁腳,例如想要讓服務更加順暢,Gogolook能在自行控制的AWS環境增加快取機制,但當使用GAE服務,就無法輕易地做到這件事。另外,自行定義的Log系統,能更詳細的紀錄下每個時機的系統狀態,自定義的格式也就能更方便的導入BI系統。

鼓勵自我實現文化吸引人才

而且一旦後端系統只靠AWS提供的IaaS,其他部分都自己來,能客製化的自由度大幅增加,工程師可以發揮的空間也變多,宋政桓說,他很鼓勵每個人都能對這架構,甚至是一小部分,腦力激盪提出新的解決方案,讓整體服務品質變得更好。

Gogolook吸引到的人才都很優秀,宋政桓表示,有一小部分是幸運,因為有些工程師是他還在學校念研究所時,互相就存在合作關係,但他認為,真正會讓優秀人才進到企業最重要的秘訣,是留給這些人自我實現的空間,他不會告訴招募來的工程師,應該要解決組織中哪些問題,而是要他們自己發現可以解決的問題。宋政桓說,現在要求他去一間SI公司工作,而且工作內容都是受到限制的,那他自己鐵定也待不下去,因為很難從沒有自由發揮空間的工作,獲得滿足的成就感,最後終究會離開。

Gogolook就像是一塊畫布,宋政桓認為,不應該要求每個人在畫布上扮演什麼顏色的顏料,而是依照所長,決定自己在畫布上的顏色。由於Gogolook這樣的文化,他說大家都會自己挖坑跳,主動解決發現的問題。

另外,他們每個星期也都會有固定聚會(Meetup),各個開發團隊輪流準備題目上臺分享,宋政桓表示,這也屬於自我實現的一部分,例如開發團隊中有一位「雙槍俠」,雖然他工作屬於Android團隊,但他同時也會iOS App開發,因此當Apple在開發者大會釋出全新程式語言Swift時,他便是第一位上臺向大家介紹的人。

而2014年才剛加入Gogolook的資料科學家,也嘗試向大家解釋了Page Rank演算法,雖然對工程師來說,這個演算法並不陌生,但是通常認知程度僅止於知道使用方法,而不懂得其中複雜的過程,而資料科學家便以統計的專業背景,在Meetup向大家說明了演算法中的設計原理。

宋政桓認為,工程師不只要接觸工作崗位的領域,也必須能在自己的興趣範疇有所發揮,而這正是企業提供員工自我實現的方式,同時也能以不同領域的知識,激盪出組織的新思維。

 

Gogolook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宋政桓表示,不告訴工程師該解決的問題,而是讓他們自己尋找哪些問題應該被解決。

 

CIO小檔案

宋政桓

Gogolook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

學經歷: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畢業,在當兵退伍後,進入NEC工作擔任系統工程師,經過半年的工作時間,便與清大唸書時所認識的好友郭建甫及鄭勝丰兩人兼差創業,共同創立Gogolook,在2012年獲創投資金挹注後,便正式辭去工作全心投入,現為Gogolook技術長

 

公司檔案

Gogolook

●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102-1號23樓
● 網址:whoscall.com
● 成立時間:2012年4月
● 主要業務:Whoscall 提供電話號碼辨識與查詢功能與衍生性服務
● 員工數:40人
● 董事長:朴鍾晚
● 總經理:郭建甫

資訊部門檔案

●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技術長
● 資訊部門主管姓名:宋政桓
● 直屬主管:執行長
● 資訊部門人數:20人

IT部門大事紀

● 2012年:建立 Android、iOS與後端開發團隊
● 2012年:WhosCall後端採用 AWS 解決方案
● 2013年:成立網頁與QA團隊
● 2013年:招募資料科學家
● 2014年:採用GCE服務作為網頁伺服器
● 2014年:採用BigQuery作為資料分析解決方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