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可以讓人成長,過多的知識卻會讓人徬徨。當公司想做什麼樣的生意,開發什麼樣的產品,正當大家興致勃勃的時候,突然我們在網路上查到「這已經有人做了」,大夥兒馬上洩了氣,覺得「已經有人做了幹嘛還去做?」時至今日,我們發現知識如果沒被正確運用與詮釋,對於經營的判斷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做股票的朋友常常開玩笑說,消息最靈通的人,不見得是股票做最好的人,因為消息也就是知識的運用與判斷,還要搭配時機點的出現才會獲得最大效用。

所以,判斷力可說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卻也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修練項目,因為資訊判斷沒有明確準則。許多成功者的判斷看似錯誤,卻又獲得最後成功;反之,許多人的判斷看似明智,最後卻落得失敗。我們可以說,這其中還有運氣、時機等其他因素,真的是這樣嗎?孔子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勝利者可能憑的是運氣,但更重要的是做了正確的判斷。要訓練自己能做出正確判斷並不難,學習驗證工作是首要基本功。

做生意,或多或少都會被人欺騙陷害,如果我們總是歸咎於「運氣不好」或者「對方存心陷害」,那麼下次還是會被騙一次。「不是我愛騙他,是他好騙!」這是我聽到大家流傳的名言,我們對於資訊沒有仔細驗證,害怕失去機會趕忙就搶上去,就難免第一個中槍。古時候打仗,看到敵方敗退,基本上還是要先看看對方車子的軌跡是否凌亂?旌旗是否東倒西歪?撤退的隊伍是否整齊?才能追上去,否則馬上就中埋伏。現在的職場與商場也許沒有這麼陰險,但是也不單純,我們得要訓練自己驗證的能力,才不會中埋伏。

小小的出賣或是背後冷箭式的背叛還算好,如果在危急存亡關頭,突然來個「我不幹了」或者「帶槍投靠敵營」,這可不是小事了。任何背叛,事前都會有痕跡,可能我們都對彼此太信任,也有可能認定對方有「不能失去這個合作關係的理由」,所以研判局勢對我們有利,因此掉以輕心。從擔任主管的第一天開始,一生會收到許多次的辭職信,好一點的是直接向我們辭職,差一點的是向老闆辭職,然後我們被告知。同仁另有高就是值得鼓勵與恭喜的,可是話說回來,手上的事情怎麼辦?員工離職的發生表示我們的判斷力出現問題,應該早就得警覺到了,並且馬上對不穩定的同仁進行安撫,或者即早消毒,以免案子跑到一半出現問題。這種對人的判斷的訓練,必須要從互動中觀察,也要試著去傾聽同仁的意見,讓同仁提高參與感與成就感,並且了解到同仁工作的壓力與工作的負荷,在同仁信心崩斷產生「乾脆走人」的想法之前,設法挽回。

對於局勢的判斷力,會影響我們的一生,職場生涯中難免不知不覺地被納入派系,被逼著選邊站。但是歷史告訴我們,雖然提早選邊站可能獲得最大利益,卻也得承受最大風險,反而是能適當持續地與黨派保持距離、又維持友好關係的中立者,才能夠真正安身。除非我們能準確判斷出最後贏家是誰,否則千萬不要參與公司內部鬥爭,因為這樣不但衝動而且缺乏判斷力。考量到自己未來的發展,以及當前可能產生的好處之間,我們更需要睿智的判斷,以長遠發展為考量。

業務或者主管,在參與談判、或者要談訂單時,判斷力很重要。有許多超級業務員靠的就是敏銳的判斷,透過幾個問題了解到對方下單的意願,如果沒有意願就趕快切換到下一個客戶。當然也有些超級業務員知道這個客戶有訂單,只是需要時間來磨,因此花時間經營是值得的。這裡需要清楚的資訊來協助我們判斷要做短期收割還是經營長期營收。客戶給的資訊有可能是假的,客戶說要買一萬個產品實際上只買100個,可是我們卻給了一萬個產品量的優惠價格。所以在下判斷之前,我們需要透過ㄧ些問題來問到足以下判斷的資訊,而不是怕失去客戶所以不敢問,這樣子不見得能拿到訂單,也可能因此吃虧。

當前的決策制定,很講求策略。如果能夠先制定策略,對於後續一連串的判斷都會很有幫助。例如公司策略是進攻手機相關產品的業者,如果這時候有PC產品的客戶來找我們,我們就可以依此判斷該投入20%的力氣還是80%的力氣。循著策略做判斷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強化策略的效用。這也就是為何策略重要的原因,因為一個策略的制定,將會影響到後面幾千個判斷的進行,而這幾千個判斷的進行,最終就決定了勝負。

判斷力的訓練,還是得要有經驗的累積才能達成。我們每天都在進行選擇,也就是判斷,往哪個方向一旦決定,人生就因此大不同。所以大量的資訊進來,我們得要判斷篩選出哪些是有幫助的資訊,沒有必要為了競爭對手的資訊而高興或懊惱,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決定的策略,還有跟隨著這個策略所做的判斷是否正確?企業教育員工,不能只注重於提升知識,還得有「提升判斷力」的訓練才行。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