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馬之人,時常著迷於馬匹強健的四肢、飄逸的鬃毛,常常看馬看了一整個下午毫不疲倦。然而,他們卻忘了許多人對馬,其實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因為馬對於他們而言,是平日少見的動物,桃園啟智學校資訊組組長鄧如峯認為,許多使用者面對新技術時顯現的畏懼,就類似於此。

鄧如峯說,很多IT人常覺得最新科技很酷、很炫,急於推廣給使用者,然而對於這些新技術,使用者卻因其陌生,而經常採取抗拒、排斥的態度。鄧如峯認為,若要讓使用者願意接納新技術與新的IT建置,建立「熟悉感」和「連結感」是不可缺少的要點。

他舉例,在學校第一次使用電子白板作教學用途時,許多孩子都呆站在白板前,茫然不知所措,因為他們從沒有看過這麼大的「電腦」。於是鄧如峯就想到,很多孩子,其實都有玩過父母智慧型手機的經驗,於是他告訴他們:「這就是放大版的智慧型手機呢!」,並且在上面安裝憤怒鳥(Angry Bird)等孩子熟悉的遊戲,吸引孩子注意,等到孩子願意去碰,去嘗試白板上的各種按鍵之後,再慢慢把白板的使用導向教學用途。

鄧如峯說,這就是建立熟悉感的例子,就是把新裝置與新技術(如電子白板),連結到使用者熟悉的使用情境(用手機玩憤怒鳥),來慢慢提升使用者與新技術之間的「溫度」。如果一開始就把電子白板作為冷冰冰的教學用途,只會嚇跑這些孩子而已。

使用者面對新技術,心理障礙比外在限制更難克服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出身的鄧如峯,是重度視障患者,在彰師大讀大一時,曾參與一名教授進行「視障者使用電腦的障礙分析」的研究,從此開始了對電腦的濃厚興趣,直到大二暑假,鄧如峯又去補習了電腦基礎班,更加奠定了他對資訊技術的基本認識。

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他發現肢體障礙者、電腦新手學習的障礙,並不在於雙手不方便、視力不良或者不會打字等外在限制,而是在於沒有人引導,打破他們接觸新技術的心理障礙,他認為外在限制並非主要問題,尤其這幾年來觸控、手寫以及聲控技術的誕生,讓未接觸過電腦的使用者,也能享受資訊科技帶來的好處。

鄧如峯舉例,許多啟智學校的孩子甚至不會認字,但藉由語音輸入系統的輔助,他們仍能跟朋友聊天,並在網路上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不過,更多的學習者在實際操作電腦之前,往往就因為要面對這些未知的事物而怯步了。鄧如峯認為,只要有人能引領這些使用者,逐步建立他們的信心,往往就能激發出他們令人驚喜的潛能。

鄧如峯也說,不一定要是專業背景才能有所成就,對IT人員而言,是否擁有興趣與動機,才是維持職業生涯的重點,因為IT人的努力成果,很多都只是在黑白螢幕上,顯示網路回應時間變快了0.1秒,這樣數據上的微弱變化而已,很少有人會知道加班加了一個禮拜的成果到底是什麼,只會感覺網路稍微變順了,然後又專注地回去看Youtube影片、或者瀏覽網頁,把這項改變拋在腦後了。因此鄧如峯認為,若沒有默默服務的熱忱,就無法享受微小改變的驚喜,很快就會對於IT的乏味工作感到厭棄,而終至無以為繼了。

對智能障礙學童而言,資訊能力不是選修而是必修

目前,啟智學校已經布建了完整的無線網路,每間教室也配備了單槍投影機以及電腦,未來更打算在每一班建置電子白板。但是,已經當了十幾年資訊組長的鄧如峯說,在他2000年剛擔任資訊組長時,學校的資訊教育並不受重視。

原來當時的校長認為,在資源極其有限的狀況下,應該把人力、資金投注於對孩子最有直接幫助的食衣住行上面,而非成效未明的資訊教育上頭。然而到了2001年,校長參加了許多跨校交流的會議之後,體會到資訊能力在未來,將成為每一個人重要的技能,因此他的想法開始從拒絕、接受到強力推廣資訊教育,鄧如峯說,許多資訊案都能拿到比較充足的經費,都是歸功於此。

是的,很多人都認為電腦能力對於智能障礙學童來說,並不是重要能力,但鄧如峯卻認為,智能障礙者由於在工作、交友、溝通上的不利因素,會使他們的生活圈較一般人相對狹窄,因此電腦能力對他們而言,就更加不可或缺,因為相較於實體世界,他們更能夠在臉書、Skype上更輕易地建立人際關係,相較於親自前往圖書館借書,他們更能利用網路資源來取得學習進展,因此,鄧如峯認為,資訊教育是特殊教育中必不可免的一環。

而近年來的資訊技術發展,也讓這群特殊的孩子更有機會享受資訊科技帶來的成果。例如,必須以細膩動作操作的滑鼠,逐漸被觸控操作取代後,就能讓智能障礙的學童更直接地操作螢幕,移動Flash教材物件,而同樣的觸控功能,也讓以往用單槍投影的單向式教學,朝互動式教學邁進了一步,鄧如峯認為,高度互動性加上聲光刺激的教學方式,能讓智能障礙學童更容易融入情境,增進學習效果。

明確的操作步驟,摒除使用者對「未知」的恐懼

然而長期待在教學前線的鄧如峯也表示,即使有了觸控等新介面技術的輔助,智能障礙者與一般學童的學習能力,仍有著顯著差別。作為一個教育者,他也曾對於學童完全不願學習電腦知識,感到氣餒。然而在不斷磨勵的教學經驗中,他發現智能障礙者其實是具備學習意願的,只是缺乏對抽象概念、邏輯的理解能力。而電腦的本質,其實正就是對現實世界的抽象、再現與模擬,無怪乎這些學童,常常對於學習電腦興致缺缺了。

