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前夕,總會有不少學生問我關於留學的問題。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是已經申請好了幾所美國的大學,一個排名三十多,兩個排名四十幾,不知該選擇哪一個才好,想聽聽我意見。

通常我會反問學生,選校的標準很多,很難一概而論阿,你考慮的重點是什麼呢?我的學生們最典型的回答是:對排名後面一點的學校課程其實比較感興趣,但是申請到排名前面的學校沒去讀又覺得可惜了。

關於生涯前途的問題,有些還頂難、頂複雜的,我也不敢輕易貿然回答,但是像這樣的問題卻是相當簡單。我會跟學生說,當然是要去自己感興趣的學校。排名有沒那麼重要,你只要試著猜想,你未來的雇主,真的搞得清楚,那個學校在美國排名三十幾、那個排名四十幾嗎?更何況,這樣的排名也不過只是這一年或前一年的情況,你能保證,學校的相對排名,在你未來二、三十年職業生涯中都不會變動嗎?如果不能的話,為何我們要太在意這件事呢?在我看來,排名不能說完全沒有參考價值,但是我們只需要用一種"大數法則"來面對,學校只要粗分頂尖、好學校、普普、或是野雞即可,精確的則排名無關宏旨,只是媒體炒熱話題的噱頭罷了。

但是這樣的提問方式並非偶然,而是臺灣的教育體制與文化所造就出來的成果。臺灣的主流思維教育出來的學生不只留學看排名,升高中、大學也看排名,所以分數要是可以上臺大、建中卻讀了清大或是附中,那便是「浪費」了分數。

不管教育體制怎麼變,臺灣人有一種傾向永遠不變,就是用競爭的心態來看待教育。學會某些東西不是為了自己有沒興趣,而是比同儕表現得更好,讓爸媽在親友面前更有面子。

這種心態,快樂學習當然不可能,有沒學到東西不知道,但是對於升學、成績應該是有幫助的。

競爭思維下的父母跟學生經常忽略了,一天到晚想要贏過別人的人,腦子裡想的都是「別人有的我也要有」,而且還要擁有更多,但是這樣的環境成長下的小孩,如果要他們自己去開拓出一片江山,創造出這世界還沒有的東西,通常他們就不知如何是好了……。沒有了競爭者,他們也就困惑自己是誰,不知該往哪裡走。

臺灣這幾年很流行講「競爭力」,或者憂心臺灣的競爭力正在流失當中。有些人也據此推論出,要在所謂的全球化世界中生存,競爭雖無奈卻是無可避免的。但是把事事想的都是與他人競爭等同於競爭力,其實是非常狹隘甚至是錯置的思考方式。

大餅是固定的,位置是有限的世界,競爭或許可以說接近或等同於競爭力,教育的目的是教你搶食大餅、爭奪位置,可能還不至於有什麼大錯。但是在我們這個傳統工作正在消失、產業的板塊劇烈重組的時代,工作可能需要你自己去創作,產業可能需要你自己去界定的年代,將競爭等同於競爭力其實是很不具備前瞻性的思考模式。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