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一篇社論,提到很多國際大廠認為自己創新不足的原因,在於找臺灣的電子廠OEM,因為臺灣廠商善於進行小幅度的改善,使得國際大廠沒有足夠動力去做更大幅度的跳躍式創新。姑且不論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從中我們了解到,負責「做」的執行者,最辛苦也最會被罵。最近就連22K薪水問題也都怪到經營模式上面來,認為沒有品牌,所以才導致大家的低薪。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對於執行者有很大的殺傷力。

「有些時候真的很想頂嘴回去,要他們自己做做看!」小平很生氣地說:「怎樣做都有人有意見,而且那些意見乍聽之下似乎可行,但都是沒有經驗的人說的外行話。」這樣的事情其實我們也常常遇到,最近客戶的一個案子也是一開始底下的工程師做得好好的,接下來因為上頭二老闆介入,說這樣子做不對,就改了一次。然後是大老闆介入,又說那樣子不對,我的比較好,因此又改了一次。可是改了兩次仍然沒變好。小平生氣歸生氣,事情還是得做,只是覺得很納悶,為什麼不是一開始大家先講好,再決定怎樣做?

當我們被主管或客戶要求設定目標的時候,也是同樣的狀況,對方給了一個高難度的指標,要我們去進攻,做到了是應該,沒做到就要被檢討。主管對我們的要求,一般我們都是以「得(ㄉㄟˇ)做」的心情來面對,此時心裡面浮現「不然你來做做看」的情緒是很正常的,總會認為你都達不到的事情,為什麼可以要求我做到?而客戶的要求,我們則能夠比較用正面的心態來面對,雖然客戶的要求高,可是如果達到了就會有生意,大多數人為了賺錢,會比較願意達成客戶的需求。這兩種行為的差別在於「執行者的意願」,只要有意願,事情便能做好,反之,就會對高標準提出強烈質疑。

既然表現好壞跟執行者的意願或情緒有關,那麼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時候不必要的話多了,反而讓事情搞砸了。任何執行任務的同仁,都不希望被潑冷水,或者動不動就重來,當別人無視我們的執行成本,情緒就會有很大的波動。當然執行者還是會基於專業上的自我要求,或者經濟壓力必須保住工作,還是會依照要求進行調整,但那種動力可能就不是那麼強烈了。這也就是為何管理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高層管理者說話要有藝術,因為其言語都會觸動底下每個執行者的每根神經。

設定高標準目標,然後去挑戰,是可以激發出潛力的。根據科學調查,想要挑戰高目標,有生理、EQ等條件因素存在,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或完成的。就好像雲霄飛車不是每個人都敢坐,總是會有強烈喜好與拒絕排斥的二種族群存在。「既然這樣,是否我們就不應該要求同仁追求卓越?」曾經有小主管這樣問:「還是說我們得了解每個同仁,然後因材施教?」我也遇見過許多主管,他們不願意直接要求同仁做「主管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但是,這樣的想法對嗎?

有些人是有潛力,沒意願;有些人是有意願,能力待培養。員工的能力與潛力都還是得靠主管去壓榨出來的,要是主管成為團隊的天花板,主管能力到哪裡,這個團隊就只能做到哪裡,短期內會有不錯的執行力,可是長久下來會跑輸大環境,因為大環境一直在變。所以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特定人是否能負荷?」而是得思考「團隊是否能持續成長達成目標?」小平被上頭要求要達成更高的目標,當然第一時間心理壓力很大,但接下來他必須要對團隊有信心,抱持著「大家一齊努力是可以達成」的想法,而不是小平覺得自己達不到,也就認為「不應該」要求底下的人去達成,這並不是一種專業的態度。我的高中老師說:「目標是永遠達不到的!因為成功的人,在快到達目標的時候,會設定更高的目標。」沒有人知道團隊的潛力極限,所以不絞盡腦汁,時時刻刻努力想辦法,怎麼知道做不到呢?

小平不滿意的是別人的風涼話,或者老闆信任那些只會說不會作的人,才導致情緒的不滿,這就是老闆用人的問題了。那些開口閉口很簡單的人,雖然會讓老闆短時間內感到「這麼簡單就可以征服」而下錯決定,可是長久下來,會發現事情進展並不好而受到打擊,甚至因為輕忽大意而賠上金錢。

要求同仁達到高標準,是主管的責任,因為我們必須要對團隊內部所有同仁負責,也要對外部股東與其他協同作戰的團隊負責,不能成為戰線的缺口。而接收到命令的同仁,當然可以感到不滿,可是想想看,這應該是提升自我的機會,畢竟能力這種事情,只是習慣與不習慣。居住在喜馬拉雅山區的居民早已習慣高海拔氣候,在平地生活的我們第一次去爬高山,當然不習慣,可是如果我們也待在那邊幾個月,便能適應下來。能力就跟適應高山環境是類似的道理,學到了就是一輩子的資產。至於那些說風涼話的人,就算了吧,趕快讓自己累積多一點能力資產比較重要,別理他們。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