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封面故事的主題是智慧監控,現在一聽到監控,很多人一定特別敏感。不久前美國國安局才被爆料秘密打造全面監控通信與網路訊息的稜鏡計畫,而臺灣近日也因為監聽事件而沸沸揚揚。

去年美國CBS電視臺推出以監控為主題的影集「疑犯追蹤(Person of Interest)」,一推出就大受歡迎。該劇描述一個為後911時代所設計的神祕機器,它擁有強大的運算能力,可以即時蒐集各種監控資料,舉凡路口、大樓的視訊攝影機、電話、網路等各式監控系統的資料,並且利用這些資料分析每一個人未來的行為,提早查覺有可能會發生的恐怖攻擊行動,讓情報單位可以早一步攔截可疑份子。

這個看似是科幻世界才可能發生的劇情,在稜鏡計畫曝光後,卻顯得有那麼一點真實性。而且,去年底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也發表類似的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研究成果,可透過分析視訊監控系統的影像,來預測一個人接下來的行為。而其中一個具體的應用,是透過機場的攝影機鏡頭,分析可疑的遺留物。

其實,類似的應用已經開始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出現了。過去被認為只是作為錄影存證的視訊監控系統,在網路攝影機、數位監控平臺與智慧影像分析等技術越來越成熟之際,已經跳脫傳統的局限,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智慧監控。

智慧監控的最大改變,在於電腦看得見,也看得懂,同時可結合企業的相關軟體系統,打造出不同於過往的業務型式。

在服務業的應用中,有一個用來提供VIP顧客滿意度的例子。當VIP客戶的駕車駛入停車場時,車牌辨識系統連結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馬上能辨識出是VIP顧客的座車,而當顧客下車後,監視攝影機就開始進行臉部辨識,進一步確認是否為顧客本人,同時服務人員就會收到貴賓光臨的訊息,第一時間就能到門口迎接,給予賓至如歸的感受。

國外的零售業者,則運用於追踨店內顧客的消費動向,例如分析顧客的行進路線,或是停留在商品前的時間,做為商品陳設與調整行銷策略的依據;甚至有業者還搭配熱感應紅外線攝影機,透過熱區圖來分析熱門商品區與冷門商品區。

也有3C零售業者把監控系統用來分析消費者的喜好,他們將攝影機對著要觀察的熱門商品,由系統自動偵測與統計消費者試用商品的次數等行為,再結合實際的銷售數據,交叉分析出消費者的喜好,做為商品行銷的依據。

國外精品業者利用智慧監控的方法,既強化保全,又提升顧客滿意度。他們的監控系統會計算消費者在商品前停留的時間,若駐足過久,有可能代表消費者需要服務人員協助,服務人員接獲系統通知後再前往服務。同時,他們也特別監控高價商品,一旦服務人員或消費者取下商品,監控系統察覺就會指揮移動式攝影機進行追踨,並且發訊息給總部的管理人員,同時監看現場畫面。若發覺消費者行為有異常的可能,總部的管理人員可以立即報案,或由遠端關閉大門。

上述例子多數是國外企業的案例,臺灣的企業雖然腳步慢了點,但近年來也開始有越來越多智慧監控的商業應用。而且,企業裏的許多設備也陸續e化,與數位監控平臺的整合更容易,將能變化出許多改造業務流程的垂直產業應用。智慧監控將不再只是狹義的監控,而能為企業創造新的商業價值。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