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塑化劑、毒澱粉、到假油事件,臺灣的食品安全問題在這一兩年來可謂從未間斷。怎麼樣才能買到安全的食品,幾乎是每個人都在問的問題。

對於這類問題,我們最直接想到的解答,通常是要政府加強把關,善盡監督廠商的責任。要公權力把關的要求一點也沒錯,但是沒錯並不等於有用。靠政府監督,永遠面臨兩個難以克服的侷限性,其一是政府的資源有限,不可能全面性地檢視廠商的所有行為與產品,其二是,以監督的方式來防弊,無可避免地要面對誰來監督的問題,執行公權力的人究竟是與廠商沆瀣一氣還是盡忠職守,我們永遠也無法確知。

要真正確保不會買到假貨、不安全的食品,我們得從人的「動機」來思考這個問題。廠商之所以會從事欺騙行為,是為了獲取更高的利益,這在本質上可能無從改變。但是如果他們辛苦建立起來的品牌,有可能因為砸鍋一次就毀於一旦,那麼他們或許會有動機,犧牲短期的獲益來換取長期的利益。因此,對投機廠商的縱容或是輕放,實則是鼓勵廠商冒險博取利潤。

另外一個,則是我們這個時代所能開啟的全新之可能──消費者或是使用者要動起來,讓跟你身體健康切身相關的食品生產,不再由生產者全面主導,也不是以獲利為主要考量,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廠商造假舞弊之可能。

讓我們設想一下,臺灣廢耕休耕的土地面積如此廣大,如果我們想吃米,吃安全的米,我們又不能放下手邊的工作自己去種,我們還能有什麼選擇?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揪團一百人,自己聘一個農夫幫我們種田。我們不要求產量,共同承擔風險,種出來的米有多少,大家就分多少。這樣種出來的米最好吃嗎?那也不一定,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種米方式,沒有欺騙的「動機」,沒有為了提高產量不擇手段的需求。

如果你覺得這只是理論假設,實則已經有人在身體力行。花蓮的羅乾山與羅義山兄弟,便在花蓮鳳林鎮廢耕十多年的土地上,應用自然農法,開啟了這樣一場實驗,名為花谷101計畫。

自然農法耕種並非首創,但是這個個案值得我們關注是因為,我們若僅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購買」有機農作物,我們終究仍不免落入挑三揀四、期待低價,卻又無法確知是否真為有機食材的循環之中。只有重新接合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過往被產銷體系造成的斷裂,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猜疑才有可能被消弭。

網際網路出現以來,「使用者合作創新」是個方興未艾的人類創新實驗,從Linux、Google到維基百科都取得了足以翻轉產業乃至世界的成績。但這還只是個開始,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勇於嘗試,許多的老問題都有可能得到一個全新的解答。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