所以,鄧如峯想到了訂立明確的操作步驟,來讓學童依循。這些步驟可不只是條列式的文字敘述,例如「按下視窗工具列的說明選項」如此而已,這些步驟,每一步都附有清晰的畫面、指標位置、按下去之後應有的效果,甚至搭配聲音,把這些動作串連成一個富故事性的劇情,學童只要依據這些指示操作,慢慢的,就能感覺出這些動作背後的意義,鄧如峯說,經過這樣的反覆訓練,學童就能丟掉對於概念、未知性的恐懼,進而更願意去親近、使用電腦。

其實不只是智能障礙學童,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能夠用文字表述的步驟,其實都已經是概念化過的陳述了,其中必然隱含了開發者與使用者認知的落差,因此當使用者無法依照條列的操作步驟達成理想效果時,IT人員就該考慮,是否該用更具體的方式來引導使用者。

資源有限時,不妨考慮「治標」而非「治本」

雖然桃園啟智學校擁有特教資源,但正如許多民間企業,IT部門常常處於資金、人力皆不甚充裕的狀況。因此,規畫暫時解決之道(Workaround)就成了IT人重要的技能之一。

鄧如峯舉例,學校的整體連外頻寬只有50 Mbps,然而有越來越多的老師希望在上課時利用Youtube影音資源,此外,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後,也有許多教職員通過學校Wi-Fi來存取網路,假如太多老師同時上Youtube觀看教學影片,便會因流量過載而中斷教學。為此,鄧如峯就推廣了Youtube校內化,先在如深夜、假日等網路的低使用量時間,把常用的教學相關影片抓下來,等到實際要播放這些影片時,就能直接從校內網路快速取得這些影片,而不會影響連外的網路速度。

鄧如峯認為,學校單位尤其不比私人企業,許多建置無法跟上最新的科技與建置,採取「暫時解決之道」,或許無法解決問題根本,卻能及時提供服務給使用者,可說是種「治標」的辦法。這類型的挑戰,考驗的不是IT人是否掌握最新技術,而是IT人是否能活用既有的技術來滿足使用者的新需求,鄧如峯認為,這些挑戰,正是IT人成就感的重要來源。

而要培養這樣的能力,鄧如峯認為,必須增加跨校合作的經驗,因為同一個IT團隊待在同一個機構裡,每天面對類似的問題,思考方向難免會變的單一,一旦遇到新的挑戰,常常很難及時應付。相反的,假如不同工作領域的IT人能增加彼此交流,多舉辦跨校研討會等,就能走出自己的視野,看看其他人如何用同樣有限的資源,解決其組織的特定困難,再回頭檢視自己面對的問題,有時就能豁然開朗,找出一條新路。

從孩子身上,學習更大的堅忍與寬容

聽桃園市啟智學校資訊組長鄧如峯,描述啟智學校老師與學童的互動,發現其辛苦程度,真是外界難以想像的。這些無辜的孩子經常無法控制情緒,會突然在教室裡暴衝,嚴重時甚至克制不住而揮拳揍人。啟智學校老師個個都要穿短褲、運動鞋,以便在孩子衝出教室時立刻追上。「哪個老師當天穿了長褲,就知道他要出差了」,在鄧如峯輕鬆的玩笑間,教育者的辛苦表露無疑。

為此,鄧如峯把「追逐巨浪的小孩」這本書視為是他的精神食糧。雖是一本兒童小說,但小主角面對的苦楚與艱難,從和父親吵架、斷臂,海難後被沖至荒島,面對殘忍野人的劇情來看,再怎樣也絕非一般童書的輕鬆氣氛可比擬,而鄧如峯藉此提醒自己,智能障礙學童所要面對的情緒、精神壓力,甚至比出社會後的大人更加沉重,教育者應以更大的堅忍與溫柔,承受他們的不穩定性,畢竟讓孩子在學習環境中快樂成長,那就是特教老師唯一的初衷了。

桃園啟智學校資訊組長鄧如峯認為,將新技術與使用者熟悉的使用情境作連結,能降低使用者對新技術的恐懼感。


CIO小檔案- 桃園啟智學校資訊組組長 鄧如峯

● 學歷: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 經歷:曾就讀彰師大輔導系,因參與系上教授進行「視障者使用電腦的障礙分析」研究,而開始對電腦產生興趣,後來至坊間修習電腦基礎知識,更確定了自己對資訊技術的熱情,1993年進入桃園啟智學校擔任教師,並於2001年擔任資訊組組長至今

桃園啟智學校簡介

● 成立時間:1992年
● 地址:桃園市德壽街10號
● 網址:www.tsad.tyc.edu.tw
● 員工數:200人

資訊部門檔案

●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資訊組長
● 資訊部門主管姓名:鄧如峯
● 直屬主管:教務主任
● 資訊部門人數:2人
● IT預算:1百萬元

IT部門大事紀:

● 2001年:資訊組成立,開始推動校園資訊e化工作
● 2003年:更換校園網路路由器、交換器、防火牆設備,強化校園網路效能及資訊安全
● 2009年:完成「班級e化」工作,建置班級單槍及多媒體教學環境
● 2009年:完成校園無線網路環境建置
● 2013年:完成校園無線網路驗證系統之建置,強化校園網路使用安全
● 2013年:開始建置學術網路無線跨校漫遊服務(建置中)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